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白茶泡了2次就淡了,耐泡度不如红茶和岩茶?真相来了

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看到一段话。

“第一泡就像做饭前要洗碗一样,这么浓的茶水没法喝,得用它冲洗茶具。第二泡的味道会淡些,之后越来越淡,到第五泡和第六泡时,味道太淡了就不喝了。所以喝到的每一泡茶,口感都不一样,需要慢慢品才能体会。”

看完以后,恍然大悟。

“难怪他前段时间和我吐槽,说白茶不耐泡!”

这不,真相大白了。

按照这种泡法,内质再丰富的茶叶,也经不起折腾呀。

其实,也有不少茶友曾经反应过,说他们发现白茶的耐泡度,不如武夷岩茶和红茶。

只泡了大概两三次,味道和汤色就弱了下去,根本不尽兴。

换作平常泡岩茶或者红茶,到了第5、6冲,汤色还是很明显的。

当时也觉得奇怪,不应该啊,好白茶从来没有不耐泡这一说,喝到10冲以上那是常有的事。

而直到后来,才发现背后的原因,大同小异,和冲泡方式脱不开关系。

《2》

从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出,那位朋友有洗茶的习惯。

并且,从第一冲便开始闷泡。

可众所周知,这是一种不太好的泡茶习惯。

一来,好茶根本无需洗茶。

在品质有保证的情况下,白茶本身就很干净、干爽,没有多余的杂味、异味,也没有杂质。

冲泡出来的茶汤,澄澈透亮,其中飘荡着密密麻麻的白毫,如银河般闪耀动人。

可见,头道茶汤里蕴含着许多营养物质。

如果直接倒掉,或是当作洗茶具的水,未免太浪费了。

错过的不仅仅是香气和滋味,还有满满的茶氨酸,得不偿失啊。

二来,好茶不建议从第一冲就开始闷泡。

对于优质茶而言,在尚未冲泡的状态下,体内蕴含着丰富的内含物质。

举个恰当的比喻,就像是一块吸饱了水的毛巾,轻轻一拧,就能拧出很多的水花。

同理,内质丰沛的白茶,不需要闷泡,就会有大量的物质浸出到茶汤中。

不必闷泡,就会十分有味道。

闷过了以后,反而会释放出过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物质,导致汤感浓酽苦涩,并不好喝。

所以很显然,朋友是因为闷泡了太长时间,才让第一道茶汤变得苦涩。

于是乎,便自暴自弃,直接把这杯难以入口的茶汤当成了洗茶。

同时,闷泡的另一个坏处也逐渐显现了出来——降低了白茶的耐泡度。

还是拿刚刚的毛巾举例子,假设它吸饱了水以后,每次都用恰到好处的力度去拧。

那么,正常情况下,需要6-7次,才能把其中的大部分水给拧出来。

到了这个临界点以后,我们发现需要再多用一些力气,于是鼓足了劲,依旧还能挤出水。

重复同样的4-5次,才算彻底把这块毛巾拧干。

但如果一开始便鼓足了劲,可能还不出3次,毛巾就已经干得差不多了。

泡白茶,也是如此。

对于一款内质充沛的白茶,我们用快出水的方式冲泡,严格控制茶叶与水的接触时间。

如此一来,茶叶足以在短短的几秒时间内,释放出充足的滋味物质,让茶汤迅速达到饱和。

观察后会发现,快出水得来的茶汤,滋味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就像是一条平稳的抛物线。

先慢慢的上升,在第3、4冲时到达巅峰,再慢慢的回落。

这个速度,很匀速,很缓慢,而不是像坐过山车那样,大起大落。

所以,我们能够感受到好茶中每一冲香气、滋味的微妙变化,而不至于落差感太大。

《3》

然而,闷泡就像是为了提前结束白茶的生命。

原本可以平摊到每一冲汤水里的养分,通通汇集到了前两冲里。

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让茶汤变得好喝加倍,反而又浓又苦。

就像一颗裹满了苦涩味的手榴弹,在口中炸开,舌面上迅速泛起了一层褶子,简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之后,白茶的耐泡度也就直线下降了。

原本平缓的抛物线,变成了一条大起大落的曲线,活像游乐场里过山车的轨道。

可想而知,这样的喝茶体验,并不算好。

前几冲太浓,后几冲太淡,究竟哪一冲才是这泡白茶的真正滋味呢?

想必,都不是。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提倡泡白茶用快出水的原因之一,让内含物质均匀释放,让茶汤呈现出一个由浅入深的状态。

因此,那些说白茶不耐泡的茶客,大多是犯了闷泡的错误。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前6、7冲,采用快出水的出汤方式。

从注水到出尽大部分茶汤,将时间尽量控制在7-8秒左右,最多也不要超过10秒。

即便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足够让茶叶的养分释放,不必担心滋味寡淡。

到了最后几冲,觉得茶汤的滋味渐渐弱了,再来坐杯一会儿。

让物质释放了大部分的茶叶,稍微休息一会,多给它一些时间。

等到出汤时,又能感受到汤水里的芬芳、稠度、鲜爽、浆感。

所以,一款白茶品质好不好,比耐泡度也是一种极好的办法。

坐下来,用同样的冲泡方式对待两款茶,看谁的滋味落得更快,谁又能一路平稳前进。

泡茶,亦如爬山,一路向前,直到登顶。

也像是所有事物的发展规律,从低到高,积少成多。

《4》

如果拿白茶对比岩茶和红茶,那可真真是难为“茶”了。

白茶,是微发酵茶,没有经历重度发酵,汤色自然是清浅的。

通常情况下,第一冲茶汤的颜色,呈现为牙白色,或是嫩嫩的鹅黄色。

别看颜色淡,但喝起来的味道,可一点都不淡。

而岩茶和红茶,都经历了较重的发酵,汤色看起来比白茶更深,是正常现象。

如果非得要求一款正常的白茶的汤色,达到红茶那般的深度,那必然需要经过闷泡了。

唯有狠狠地闷泡,生成大量的茶红素和茶褐素,才会造成红汤。

但如此一来,白茶也不再是当初那样香清甘活的模样了。

所以,不要拿其它茶类来对标白茶。

白茶就是白茶,如果和别的茶类相似,毫无自己的特色而言,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日常喝茶时,不乏听到有人说,“白茶比红茶味道淡”、“白茶不如岩茶浓郁”……

凡此种种,都是片面的说法。

白茶的“淡”,是淡雅、清新,是符合国标中鲜香醇爽要求的风味表现。

好茶,向来不追求太浓,否则苦涩味掩盖了鲜爽感,就感受不到茶氨酸的滋味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用于形容淳朴的白茶,刚刚好。

《5》

不耐泡,本不该是好白茶的标签。

奈何闷泡的出现,使得白茶遭遇了无妄之灾,耐泡度大大降低。

原本能轻松泡到10冲以上,却只在短短的2-3泡里,提前结束了生命。

更可惜的是,这2-3泡的滋味,算不上好喝。

汤色浓酽不说,入口苦涩,而谁又喜欢自讨苦吃呢?

另外,长期摄入过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对我们的身体,也是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不管站在哪个角度来看,好茶都不提倡闷泡。

而那些劣质的、内质匮乏的白茶,闷泡尚且能够让它们变得更有滋味一些。

但同样的,耐泡度堪忧。

因此,白茶耐不耐泡,还得是品质说的算。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taimumagu)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