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半岛在北宋时就是有名的“雪窝子”,古诗中屡有提及 2024-08-02 23:07:48 寒衣节已过,农历已经进入十月,这个时候在胶东半岛,很多人已经开始期盼初雪的到来。胶东半岛的降雪规模虽然不能与东北相比,但在同纬度地区,已经算是比较突出的了,因此素有“雪窝子”之称(至少在山东省内,这一称呼没有什么疑问)。“雪窝子”这一称呼的由来,与传媒的发达有直接的关系。2005年,烟威地区的一场大雪,通过电视和报纸,让外界的人们也有了深刻的印象,“雪窝子”的名头,算是就此打响。此后,虽然不是每年都有这么大的雪,但很多朋友也已经习惯了这一称呼。而如今,传播渠道更多,每下一次雪,社交平台上差不多就要刷一次屏。 (本文配图均为胶东半岛前些年的雪景)实际上,胶东半岛降雪偏多这一现象,不是现代人才知道,早在北宋时,不少文人墨客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并留下了不少描述“登莱大雪”的诗篇。下面就给大家简要介绍两篇。第一首先看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进士孔平仲写的《闻登莱大雪》。这首诗的好处在于题目开宗明义,直接就能看出登莱“雪窝子”的地位。诗曰: “闻说登莱雪一尺,此中晴色更无云。安得北风从海上,满天吹过玉纷纷。” 从“闻”字可以看出,孔平仲并非是亲眼所见。但这从侧面也能反映出,在当时的朝野中,登莱大雪已经相当有名了。这次当地下了厚度达到一尺的大雪,消息很快在士大夫之间传开。后来两句描述的则是他的想象,风从海上来,吹起白雪,满天分散,有如飞玉。 孔平仲没有到现场,就写出了诗,或许多少有些夸张。但第二首诗就是诗人的亲闻亲见了。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九月二十二日黄县道中遇雪》,作者也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进士,名曰韦骧。韦骧,字子骏,钱塘人,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进士。因为《宋史》中没有单独的传记,他的生平记载不太详细。从诗的题目来看,他那时应该是到登州任职或者公干,途径黄县,遇到了一场雪,就有感而作诗曰: “九日登州路,西风暴作威。黄桑犹半在,白雪已交飞。惯见邦人眼,难当旅客衣。来思尚稽咏,遽此对霏霏。” 从内容描述来看,当年似乎早寒,没到十月份就下雪,即所谓“黄桑犹半在,白雪已交飞。”这种比较特殊的天气,让来自江南的韦骧很不适合,诗词中也有些无精打采。当然,这可能也与他的仕途有关。在北宋时期,登州属于偏僻之地,官员到此任职,多半是遭遇贬谪。 等快到了登州的时候,韦骧的心情多少好了一些,写出来的诗句也更有气势:“长途冉冉马萧萧,风势横来带雪飘。雁队去成铧觜阵,蚁樽行向剑头挑。”(《将至登州》) 除了以上列举这两首之外,北宋文人描写登莱雪景的诗篇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而足。不过,这里还是再提一下历史背景:为何北宋时期,人们习惯到胶东看雪?原因很简单,当时中原王朝积弱,幽云十六州尚且为辽国土地,更不用说关外的白山黑水了。因此,北宋能够有效管辖的“雪窝子”,大概就只有胶东半岛了。 赞 (0) 相关推荐 诗词 | 在雪染白的冬天,遇见你! 大雪节气知多少 Winter . 岁末将至,敬颂冬绥.煮酒温茶,满饮此杯.大雪将至,万事胜意. 一下雪,西安就成了长安,北京就成了北平,南京就成了金陵,合肥就成了庐州,扬州就变成广陵,苏州就成了姑苏, ... 雪窝子烟台大雪下不停,孩子只能步行出村坐校车,这2里地真难走 雪窝子烟台大雪下不停,孩子只能步行出村坐校车,这2里地真难走 “淳于”是胶东半岛有名的复姓,龙口的城后淳于村就有此姓人 地处胶东半岛北部的龙口市,旧称黄县,历史相当悠久. 黄县,不仅是<汉书·地理志>明确提到的东莱郡属县之一,并且早在秦始皇东巡时期,就已经名见经传,<史记·秦始皇本纪>载:&qu ... 盘点胶东半岛五条最大的河流,其中一条还是元朝时开凿的人工河 胶东半岛,是指胶莱河以东的山东半岛地区,北面是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相对,东面临黄海,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包含烟台.