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新丨过年,在豫西故乡的小山村


老家四明山上场村

虽然已经我到了“知天命之年”,但每到春节临近,腊尽春回的过年之际,还是总会有那么一丝激动,一丝留恋,一丝温馨缠绕心头。

豫西山村故乡的年味是浓重敦厚的,残留在脑海深处,将伴随我终生。

杀年猪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节令到小寒,年味就飘过来了。

孩提时代,随着腊月的临近,我的小伙伴们就期盼着过年的来到。在小秦岭东段的崤山之腹,苍茫萧索的山脊上,正在砍柴、割柴火的人们,背着一捆百十斤重的柴火捆,蚂蚁厮行,在有石头台阶的地方,大伙们趁着歇息空闲,大家七嘴八舌,有人说今儿初八啦,后晌东场杀猪哩,回去给人家闲哄。有人跟着说,后晌就不上坡了,闲哄杀猪,还能动动腥呢。所谓的“动腥”,就是能吃一碗猪血粉条豆腐烩菜,外加热腾腾虚呼呼的两掺白豆馅包子。

随着大人背柴的小孩子耳朵尖,听大人的话,都牢牢记着下午去抢猪尿泡。

四明山村,分上场、东场、下村,分别居住李姓,王姓和程姓三大家族,三大姓各占一个村落。

后晌,大家伙儿都来到东场,东家老王已经把大铁锅支在牛粪堆上,里面注满烫猪刮毛用的开水。旁边,用两根板凳支好门板,那就是给猪们执行死刑的行刑床。东家给帮忙的大人发廉价的前进牌香烟,小孩们正眼巴巴等着人称“屠夫程师”的到来。一会儿,下村的程师一摇三晃的背着铁杆通条挂着一串浮石,手里拿着一把明晃晃的二尺来长杀猪刀从下村上来。大伙忙到猪圈,瞄准一头大黑猪,揪耳朵的揪耳朵,叼尾巴的叼尾巴,把拼命嘶叫挣扎着的大黑猪架上案头,黑猪很不愿意,仰头蹬腿。但是,大伙每人一条腿,连掀带抬,就把猪放到案上,三娃大叫,程师,快来!程师,快来!

程师把吸剩半截的烟头呸地吐掉,然后,抹胳膊挽袖,让人把接血的洋瓷盆里散点盐,放到猪脖子下面。他用刀在猪身上蓖了一蓖,又用刀背在猪嘴头上狠敲一下。正在吱吱叫唤的猪顿时倒吸一口冷气,脖子下随着吸气显出一个小坑。程师扎个马步,口中念念有词:猪娃猪娃你甭怪,生到阳间一道菜。话音一落,刀子噗出一下,从猪的肩胛骨缝隙间穿入,直刺心脏动脉。刀子抽出,猪血像水管子喷涌而出。猪的嘶叫声渐渐微弱,最后,蹬了几下腿,长长出了一口气,一命呜呼了。

猪血被东家屋里人端去“禁”好(凝固)后给大家做菜去了。程师用刀在猪后腿处开一道口子,用铁通条从口子处通进去,通过猪的腹部穿向猪前肢,头背部等处。通完,程师开始憋足劲用嘴对住开口往里不断吹气,不甚肥的猪,慢慢就鼓胖起来了,目的是为了好褪毛。接着,程师拿把竹扫把在滚水锅里猛搅,让热凉水均匀。接着,大伙把滚圆的肥猪放进盛满开水的铁锅,翻滚,众人用浮石进行褪毛拔鬃,一霎时,一头白胖胖的大黑猪就白白净净了。程师要揪猪鬃,据说是他的落头。其次,就是猪下水是主人送给杀猪屠的,不要钱,也是作为杀猪的报酬。当时,人们专吃肥肉,猪杀倒,开膛后先去用手指量膘,看有几拃厚。猪的头水下水没有人吃或很少有人吃。不像现在,杂碎下水比肉还贵。

等把肥猪颠倒后腿挂上架,程师用砍刀把猪从裆部开膛开,首先摘取的是猪尿泡,顺手送给身边望眼欲穿的孩子们。猪全身是宝,唯有猪尿泡没有用处。孩子们拿到尚有温热的猪尿泡后,尿未倒净,就吹起来,欢呼雀跃,奔向田野。

猪上架后,摘除五脏六腑,人们一边把杂碎下水拿一边翻肠清洗,一边把头卸了,四条腿卸了,程师用大砍刀把猪一砍两半,放到案上,开始给大家分年肉。东家留下猪头,程师丢下猪蹄猪腿和下水,就开始给各家各户割肉了。程师问,东坡要多少?十五斤?好。啪一声,上秤一称,十五斤刚好,稍高一点。程师说,算求了,热肉扳秤!东家说,中中,就多个半斤八两算个啥。程师高喊,下一个,当中院队长,你人口大,八九口人,要多少?二十斤,要紧夹肋,好。一刀下去就成。下一个,西院,你家娃爱吃肉,十八斤?要后臀后沟把,肉丝多,包饺子美扎啦!新房要多少,五斤,小气鬼,才要五斤,不够扎牙缝。没人吃?……….

