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石山“十勇士”,生死关头不离不弃村民,突围集体牺牲 2024-07-29 03:00:42 作者:忘情1942年,是胶东抗日根据地最为艰难的一年。这年11月19日,驻青岛的日军独立混成第5旅团主力,以及驻济南第59师团、驻张店独立混成第6旅团、驻惠民独立混成第7旅团各一部,共1.5万日军,纠集5000伪军,在10架飞机配合下,对我胶东根据地发起“大扫荡”。此次扫荡前,正值胶东八路军换装时节。在烟台至青岛公路以西作战的5旅13团,于11月上旬派2营7连指导员许圣亭率领该连2排,负责将全团的旧棉衣押运到位于东海根据的胶东军区被服厂。连里的机枪手赵亭茂,因为要去昆嵛山兵工厂修理轻机枪,也随队同行。日伪军此时扫荡开始时,这个排已经完成了押运任务,正往西赶回部队。他们在马石山以东遭遇日伪军围攻,虽然有些伤亡,但最终突围而出。不过,6班和机枪手赵亭茂却被冲散了。当2排主力通过在枪管上插自制的膏药旗,以此骗过远处的日伪军,最终成功地从敌合围缝隙中成功钻出归队时。6班在班长王殿元的率领下,连同赵亭茂在内共计10人,正艰难地朝西突围。突围途中,6班曾在马石山上偶遇17团政委李华,但该班婉拒了李华让他们跟17团一块往东突围的好意,坚持夺路西行,尽快归建。11月23日晚,6班行进至马石山主峰西麓,突然发现有千余名群众被困在1条山沟里,急得团团转。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10个人突围比千余人脱险成功概率要大得多。但是,6班却并没有这么做。他们一面安慰群众,一边四出侦察,终于找到了一条向西通往山脚的长沟。班长王殿元决定带着乡亲们一块突围。在野外宿营的日军并没有封锁长沟的出口,而是在沟口两边的山丘上点起火堆。半夜时分,王殿元带着3名精干的战士,分成两组摸上沟口两边的山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干掉了值夜的日军哨兵。其他6名战士将群众按行政村组织起来,由村干部或民兵带队,相互扶持前进。为减少目标,战士们分批掩护群众往外突围,接连送出3批群众近千人。突围途中,他们一再低声提醒群众“紧紧跟上不要掉队!”“保持肃静不要惊动敌人!”当第3批群众脱险时,已经是凌晨5点钟了。这10位战士又欲转身返回山沟,接应第4批群众突围时,锁子前村农救会赵会长关心地对班长王殿元说:“天快亮了,再回去有危险,咱们一起走吧”王殿元却摇摇头:“山里还有很多父老乡亲,只要有人没救出来,我们就不算完成任务!”但这一次,10位战士刚走到马石山西南角,就撞上了一队日军,随即爆发了激战。先后有7位战士牺牲在通向主峰的山路上。班长王殿元和机枪射手赵亭茂等3人,退至主峰平顶松下时已无子弹可用。日军蜂拥而上企图俘虏,3位勇士砸毁枪支,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天大亮后,日军撤走,获救群众立即沿10位勇士最后的行走路线一路寻去,陆续发现了他们的遗体。群众含着热泪,将勇士们的遗体收敛好,葬在自家坟地里。没几天,这10位战士的英雄事迹就经群众之口,传遍了海阳县。人们当时并不知晓这10位勇士的姓名,因此便称他们为“马石山十勇士”。巧合的是,作家峻青当时恰好在被“马石山十勇士”救出的第3批群众之中。他在脱险后,满怀深情地写下了《马石山上》这篇纪实文学,于1943年年初发表在胶东《大众报》上。解放后,峻青又将其改编成小说,收录进《峻青小说选》,并在序言中强调:“这是我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真实事件。”无独有偶,戏剧家马少波深入获救群众中采风,也写成《马石山十勇士》,同样发表在《大公报》上。由胶东军区文团排练的歌颂“马石山十勇士”的活报剧《马石山上》,在部队、医院和各村巡回演出30余场,场场爆满,观众反响极为强烈,不少群众当场报名参军,以实际行动向“马石山十勇士”学习。在众多的参军者中,有一人最为特别。他就是被“马石山十勇士”救出的栗子沟村的青年民兵辛殿良。他加入的恰恰是“十勇士”生前所在部队5旅13团2营7连。作战勇敢,屡立战功的他不仅荣获“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称号,而且升任7连连长。他对战士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没有十勇士,就没有我辛殿良!”实际上,在这场空前惨烈的马石山突围战中,涌现出的类似于“马石山十勇士”的英雄群体还有不少。11月23日那晚,在盘石店西北山间,16团1营全体指战员掩护1300余群众,从日伪军结合部突了出来。该团2营5连掩护大批群众向马石山以西突围,硬生生杀出条血路,掩护群众安全转移到榆山。16团特务连为掩护约800名干部群众向铁山东南突围,在与优势日军的拼杀中伤亡过半。该连机枪排以2挺重机枪重创日伪军,弹尽被围后大部壮烈牺牲。