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慧的人,洞察人性之后,更懂得宽容人性

明朝初年,朱元璋刚平定天下,需要造很多船运送粮食。

有一件事让他很头疼,那就是造船需要很多钉子,但是具体负责造船的工匠们却往往会利用这样的机会,虚报钉子的使用量,而船造好以后,钉子全部定在里面,到底使用了多少钉子,很难计算,也就只能任凭工匠们说了算了。

有一次,朱元璋又下令工匠们造船。为了从中牟利,工匠们故技重施,照例又虚报了很多钉子。这次,朱元璋却不同意像往常一样补偿了,而是率领文武百官来到河边,让工匠们把造好的船拖到岸上,然后下令把这艘船放火烧掉。

当时,所有人都很吃惊,因为谁也不知道他这么做是什么意思。但是,也没有人敢于违抗他的命令。很快,大火把船烧的干干净净,只剩下一堆铁钉。这时候,朱元璋命令把这些钉子收集起来过称,得出的重量,仅仅是工匠们所报数量的十分之一。

这下,轮到工匠们害怕了,他们一个个吓得胆战心惊,不过朱元璋并没有处罚他们,而是按照这个确定下了造一只这样的船需要钉子的数量,而之后就按照这个标准,再也没有人从中牟利了。

一提到朱元璋,我们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对付贪官们的严刑酷法,作为出身贫民的开国皇帝,对于贪官污吏恨之入骨,可以理解,而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朱元璋却没有惩罚这些工匠。

今天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呢?

是这几天我有几位创业者朋友找我聊天,聊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其中一位很有代表性。这位朋友原来一直做互联网的,后来想做实业,但是,对于生产工艺、流程知之甚少,他就挖来了一个团队,这些人对他也都很尊重,对他也都言听计从,他觉得自己找对人了。

不过,几个月以后,他才慢慢发现,他们的成本总是降不下来,算下来比行业的平均成本高了30%以上,他也一直督促团队想办法降成本,他们态度很好,表面上也很积极,总是过几天提交一次降低成本的方案,不过每次降低的成本基本都可以忽略不计,收效甚微。

其实,他和朱元璋碰到的问题基本是一样的。

我想很多创业者,特别是对一些行业不是那么了解的情况下,进入这些行业,可能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即使是自己熟悉的行业,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也很可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

并不是说不懂技术、不懂生产就不要进入这样的一个行业,而是,一要找对人,二是要建立合理的制度,三是要对人性有深刻的洞察。

人在没有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没有制度约束的情况下,是很难抑制得住自己趋利的心理的。我们的先贤们一直讲慎独,慎独看起来、说起来都很简单,但是真正的做起来却是很难的。

我一位企业家朋友跟我讲,他对人性很失望,他原来觉得,只要自己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自己好,很多人表面上对他很尊敬,背地里却捞足了好处,当他忍无可忍时,对方还情绪非常激烈的质疑他,说他不信任自己。

其实,不是非要在企业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我们也会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人说,你最爱的人伤你最深,这个不一定,但是,对你伤害最深的人,很可能是你最信任的人。

对人无条件的信任,寄希望于对方也能这样对自己,就是很多人被深深伤害的原因。

很多人会说,这是人性的恶,其实,是你自己给了对方作恶的机会而已,是你自己对恶的纵容导致的。

人性不是只有善,也更不是只有恶,更多的是灰度,更多的是幽暗,我们处理的好,这些灰度和幽暗可能会转而为善,起码也不会滑向深深的罪恶。

我前一段写过一篇文章,成大事的人,早就对人性没有了太多期待,不过有些朋友没看完,就误解了,其实,如果我们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很多重要的环节,寄希望于人性的善,寄希望于任何人都能经受得住诱惑与考验,那最终伤害你的,肯定问题会出在这个地方。

不过,反过来说,如果你对人性失望透顶,对谁都不信任,对任何事情都怀疑,想要做到没有任何的风险,那你也会变成孤家寡人。

人与人的信任是相互的,一是有一个逐步建立的过程,二是要有相应的规则作为约束,而不是无条件的信任。

我一直说,文修必以武备,仁义必有智慧,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必然要经历过考验,并有双方认同的价值观和规则,一段关系才可能会更好的发展下去。

说回到企业,很多人觉得,中国企业最大的问题还是在用人治,而不是靠规则。

确实,规则是要逐步的建立和完善,但是,规则却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就像,有法律为什么还需要道德一样,企业里既要有规则,也要有企业文化的建设,这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一般说到人性的时候,最常用的就是洞察这个词,汉字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里,用的字词本身已经很清晰的描述了问题,甚至,已经给出了答案,只是我们现在对一些词的用法,完全偏离了本意,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用法,还有一些我们习以为常后,对他的深刻的本意已经忽略掉了。

洞察,山洞本身的特征就是幽暗曲折,不易了解的;而在幽暗中能够看清周边已属不易,更难看到全貌,所以洞察人性本身,就着实不易。

我一直说,《管子》就是2700年来中国第一人性宝典,我喜欢读《管子》就是因为他对人性认识的透彻,还有就是对人性的宽容。

人性既有善的方面,追求美好,也有恶的方面,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牺牲别人,更有幽暗的方面,说不清道不明,根本没法用善恶来判定。

建议大家,不管做什么重大决策,对人性因素的考量,必须放在第一位,而且是最为重要的位置,而不是相信人性都是善,也不要寄期望于人性都是善,更不能高估人与人自己的关系,你选择相信友好、坚固关系的时候,这其实就成了最大的漏洞。