崤山一带人有个特点,一个是给人取外号,比如,这个人人能说会道,就叫一帝囊嘴(脑袋),这人好吃嘴,就取外号叫“贫先儿”,脸形长就叫“吊虎脸”,此人姓郭就叫“锅片子”,此人好吹就叫“扇板子”,此人吝啬就叫“虱子皮”。但这些外号不能当面叫,都是背后地叫他的,当面都是叫地名代替人名。

赶年会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一,四明山山下河川的豫陕两省卢灵洛三县边境重镇河口街街道上,有个置办年货的古老物交会。这时,两省三县的大人会给孩子们几元钱让他们随着大人也去赶会,购买大人们不屑去费神置办的鞭炮、年画、蜡烛、香火之类的过年必备品。小伙伴们天灰灰明就起炕了,手里攥着大人给的几元钱,生怕掉了,与小伙伴们一蹦三跳,从前山峁往山下河口街跑。

河口街不大,只有十几户人家。满清民国时期,是个水旱大码头,有水运木筏直通洛阳。骡马帮走的旱路是商洛过境灵宝的重要驿站。解放后,一度萧条,但不管咋的,街上的腊月年会,却没有倒过,就是在文化革命时期,照样赶集。

小伙伴到时街上一街两行,摆满年货摊,有卖葱卖蒜的,有卖吃食卖饭的。有卖粉条卖牛羊肉的,有卖木炭卖灯笼卖年画的。小伙伴都不感兴趣,专去找买鞭炮,什么起火、春雷、两响炮、二脚踢和花子,鞭炮有千响万响的。怎奈没有那么多钱,只好卖一百二百响或五百响一挂的,多买几挂。

我呢,喜欢年画,花两毛八买了一幅《白毛女》和一幅《红色娘子军》四扇屏,另外卖了两张红纸,准备写对子。母亲特意交代,还要请一幅灶爷。

那时节,是以供销社生意为主,木桐、潘河还有县城的供销社,都来河口街摆摊赶集,陕西的乡党也担着服装、火纸、木炭、牛肉、羊肉、柿饼、瓦罐、瓦盆、生漆来赶集。货摊街上摆满了,都扯到前坪河滩了。

我挎了一个上印红军不怕远征难字样的黄包包,装满了我喜欢的年货。又花几毛钱吃了热腾腾油汪汪的水煎包子,用袄袖子把嘴一抹,就和小伙伴去悄悄拆一把小鞭,到河边听响声了。

一直到日落西山,四明山回家的人,站在龙脖俯瞰,河口街的人流才向四面八方散去,人人面带喜气,背着葱姜蒜粉条子大肉等年货,一行说说笑笑,回家过年啦。

旧时,崤山一带流传有句俗语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腊八”,我们这里的城乡便有“年味儿”了。

眼看到了腊月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为我国民间祭灶节,人们为了让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说好话,家家都要摆上灶王爷的牌位,有的在牌位两边对子上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有的写着“红火通三界,青烟透九霄”,也有的写“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意为灶王爷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述职,报告这一家人一年来的表现,作为主人,要让灶爷多说好话,因此饯行。

祭灶过后,家家都忙于置买年货,打扫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烟、酒、鱼、肉和走亲戚用的礼品更不能少。置办年货一直忙到腊月三十。至今我们这里还流传有一首过春节的民谣:“二十三,祭灶爷;二十四,大扫除;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去打酒;年月尽,贴门神。”

大年三十儿惯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民间最重要的活动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岁。直到贴上对子,我们这里人就说,年盼了。

写春联

赶回回到家里,父亲问,你卖的对子呢?我说,我卖了红纸,可以自己写。父亲很满意,就说你写吧。当年,我记得我用稚嫩的笔法写了两幅春联,是毛主席诗词,一幅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一幅是“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贴在我家西院的南北厦房上。还有大门上的斗方,一边写的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说起写春联,让人想起钟嘴山下麻地沟一族姑姑家,旧时,年除夕,姑父夹着红纸找人写春联,在拐峪村找了一下午,还没有找到人写春联,回到家里天已经黑了,姑父哭丧着脸说寻不下人写。姑姑一怒之下,舀水研了一碗锅煤,用碗底沾墨印在红纸上,剪成对联贴上。