青岛.威海三个地级城市,土地总面积3万平方千米,占山东省的19%. 今天我们 ... 北宋时期胶东半岛的概念雏形:“登莱潍密”四个沿海州 "胶东"的范围有多大?边界在哪里?长期以来,这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有人认为是"胶莱河以东",有人认为是明清时期的"登莱二府",有人认为 ... 胶东半岛在清初还能看到老虎,栖霞和黄县均有官方记载 老虎是林中之王,对领地环境(生存空间)有极高的要求.在历史上,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老虎的领地也逐渐缩小,很多地方都已经难觅老虎的踪迹. 山东是人口稠密的省份,野外早已不见有老虎生存.实际上,不仅是 ... 百余年前刺槐引入胶东半岛,如今刺槐花大包子已是乡土名吃 今日立夏.在胶东半岛,这一节气的到来,也意味着楸树和刺槐的花期将至. 楸树和刺槐如今虽然都很常见,但就渊源来说,它们却是两个不同的树种.前者是本土良木,古代就受到木匠们的青睐:而后者与苹果.大樱桃相似 ... 胶东半岛环游速记之四:威海成山头 胶东半岛环游速记之四:威海成山头 胶东半岛陆路交通三大门户:北有新河,中则明村,南为蓝村 胶东半岛之南.东.北三面皆环海,惟有西面隔胶莱河与内陆相连.因此,就古代地理形胜而言,此河为半岛之天堑,而河之左岸,即胶东之门户焉. 胶莱河连接在海沧口与麻湾口之间,全长有数百里之遥.虽然如今修路筑桥 ... 胶东半岛进入花生种植期,不少县市习惯称之为“长果” 谷雨之后,五一之前,是胶东半岛种植花生的集中期.天公作美,这些天也下了几场小雨.趁着这个天时之利,不少勤快的农民早已下地耕作了.周末在乡间公路上走一走,随处可以见到已经铺设好的地膜. 种花生,是一个辛 ... 明初胶东半岛鲜有水稻种植,从南方来的移民只能适应吃麦子 编者按:因为众所周知的缘故,"水稻"在这两天也成为很多朋友不断提到的一个概念.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自然是值得尊敬和纪念.不过,此公众号的定位为人文历史,而非时事热点.故本文虽以水稻 ...
寒衣节已过,农历已经进入十月,这个时候在胶东半岛,很多人已经开始期盼初雪的到来。胶东半岛的降雪规模虽然不能与东北相比,但在同纬度地区,已经算是比较突出的了,因此素有“雪窝子”之称(至少在山东省内,这一称呼没有什么疑问)。“雪窝子”这一称呼的由来,与传媒的发达有直接的关系。2005年,烟威地区的一场大雪,通过电视和报纸,让外界的人们也有了深刻的印象,“雪窝子”的名头,算是就此打响。此后,虽然不是每年都有这么大的雪,但很多朋友也已经习惯了这一称呼。而如今,传播渠道更多,每下一次雪,社交平台上差不多就要刷一次屏。 (本文配图均为胶东半岛前些年的雪景)实际上,胶东半岛降雪偏多这一现象,不是现代人才知道,早在北宋时,不少文人墨客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并留下了不少描述“登莱大雪”的诗篇。下面就给大家简要介绍两篇。第一首先看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进士孔平仲写的《闻登莱大雪》。这首诗的好处在于题目开宗明义,直接就能看出登莱“雪窝子”的地位。诗曰: “闻说登莱雪一尺,此中晴色更无云。安得北风从海上,满天吹过玉纷纷。” 从“闻”字可以看出,孔平仲并非是亲眼所见。但这从侧面也能反映出,在当时的朝野中,登莱大雪已经相当有名了。这次当地下了厚度达到一尺的大雪,消息很快在士大夫之间传开。后来两句描述的则是他的想象,风从海上来,吹起白雪,满天分散,有如飞玉。 孔平仲没有到现场,就写出了诗,或许多少有些夸张。但第二首诗就是诗人的亲闻亲见了。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九月二十二日黄县道中遇雪》,作者也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进士,名曰韦骧。韦骧,字子骏,钱塘人,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进士。因为《宋史》中没有单独的传记,他的生平记载不太详细。