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底向上 vs.自顶向下,建立知识结构的顺序
我们认识事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底向上,从低级到高级,由底层具体信息的认知,逐渐到较高层次的整体理解。以学英语为例,就是先学单词,再到句子,最终理解一篇文章。这种单词——语法——文章的次序就是自底向上。
还有一种就是自顶向下,从整体入手,逐层向下。学英语为例,就是把文章看成一个整体,以句子为单位来理解,文章提供了上下文信息,不认识的单词甚至可以猜出意思来。
自底向上学英语的方式是学校里教的,而自顶向下的方式是小孩子学语言的方式。那种更容易学会英语呢?答案不言而喻。
既然自顶向下的效率更高,为什么有时候还要从小处着手呢?
原因有两个:
第一:当我们认知不足,不知道整体的样子时,就只能从最小的,自己能把握的组件开始。比如数学,我们得先理解1,+,=,这些元素的含义,才能理解1+1=2这个公式的意义。
第二:自下而上,从小零件开始的方式灵活,约束少,更有可能获得意料之外的收获。先有框架虽然有助于我们把握整体,但框架也会限制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从而忽略框架之外的重要东西。
《冰与火之歌》作者马丁(g.r.r. Martin)对这两种方式有个形象比喻,他说:
我认为有两种作家,建筑师和园丁。建筑师提前计划好一切,就像建筑师建造房子一样。他们知道房子里会有多少个房间,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屋顶,电线会通到哪里,会有什么样的管道。他们甚至在钉上第一块木板之前,就已经把整个东西设计和蓝图打印出来了。
而园丁会先挖一个洞,把种子放进去浇水。他们知道那是什么种子,他们知道是否种下了幻想的种子或者神秘的种子或者其他什么。当植物长出来,他们浇水的时候,他们不知道它会长出多少根枝丫,只有在生长的时候才不断出现。我更像一个园丁,而不是一个建筑师。
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对于成年人的学习来说,根据不同的情境,我们需要自低而上和自顶而下交叉的双重视角来建立结构。
当我们有可依赖的框架,细节也清楚时。就可以像建筑师一样,提前计划好一切,先将整个大框架搭出来,然后再一步步完善细节。
比如我们要学物理学,这是成熟的学科。有完整的学科结构。高效的学习方式,就是找一本经典教材,将学科大纲录入笔记,建立一种整体结构,再逐步细化。
有时候并没有现成的框架,就需要我们自己建立一个结构。这种结构只能自下而上慢慢进化出来。
比如行为设计学,还没有可借鉴的学科大纲。我们就只能从重要模型,重要概念出发,一点点积累,摸索,生长出自己的知识结构。
不同的阶段也会有所不同,初学者需要结构来引导,约束和规范。高手可以自由发挥和创造。
高手似乎不受规则约束,但他们遵循的更高的规则——自然的永恒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