我们先来看《管子》中的一段内容:

《管子·侈糜》:

衣食之于人也,不可以一日违也,亲戚可以时大也。是故圣人万民艰处而立焉。人死则易云,生则难合也。故一为赏,再为常,三为固然。其小行之则俗也,久之则礼义。故无使下当上必行之,然后移。

这一段里说了两个很重要的人性洞察。

第一个就是衣食这些东西人每天都离不开,而父母却总有离开我们的那一天。这里的亲戚指的是父母,这句里的时大,应该是时失,失去的失。中国人讲死者为大,我们可能都有这种经验,一些朋友在世的时候,可能矛盾重重,冲突很多,但是人一旦走了,反而会感觉亲近起来了,而且想想那些矛盾反而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为什么说这是深刻的人性洞察呢?这是因为后边这一句讲出了这一原理的应用。

第二个就是,比如奖赏或者说是奖励,第一次激励的效果很好,而第二次奖励就会觉得是常规了,而第三次同样的奖励,被奖励者就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奖励的激励效应越来越差,而且被当成了正常收入的一部分。

那这里管子的建议是什么呢?一次奖励以后,就要换成别的奖励方式。也就是要变着花样的奖励,而不是只发奖金。

人性中最根本性的特征之一就是趋利避害,这是人性的基础和探讨和人有关的所有问题的前提。

如果我们忘掉这个前提,或者说忽视了这个前提,最终我们可能总是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我们经常说,你看过了世间所有的恶,还能选择善意,恭喜你,你已经成为了一个有智慧的好人。

我真的有几位这样的朋友,能够认识他们,真的是我的荣幸。

我们其实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别人的一点举动,我们就草木皆兵,然后以自我保护的名义进行反击,因为感觉别人让自己失去了安全感,然后互相的对抗,最终导致了不可收拾。这里的根源就在于避害。很多历史的大事件,其实都是因为这种误会引发的。

《管子·禁藏》:

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凡人之情,得所欲则乐,逢所恶则忧,此贵贱之所同有也。

翻译一下:凡人之常情,见利没有不追求的,见害没有不想躲避的。凡人之常情,欲望得到满足就欢乐,碰到自己厌恶的东西就忧虑,这些不管是社会地位、财富水平等等因素都区隔不了的,都一样。

我们再来看一段《管子·问》的内容:

关者,诸侯之陬隧也。而外财之门户也。万人之道行也。明道以重告之。征于关者,勿征于市,征于市者,勿征于关。虚车勿索,徒负勿入,以来远人。十六道同身外事谨,则听其名,视其名,视其色,是其事,稽其德。以观其外则,无敦于权人,以困貌德。国则不惑,行之职也。问于边吏曰:小利害信,小怒伤义,边信伤德,厚和构四国以顺貌德。后乡四极,令守法之官日行,度必明,无失经常。

这是《管子·问》这一篇最后的一部分内容,管子特别讲了两个细节,一个是关于关税的征收,一个是关于对于执法官吏的命令。管子的策略是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同样也制定了很多招商引资,吸引外地人来经商的政策,大的政策要落到细节上,就是这里的征于关者,勿征于市,征于市者,勿征于关。虚车勿索,徒负勿入,以来远人。所以,关税征收的政策重中之重,这里是讲明道以重告之,就是要不断的强调和申明,就不要重复征税,对于空车不要收税,如果是徒步负重,也就是自己背着东西,也不要收税。而且对于齐国的十六个关口要反复的宣示、申明。同时也要加强对使者的观察和考察,避免出现混乱。而对于具体执行的边关小吏要问他们什么呢:小利害信,小怒伤义,边信伤德,厚和构四国以顺貌德。就是反复的告诫具体执行的边关小吏一定不能为了小利失信,为了小事上了义,一定要和周边的国家保持和睦的关系,仁厚的对待来往的宾客。

最后一句是对执法官吏的要求:执行法度必须严明,不要违反常规常法。

有时候我们政策、制度设定都没有问题,但是在最终的执行环节出了大量的问题,就会和政策制定的初衷背道而驰,管子对于这种情况有着非常清醒的认知,所以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反复申明,还要劝导,因为这里有大量的空子可钻,光有刑罚没有用,肯定会有人铤而走险,通过向往来的客商吃拿卡要来自肥。

如果我们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不考虑这些执行的细节,执行过程中人的因素,政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执行。这就是对人性深刻的洞察,要通过各种制度、文化、思想工作、包括反复的申明政策,尽可能的压缩人性的贪欲、私欲对政策本身的侵蚀,让好的政策落到实处,落到细节上。

管子在考虑任何问题的时候,总是把人性放在第一位,先分析人性,在分析人性的基础上分析利益,在分析利益的基础上制定政策。因为,再完美的制度、规则,最终还都是要落到具体的人身上来执行,制度建设当然很重要,也需要逐步的完善,但是永远不要对人在面对利益的时候的贪婪和恐惧掉以轻心。

所以,管子说:事先大功,政自小始。这里的小,其实就是人性在细微处起的远超我们想象的力量和作用。

其实,做个好人比做个坏人更需要智慧,因为做个智慧的好人更需要智慧,既要对人性有着深刻的洞察,对人性有透彻的认知之后,更要有对人性的宽容。

对企业家也一样,洞察人性,同时也对人性有足够的宽容,用规则、制度预防人性的恶,用宽容和机制引导人向善,让自己和别人都变得更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