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千古一绝的齐白石字画(馆藏精品)
虽然都是大自然中最普通的花鸟草虫,但是齐白石赋予它们一种永恒的美感。他以率真老辣的笔墨,鲜艳亮丽的色彩,生动自然的造型,以及他天真童趣的心灵和奇特的想象力,创造出一种大自然的律动,一曲无声的乐章。
齐白石的画饱含了他对自然与生命的理解。他的山水,源自现实的图景,摆脱了“四王”程式化的束缚,并以一种大道至简的方式,传递出中国人对于家园、山川乃至浩瀚宇宙的认识。他的花鸟草虫,源自对生命的怜爱,折射出中国文人与自然万物相通达的精神气质:亲和世界,以及一花一木、一草一虫,在宏观与微观之间任意游走,体验世间的美好。
经过多年的探索,白石老人终于找到形成自己书风的基础书体,这便是唐代大书家李邕的行书。李邕书法以二王为宗,尤其挹取了王献之翩翩纵逸的意态。他并承接唐太宗李世民和怀仁集《三藏圣教序》遗风,以行书写碑,刻碑虽多少有损墨迹的韵味,却也会增加几分厚重,更重要的是李邕书法的纵逸超迈,可以给临写者留下广阔的发挥余地。故白石老人在探索书法的变法时,以李邕为首 选。他定居北京后,以临写李邕的《李思训碑》和《麓山寺碑》为日课。这以后,我们看到白石老人的题画字以崭新的画貌出现。这些题画字苍劲、雄浑,如万丈飞瀑,直泻而下,有崩云坠石的气势。于是白石老人具有独特风格的行书形成了,以后他一直运用,没有大的突变。白石老人行书用笔中侧并举,轻重相生,笔画的枯润浓淡,粗细方圆,无不大起大落而又层次丰富。在这些字中,我们已经认不出白石老人所取法的碑帖的本来面貌,我们只看到他吸取众多“法乳”而焕发出来的丰神。
齐白石在他的写生画稿中注明修改的文字更是很多,如鹰的“后腿应长三分”,爪上“横纹极密”……鹤的“头宜稍长”、“足不宜再长”、“黑毛此处宜推下五寸许”等等。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祖籍安徽宿州砀山,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作为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他的艺术造诣,以及对中国艺术史发展所形成的影响,一直成为学术界谈论的焦点,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
齐白石的山水画构图极简,且多有奇构,没有古人那些“平铺细抹死工夫”。齐白石于1919年在《老萍诗草》中说:“山水画要无人所想得到处,故章法位置总要灵气往来,非前清名人苦心造作。山水笔要巧拙互用,巧则灵变,拙则浑古,合乎天趣。”其章法、笔致、构成的妙趣,体现了他所说的“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的艺术追求。齐白石多作平远山水,笔力凝重沉郁,着色鲜艳单纯,意象奇特别致,风格浑厚清新。下面就来欣赏齐白石60幅山水画,感受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