品《道德经》:谈谈老子给那个时代的一个忠告
老子
老子曰: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百姓们根本就不怕死,为什么总是用生杀来威胁百姓呢?这是老子对那个时代统治者的讽刺。
就我们一般观念来讲,人没有不怕死的,可为什么老子说百姓们都不怕死呢?
老子后一章给出了答案,他说: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纵观我们的历史,其实大部分时期百姓都是很苦的。
自东周开始,社会秩序一步步败坏,当时的诸侯贵族太想实现自己的霸业,不停地有所作为,富国强兵,苛捐杂税,丝毫不顾及百姓死活。
直至老子所处的春秋中期,社会上的底层百姓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景象。
另一方面,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鲜明,君王贵族们私人追求的丰厚的生活奉养,也全都得由百姓买单。
所以在那个年代,无论兴亡,苦的都是百姓。
孟子就曾不断游走于各国之间,劝说君王当以民为本,但大部分君王都如梁惠王一般,只在乎利,根本不在乎义。
所以在这种压迫之下,百姓看不到任何活下去的希望,哪里还会怕死,甚至很多人都是一心求死了。
但很多当时的君王还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依然在用生杀的权力压制百姓,结果搞得社会越来越乱。
老子讲: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杀伐的手段只有在百姓们都害怕死亡的情况下才会有作用。
如果君王能够减少对百姓的压迫,给百姓自在生活的空间,百姓生活好了,自然也就惜命了。
到时候再确立刑罚,如果百姓不遵守便依刑罚论处,百姓们当然会守规矩。
这一点我们对比一下秦代与汉代初期的社会状况就会明白。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自恃千古一帝,便开始大兴土木,修阿房宫,建长城,搞得百姓饥贫交加。
最主要的是秦朝依然沿用了之前严苛的律法,陈胜吴广就是因下雨仅仅延误了工期,就要面临杀头,无奈之下只得选择起义。
结果他们二人的起义成了落在干草中的火星,一下引燃了全国范围的反秦起义。
所以乱世是越杀越不太平,这也就是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意思了。
而到了汉代初期,自吕后起推行黄老之道,极大减免百姓赋税与徭役,而且律法极其宽松,百姓一下松了绑,不出十年便初现太平盛世景象。
百姓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自然格外珍惜,乖乖遵守律法,社会风气一下子就变好了,甚至汉代文景之治时期官府的监牢中经常一个犯人都没有。
这就是“若是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的道理。
所以生杀之权从来不是君王自己的权力,而是“天”借给君王的,正如老子总结: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决杀权的主宰是一个永恒无形的“常道”,任何人如果代替这个“道”去行使这个决杀权,那么就如同代替木匠去砍木头,哪有不伤到自己手的呢?
这是历史的法则,也是老子对那个时代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