还有一个故事,两个亲家有心病,亲家公是个书生,过年让他给写对联,亲家公就编一副对联讥讽亲家,亲家不知根底,就贴上了。村里一个文化人看后对主人说,谁给你写的对联?主人说我亲家给写的。文化人说,你和你亲家有心病?这对联写的是刺溜你哩。

主人满心不悦,只好扯了再卖。

河口街赶会卖对子的摊子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人们好像对传统文化有了兴趣,大家都喜欢老对联。

话说乡亲们知道我能写毛笔字,就都夹着红纸找我写家里用的灶君对联。写什么呢?我只好去当中院请教李家老学究、老私塾先生,后来患精神疾病的云飞大哥。他性格孤僻,思维混乱,偶尔一人独自发笑。但谈及文化方面,他还是乐意和我沟通。我问灶君对联,他说,灶君对联你写“东厨司命主,南方火帝君”,还有“红火通三界,青烟透九霄”。我说书房咋写,老先生说: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我说下庙全神庙对联咋写。老先生说,心存恭敬神如在,一秉虔诚圣有灵!我问东沟山神庙对联咋写?老先生略一思索说,脚踏火轮安天下,手持宝剑镇乾坤。

当时,在文革后期的七八十年代,我对偏僻故乡里老先生的满腹才气肃然起敬。这样,年前我走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以至于现在长大的孩子们,对我的印象就是过年给家乡写春联。后来,很多文化人看到我写在庙里的对联,都认为对仗工整,立意高古。不说字写的咋样,都说对联内容好。

我给大家写的春联,也多用传统对联。如“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生机”,“勤俭黄金本,诗书丹桂根”,“一冬无雪天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乡亲们虽文化不高,但对通俗易懂的老春联还是很喜欢的。除此之外,还有点文化底子的下场我锁伯还教我给各家再写些条幅,按照他的说法,在牛圈屋贴上六畜兴旺、碌蝳上是青龙得位,石磨上是白虎封口,柜子上是黄金万两,风箱上是送往迎来,水缸上是细水长流,锅台上是用之有余,面瓮上是米面如山,中堂上一侧还要写上小心灯火等等。

总之,过年这对联条幅一帖上,无论山乡村野,农家小院,立马蓬荜生辉,气象万千,年味十足了。据《宋史·蜀世家》云:“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此联为中国第一副春联,而实际上春联兴起于周代,春联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我思索,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热闹红火过初一

写罢贴罢春联时近除夕黄昏,门外已经鞭炮声声,许多家在除夕晚上贴好春联,敬毕门神,就要吃年夜饭了。我和小伙伴怀揣鞭炮奔出屋外,远山近岭,山底河川,千家万户,早已经响起劈劈啪啪的鞭炮声春雷声,还有人放雷管甚至炸药包(爆炸品未管制年代)。我们听见隆隆的雷声从远处天际滚来,不绝于耳。我们也在山头点燃春雷,扔向山谷深处,春雷在山谷中燃爆,发出巨大的响声,山谷深涧传来隆隆回声,小伙伴们兴奋至极。大人一遍遍喊回家吃年夜饭,大家才依依不舍分手,说好吃罢再聚。

天黑以后,家家户户,生起一盆木炭火,大人们互相串门抽烟喝酒喷闲话,妇女们都坐在炕头包饺子捏疙瘩,孩子们穿上新衣像鸟一样在村里飞来飞去,到处穿梭。

远山近水的零星的鞭炮声不绝于耳,收音机放出欢快的音乐,并不富裕的村庄,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喜庆的气氛感染着老老少少。一直到夜里一两点,我和小伙伴们都没有丝毫的睡意,心里装得满满的是过年的喜庆和欢乐。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伙伴甚至清晰地记得,我给十几名小伙伴们“封官许愿”。我是当仁不让的总司令,侄子李来群为副司令,李邦子为参谋长。其余均为喽啰,听命首长指挥。我们分成敌我两派,在黄土坡上摆开战场,进行实战演习,双方发生了激烈战斗,最后在我的导演下,以我方胜利告终。失败方也甘心情愿,俯首称臣。