16团1营3连1排在指导员率领下,与大部队失散后主动在马石山北麓掩护群众突围。在成功组织3批群众突出重围后,他们被日伪军发现,最后都牺牲在马石山主峰北麓的悬崖峭壁上。17团7连在马石山东麓掩护群众突围时,与日军反复冲杀5次,杀伤敌军近百人,全连指战员仅有5人得以生还。东海独立团2连1排在排长许书礼率领下,于11月23日夜两次闯进包围圈,救出群众数百人。当他们第3次冲入包围圈时,天光大亮,许排长和10余名战士弹尽粮绝,全体战死在马石山东麓的山峰上。奉命在马石山以南坚持斗争的胶东行署警卫连3排,在成功接应千余群众转移后,自24日早晨到中午,与围拢上来的敌军作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据统计,马石山突围战中,我军将士有500余人壮烈牺牲,但他们却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掩护了约6000名群众脱险。人民子弟兵这个称号,他们当之无愧! 赞 (0) 相关推荐 【致敬先烈】马石山十勇士 【致敬先烈】马石山十勇士 胶东 日军 扫荡 日军自占领胶东后,"扫荡"的主要目的在于消灭抗日武装,因此特别强调所谓"消灭战略与消灭战术".由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因而不得不以"分散配置,集中突击 ... 1942年11月23日夜,上千名群众,被... 1942年11月23日夜,上千名群众,被困在胶东马石山的一个山沟之内,在枪炮声中惊恐莫名.越来越近的枪声,也预示着日伪军的包围圈,正在不断地收缩,而一旦被日军发现,眼前这些手无寸铁的妇孺老人,下场必然 ... 吴京、吴磊“父子”原型,乘风逆行的冀中骑兵团值得我们世代铭记 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中,吴京导演的<乘风>篇有两位灵魂人物:骑兵团长父亲马仁兴,通讯兵儿子马乘风.为了掩护群众转移,马仁兴被迫打响信号枪,让包括马乘风在内的4名士兵用电台 ... 跟随我十几年不离不弃 五四青年节 作者:李留申 十几年初心不变 跟随我十几年不变初衷的它 作者:李留申 走进卧室,一眼看见它,就想起了那一年.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一点也不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是无可质疑的 ... 潍坊青州:妻子照顾“植物人”丈夫 不离不弃十九年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1日讯 有这样一段感人的故事,丈夫因车祸变成"植物人",十九年来妻子不离不弃,一边伺候丈夫,一边照顾孩子,独自一人扛起了家庭生活的全部重担,她就是庙子镇兴旺店 ... 深夜幽灵弃双马!十四回合强杀对手,这棋下的辣眼睛 深夜幽灵弃双马!十四回合强杀对手,这棋下的辣眼睛 商宏志:好男人赵新国四十载不离不弃,用行动诠 释“爱”的真谛 44年前,一身戎装.风华正茂的他和温柔善良的她幸福结合,从此相濡以沫.如今,他韶华不再,她也病魔缠身,却依然相互搀扶,不离不弃.他们就是黄梅县民政局退休干部赵新国.黎鸾姣夫妇. 1974年结婚之时,军 ... 真的自由,是对自我的不离不弃,天使之花宝宝三件套十二 真的自由,是对自我的不离不弃,天使之花宝宝三件套十二您的赞赏是对舞溪最好的支持喜欢我们的视频教程就点下面的 在看 5月,桃花闪现,良缘将至,3生肖爱得不离不弃,旧情人心动不已,续深情 5月,桃花闪现,良缘将至,爱得不离不弃,旧情人心动回归的生肖牛. 生肖牛这类人看似木讷,不善言辞,对什么事情都不怎么上心的样子,但骨子里的他们却是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并且总是能够拿出踏实的作风,勇 ... 5月上旬,心已投降,偏爱前任,3大生肖思念绵长,余生不离不弃 5月上旬,心已投降,偏爱前任,思念绵长,余生不离不弃的生肖牛. 无论遇到怎样一番事情,生肖牛都可以做到处变不惊,认定的事情,就不会轻易地回头,这些人其实一直都是比较传统,也是比较保守的类型,不会做冒险 ... 任达华与小狗,从抗拒到不离不弃,这部导盲犬电影《小Q》温暖治愈 一个努力中的公众号 这部宠物题材电影<小Q>,原本定档7月,却因为主演任达华意外在公开场合遭歹徒袭击受伤,而不得不临时撤档. 两个月后的今天,<小Q>姗姗来迟,如期公映. 根据 ... 隔山隔水,不离不弃的相依相伴 隔山隔水,不离不弃的相依相伴图文 网络 编辑 蕙质兰心 踩着盛夏的浅影,我徘徊在无人的湖畔,抬头看看那纯净的蓝天,望着那变幻莫测.飘忽不定的云,揽一份清宁,将心中的柔软溶入进花海之中--漫步在花香满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