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逃生策略要点:三知道,三要,三不,三救!
综合香港媒体报道,2020年11月15日,香港油麻地广东道一幢唐楼发生大火,大火造成18人死伤。每年冬春天气干燥,是火灾的高发季,必须提高警惕,增强防火自救意识,了解防火常识。下面“三知道”“三要”“三救”“三不”策略要点,会帮助你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一、“三知道”——
(一)知道及时报警和说什么
火灾初起时,要迅速拨打119报警。报警时,要注意听清消防队接警员的询问,正确简洁地予以回答,待对方明确说明可以挂断电话时,方可挂断电话。报警要点为:⑴说清着火单位的具体地址;(2)说清是什么东西着火和火势大小,以便调配相应的消防车辆;(3)说清报警人的姓名和使用的电话号码;(4)如有可能,报警后找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车,指示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
(二)知道火往上走的道理和逃生的方向
只要有希望就应该往下逃生。因为有毒有害气体密度一般比空气小,容易往上漂浮,往楼顶跑要冒很大的风险。住在高层楼房者应注意,如果火源在上层,被困者在下层,肯定要向楼下逃;如果火源在下层,被困者在上层,且火势不大,也应尽可能往下层跑;如果火和烟雾已封锁了向下逃生的全部通道,那只能往楼顶跑。
(三)知道紧急避难
不论是位于起火房间还是未着火房间,逃到室外后,要随手关闭通道上的门窗,以减缓烟雾沿人们逃离的通道蔓延。当自己所在的地方被大火封闭时,可以暂时退入居室,关闭所有通向火区的门窗,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一些大型综合性多功能建筑物,一般在常用的电梯、楼梯、公共厕所附近以及走廊末端设置避难间,可以作为临时避难用。
二、“三要”——
(一)要心中有数,熟悉所处环境
进入一个陌生场所,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以便关键时刻能尽快逃离现场。
(二)要保持冷静,明白如何自救
面对火灾,首先要保持冷静,准确判断危险地点和逃生方向,迅速决定逃生的办法,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乱冲乱窜,撤离时要注意朝逃生指示标志方向或空旷地方逃跑。如果乱了方寸,出现错误的行动,不仅会延误逃生的宝贵时间,还会带来重大人身和财产损失。例如,在开门之前要先摸摸门,如果门发热或烟雾已从门缝中渗透进来,就不能开门,准备走第二条路线。如果身上着火,不要惊跑或用手拍打,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扑灭火苗。
(三)要警惕烟毒,做好自我防护
在火灾中,最大的“杀手”并非大火本身,而是在焚烧时所产生的大量有毒烟雾,其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另外还有氰化氢、氯化氢、二氧化硫等。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为1%时,人呼吸数次后就会昏迷过去,一二分钟便可引起死亡。有统计表明,在火灾中,因烟雾而窒息或中毒造成死亡的人数占遇难者的三分之二左右。所以,逃生时宜用湿毛巾、口罩等将鼻子和嘴捂住,匍匐或弯腰撤离。如果火势过猛,出口通道被浓烟堵住,且没有其他路线可走,可用湿棉被做掩护,贴近地面的“安全带”,匍匐通过浓烟密布的走廊和房间。绝对不能以身体站直的姿势去跑。因为冷热空气是对流的,有毒烟气飘浮在房屋空间的上部,而贴近地面的地方会跑进一些新鲜空气供人呼吸。站着跑很有可能无法呼吸,窒息而死。
三、“三不”——
(一)不乘普通电梯逃生
火灾发生后,要认清逃生通道,不可乘坐普通电梯。因为电梯供电系统随时会断电,或因热作用致电梯变形而使人被困其中,同时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直通各楼层,有毒的烟雾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当然,按照防火要求安装的消防电梯除外,因为它有单独的电源控制和其他安全设备,可用于人员的疏散。
(二)不轻易跳楼逃生
跳楼求生的风险极大,弄不好往往不是死就是伤,不可轻取。即使在万般无奈之际出此下策,也要讲究方法。首先,应该向楼下抛掷棉被或床垫,以便身体着落时不直接与硬的水泥或者石头路面相撞,减少受伤的可能性;然后双手抓住窗沿,身体下垂,双脚落地跳下,缩小与地面的落差。
(三)不贪恋财物
火灾来势极快,几分钟便可进入猛烈阶段,而烟气的竖向垂直扩散速度就更快,并且常常伴有“爆燃”和建筑物坍塌等紧急情况的发生。因此,遇上火灾时,必须迅速疏散逃生,千万别为穿衣或寻找贵重物品而浪费时间,因为任何珍宝都比不上生命更为珍贵。更不要在已经逃离险境后,为了财物而重返火场。
四、“三救”——
(一)选择逃生通道自救
发生火灾时,利用烟气不浓或大火尚未烧着的楼梯、疏散通道、敞开式楼梯逃生,是最理想的选择。如果能顺利到达失火楼层以下,就算基本脱险了。
(二)结绳下滑自救
在遇上过道或楼梯已经被大火或有毒烟雾封锁而消防队员还没有到达时,要及时利用建筑物内救援设备,如高空缓降器、救生绳、床单、窗帘等,并用水打湿,缓慢降到楼下,逃离火场。
(三)向外示意求救
倘若自己被大火封锁在楼内,一切逃生之路都已切断,那就得暂时退到房内,关闭通向火区的门窗。呆在房间里,向门窗浇水,以减缓火势的蔓延;与此同时,通过窗口向下面呼喊、招手、打亮手电筒、抛掷物品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消防队员的救援。
编辑:长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