初一早上,母亲早早下好饺子,浇上掺有荷包蛋的肉臊子,父亲喊醒我们起来放鞭炮。不管再瞌睡,也“唰”一下起床,赶紧去炕头取那挂最长的鞭炮,放在院里点燃。全村人都侧耳细听,知道谁家鞭炮响的时间长。劈劈啪啪的鞭炮声响过,一家人就开始吃饺子了。母亲给饺子里包上几个分分钱,谁要吃住了,意味着这一年运气好,能发财。

吃罢饺子,父亲还要我们聚齐,在中堂隆重举行祭祖仪式。祖先牌位前,放着妈妈献的果子饺子,点着红红的蜡烛。父亲首先上香,作揖,然后下跪,给祖先烧纸钱。父亲的身后跪着李氏家族后辈子孙儿女,跪了满满一院子人。大家待纸烧完一起叩头礼毕。春节祭祖,也是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祭祖是不忘根本,与破四旧并不冲突。父亲虽然没有文化,在他有生之年,我们一直跟他年年初一祭祖,没有卯过一年。当时,我们小伙伴记得有一首顺口溜,破四旧,立四新,背上白馍走亲戚。

初一早上,故乡崤山对面的商洛山里,更是鞭炮声声,还有人放出耀眼的烟花,让我们河南这边人羡慕不已。空气中,散发着浓浓的火药味,我们感觉,这种气味是如此的好闻,如此的浓烈,令人陶醉。记得小时候,一个本家哥哥家里保存有民兵训练留下的两颗手榴弹,他说过年初一把他放了,但没有人会扔。恰好,在煤矿当工人的新寅哥在黑龙江当过兵,与苏修交过战,说,手榴弹我会扔,环环套在小拇指上,往远处一扔就响了。那天,我们一群来到老岱沟梁,见新寅哥手握手榴弹。扎个马步连扔两颗,都爆了,发出巨大的回声,声音在天边还滚了好大一阵子。

接着,全村人男女老少,倾巢而出,大人也在村边大柿子树枝杈上绑起秋千,小伙们在起劲的往上蹬,秋千在往上飙,秋千把人带上去,人扶秋千绳已经到了俯身面向地面了,其高度令人咋舌,引起地面看热闹的村姑们阵阵尖叫。正玩耍在兴头上,东场的小伙又喊上场村的李家,他们已经摆好酒场,切好冻肉凉菜,专等上场人去大战一番。下村的程家,圆底的贾家,井窑的程家,人马三骑从山梁梁山沟沟冒出来,兜里揣着纸烟、酒瓶子,说要一起赶个场场耍耍,干一年年了,今儿个放松放松。春节这几天,四明山上三五个以族群聚集居住的小村子,都要轮流做东,摆酒场与大伙庆祝一番。

在东场梁上,红红的太阳照着,暖洋洋的,两个小桌拼在一起,围坐二三十个喝家,主妇们给上了油炸花生米、肉冻子、口条、酱牛肉等十几个凉盘子,倒好茶叶水,抱出一箱子秦川牛,大家拉开阵势,魁首八抬,划枚猜拳,决斗起来。酒场越战越勇,有不胜酒力者,跑到后茅,吐了再来。有的直接溜到桌子底下,拉不出来。有的喝醉了还大声说,我没有醉,我还要来个百二八十拳。我和随方来的是排字枚,赢家六个,输家无数。我们划拳,随科报拳。板头一横,两头停,输家不输,赢家不赢,一比一,喝!日头月亮,各出天上,二比二,喝!二木观梅花,输家是个顶呱呱,二比四,喝!

喝到二比八,随方八杯了,一声我不中了,就放了花子。

小伙伴在一旁看热闹,有时替他们几盅酒,喉咙辣的不行,眼泪都呛出来了。

一转眼,初一一天就过去了。每到这个时间点上,我们小伙伴们都沮丧起来,很失落。苦苦盼了一冬天的年,就这样一晃就过去了。这样好的年节,还要等一年才来呢?但又很兴奋,灰色的寒冷的冬季就要过去了,舒展的充满生机的春天就要来了,对于渴望长大的孩子们来说,心里又充满了希望和喜悦。

二十多年过去了,豫西乡村过年的往事犹历历在目,常常让人回味无穷,我想这就是乡愁吧。

作 者 简 介

李长新,汉族,男,1963年7月出生于河南卢氏县木桐乡河口村四明山。先后在三门峡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山西记者站、工人日报河南记者站工作。2015年加入河南省作家协会,2012年春出版有散文作品集《豫西风情录》。




(0)

相关推荐

  • 聆聽 |赏春联,迎新年

    赏春联,迎新年 作者│张志勇  后期│LOVE-天佑 朗诵│小草 街上的风景, 春夏秋冬. 日月星辰. 熙熙攘攘. 百业繁貌, 各有千秋. 说了许多老街的故事, 也该说说春联的故事. 一到腊月, 初八 ...