从诗的题目来看,他那时应该是到登州任职或者公干,途径黄县,遇到了一场雪,就有感而作诗曰: “九日登州路,西风暴作威。黄桑犹半在,白雪已交飞。惯见邦人眼,难当旅客衣。来思尚稽咏,遽此对霏霏。” 从内容描述来看,当年似乎早寒,没到十月份就下雪,即所谓“黄桑犹半在,白雪已交飞。”这种比较特殊的天气,让来自江南的韦骧很不适合,诗词中也有些无精打采。当然,这可能也与他的仕途有关。在北宋时期,登州属于偏僻之地,官员到此任职,多半是遭遇贬谪。 等快到了登州的时候,韦骧的心情多少好了一些,写出来的诗句也更有气势:“长途冉冉马萧萧,风势横来带雪飘。雁队去成铧觜阵,蚁樽行向剑头挑。”(《将至登州》) 除了以上列举这两首之外,北宋文人描写登莱雪景的诗篇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而足。不过,这里还是再提一下历史背景:为何北宋时期,人们习惯到胶东看雪?原因很简单,当时中原王朝积弱,幽云十六州尚且为辽国土地,更不用说关外的白山黑水了。因此,北宋能够有效管辖的“雪窝子”,大概就只有胶东半岛了。
寒衣节已过,农历已经进入十月,这个时候在胶东半岛,很多人已经开始期盼初雪的到来。胶东半岛的降雪规模虽然不能与东北相比,但在同纬度地区,已经算是比较突出的了,因此素有“雪窝子”之称(至少在山东省内,这一称呼没有什么疑问)。“雪窝子”这一称呼的由来,与传媒的发达有直接的关系。2005年,烟威地区的一场大雪,通过电视和报纸,让外界的人们也有了深刻的印象,“雪窝子”的名头,算是就此打响。此后,虽然不是每年都有这么大的雪,但很多朋友也已经习惯了这一称呼。而如今,传播渠道更多,每下一次雪,社交平台上差不多就要刷一次屏。 (本文配图均为胶东半岛前些年的雪景)实际上,胶东半岛降雪偏多这一现象,不是现代人才知道,早在北宋时,不少文人墨客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并留下了不少描述“登莱大雪”的诗篇。下面就给大家简要介绍两篇。第一首先看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进士孔平仲写的《闻登莱大雪》。这首诗的好处在于题目开宗明义,直接就能看出登莱“雪窝子”的地位。诗曰: “闻说登莱雪一尺,此中晴色更无云。安得北风从海上,满天吹过玉纷纷。” 从“闻”字可以看出,孔平仲并非是亲眼所见。但这从侧面也能反映出,在当时的朝野中,登莱大雪已经相当有名了。这次当地下了厚度达到一尺的大雪,消息很快在士大夫之间传开。后来两句描述的则是他的想象,风从海上来,吹起白雪,满天分散,有如飞玉。 孔平仲没有到现场,就写出了诗,或许多少有些夸张。但第二首诗就是诗人的亲闻亲见了。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九月二十二日黄县道中遇雪》,作者也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进士,名曰韦骧。韦骧,字子骏,钱塘人,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进士。因为《宋史》中没有单独的传记,他的生平记载不太详细。从诗的题目来看,他那时应该是到登州任职或者公干,途径黄县,遇到了一场雪,就有感而作诗曰: “九日登州路,西风暴作威。黄桑犹半在,白雪已交飞。惯见邦人眼,难当旅客衣。来思尚稽咏,遽此对霏霏。” 从内容描述来看,当年似乎早寒,没到十月份就下雪,即所谓“黄桑犹半在,白雪已交飞。”这种比较特殊的天气,让来自江南的韦骧很不适合,诗词中也有些无精打采。当然,这可能也与他的仕途有关。在北宋时期,登州属于偏僻之地,官员到此任职,多半是遭遇贬谪。 等快到了登州的时候,韦骧的心情多少好了一些,写出来的诗句也更有气势:“长途冉冉马萧萧,风势横来带雪飘。雁队去成铧觜阵,蚁樽行向剑头挑。”(《将至登州》) 除了以上列举这两首之外,北宋文人描写登莱雪景的诗篇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而足。不过,这里还是再提一下历史背景:为何北宋时期,人们习惯到胶东看雪?原因很简单,当时中原王朝积弱,幽云十六州尚且为辽国土地,更不用说关外的白山黑水了。因此,北宋能够有效管辖的“雪窝子”,大概就只有胶东半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