  • 隔窗听雨丨年前年后(上)

    年前年后(上) 作者:隔窗听雨 临近春节,时下好像并没有添加更多的欣喜,无论大人.小孩,也不会为此为之雀跃.振奋,毕竟现在条件好了,生活十分富足,人们对年节的期盼远不如从前. 说到从前,要追溯到很远, ...

  • 忆海钩沉(9)——年味的记忆

    年味的记忆 小时候盼过年,年--对孩子们的诱惑是巨大的. 一进入腊月,尤其是过了腊八,孩子们便蠢蠢欲动了. 我的有记忆的童年是在富山村度过,那是个非常深的山沟里的一个很小的村子,现在看来是落后得不能再 ...

  • 张中才:春 节 记 忆

    春  节   记   忆 文/张中才 杀  年  猪 杀年猪算作年俗,好像有点牵强,但它确实是过年要做的第一个准备,也是最重要的准备.特别是东北的农村,过年如果谁家没杀猪,大人会觉得没面子,孩子会觉得 ...

  • 【城乡拾荒】腊月写春联,从小到大年年这样干

            那天,腊月初二早晨,到农贸市场转了一圈.还有一排摊,福字斗方,对子春联,摆了不少.         旁边一银行,请来两位书者,专门免费,为周边老百姓写春联.排了不少人,地上晾了不少联. ...

  • 李长新丨豫西大山里的中阿友好人民公社,见证中国与阿尔巴尼亚一段传奇外交/王卢平(图)

    前不久,河南省卢氏县举办了一个梅花节,举办地是横涧乡,一名叫秦治章的老人,潜心南梅北移研究几十年,终于在这里培育出耐寒的诸多品种梅花,梅花品种还引进到了钓鱼台.延安等地栽植. 与会同志看完梅园,参加完 ...

  • 李长新丨土地岭上韩公祠

    二月二,龙抬头,豫西民间都知道这一天是卢氏县范里古镇大峪土地岭庙会,每年到这一天,土地岭上人如潮涌,古庙香火鼎盛.长期以来,我只知道这里供奉的是土地神,今年与家人亲往拜谒,方知正殿所祭祀神像乃是唐代大 ...

  • 李长新丨不作死就不会死(小说)

    头发长了,刺挠人,就想出去理理发. 小城市,理发店还是不少的,都在县城边沿小街闭巷,开店的图的是房租便宜. 我找了一家名字叫一剪梅的理发店理发.一来是感觉这个女的很朴素,脸上没有抹面瓢一样的脂粉,也没 ...

  • 李长新丨一张历时八十二年的借条

    中国开国元勋文化促进会成员与本文作者李长新(右一 未戴军帽者)合影 1934年12月4日,是当年红二十五军长征从罗山县何家冲一路浴血奋战进入豫西卢氏县的日子.82年之后的今天,豫西卢氏县委政府举行纪念 ...

  • 李长新丨自由山水,清清卢氏

    --卢氏县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较高的森林覆盖率,完好的绿色植被,造就了这里山清水秀的宜人风景. --卢氏县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曹靖华的故乡和诞生地,也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县,人文景观众多 ...

  • 【行参菩提】李长新丨在棣花古镇近距离读贾平凹

    今年正月初五,我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为什么旅行的目的地选去陕西丹凤县棣花镇,因为哪里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出生地,地以人传,去他老宅转转,一是想看看龙驹寨这里的风土民俗,山势地脉,丹江河水,咋养育了一 ...

  • 【恬淡人生】李长新丨过春节那些事儿

    虽然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但每到过年之际,还是总会有那么一丝激动,一丝留恋,一丝温馨缠绕心头. 豫西山村故乡的年味是浓重敦厚的,残留在脑海深处,将伴随我终生. 孩提时代,随着腊月 ...

  • 李河新丨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外面依然静悄悄,不远处五六座毡房已升起了炊烟.阳光如同一支神奇的画笔,不断改变着巨幅油画的色彩和线条,丝丝的金线铺满小镇上.我们一行吃好早饭,向远处那拉提草原风景区进发了. 到了买 ...

  • 李河新丨故乡的八月

    故乡的八月,该是哈密瓜飘香的季节. 窗外的风沙沙作响,这样的月夜,我常坐在书桌边,凝视着故乡的方向.袅袅的炊烟在蓝天下飘荡,悠扬的琴声唱着古老的歌谣.皎洁的月光下,故乡,静静地,走进了我甜甜的梦乡.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