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纪事:最早赴欧洲学习现代工业技术的苏州人——薛序镛
苏州最早赴欧
工科留学第一人
从古至今,“读书报国”是苏州人身上,一个鲜明的标签。
“院士之城”
“状元之乡”
苏州自古就有“文盛出状元”的说法,到了当代,苏州又走出了126名两院院士,创下全国之最,是名副其实的“院士之城”。从“状元之乡”到“院士之城”,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绝非偶然,今天就带大家回望历史,了解苏州赴欧工科留学第一人......
壹
赴欧留学
光绪二十八年(1902),各地区派学生赴欧留学,次年1903年,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张百熙,向清廷奏请选派京师大学堂速成科学生“分赴东西洋各国学习专门。”1904年初,这批学生启程出国,张百熙亲自送到前门外火车站。赴欧留学的潘成福、薛序镛都是苏州人。
▲清朝公派的留学生
薛序镛在英国学习炼钢、纺织等工科,据目前资料,他是最早走出国门到欧洲留学现代工业技术的苏州知识分子之一,其子薛济英则于新中国成立前赴美留学体育。他们一家的浮沉变迁反映了苏州先进知识分子爱国不渝、进步不止的精神面貌,惜久离家乡,罕为人知,故特介绍。
貮
薛序镛
薛序镛,字笙伯,家住苏州西花桥巷皮市街口,1878年生。1902年10月、11月,京师大学堂分两次招考速成科学生,速成科设仕学、师范两馆,凡举人、贡生、监生等皆准应考师范馆,薛序镛以贡生考入该馆。
▲皮市街
赴欧留学期间,薛序镛去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伦敦维多利亚大学攻读印染、纺织、钢铁冶炼及机车制造四门专业共八年,获硕士学位。
1912年回国,先后在汉阳钢铁厂和唐山机车车辆厂任职,在唐山厂任职期间曾改革了厂里一些工作制度,发挥职工劳动生产的积极性,他坚持不接受职工送的礼品,有一年厂里给他增加工资,他婉言拒绝,说他的工薪足够家用。
▲汉阳钢铁厂
1914年,薛序镛的长子薛济英出生,1918年阴历正月初一又生下女儿薛济时。3个多月后,序镛突患急病,肠胃不适,当即到唐山开滦煤矿矿务局的英籍医生处就诊,谁知,服药后病情加剧,最后,不幸逝世。他去世时还不到40岁,临终前一直惦念着国家的建设,对夫人潘承立说,自己所学知识还没有用到十分之一啊。
叁
潘承立
序镛去世时,潘承立时年26岁,她勇敢地冲破封建束缚,携子女回到南方,立志独自抚养他们成长,先后在苏州慧灵女子中学和杭州宏道女子中学教体操。
20年代后期她又回到北方,1930年她到唐山交通大学图书馆工作,是该校第一位女职员。她还将薛序镛从英国带回的多箱英文原版专业书籍全部捐赠给北宁铁路(北京至山海关的铁路,现称京山路)图书馆,该图书馆现仍在天津河北区北宁公园之中。
▲北宁公园
她常以薛序镛勤学苦钻、为国为公的精神教育子女。7月29日北平沦陷,潘承立决心立即同家人回到苏州。
▲北京师范大学
长期积劳成疾的潘承立突然中风,从此缠绵病榻,但她仍叮嘱子女不必牵挂母病,而应奔赴国难,共纾危亡。
肆
薛济英
1937年10月,济英强忍悲痛,离别患中风的母亲和才从沦陷区归来的胞妹,去西安临时大学(由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为骨干组成,后改称西北联合大学)报到,1939年济英在由西北联大分立出来的西北师范学院毕业,留校任助教、讲师。
▲薛济英
1948年,济英留学美国马萨诸塞州春田学院获硕士学位,后转入爱渥华大学研究生部,攻体育测量学、人体力学等课程,1951年冲破阻力,返回祖国,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学院(今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等职,曾被选为中国田径协会裁判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田径协会裁判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体育文史资料编委会委员,国家体委学科评议组成员等。
他是《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第六编写组)主编。几十年来他培养了大批本科生、进修生、硕士研究生,其中有的已成为我国体育战线上的骨干力量。1989年退休后仍关心学校的发展并积极参加全民健身运动,1996年9月20日在香山参加晨练时不幸遭车祸逝世,享年82岁。
▲《中国大百科全书》
伍
薛济时
济时先在苏州伤兵医院工作,后在上海的红十字会医院做护士以维持母女两人生活,还省下点钱寄给在学习的兄长。1939年冬,济时报名参加第五医疗队,由沪辗转经浙赣滇黔诸省到重庆,工资全部留上海维持母亲生活。
▲中国红十字会
1941年秋考上从西北联大分立出来的西北医学院,1946年毕业,并与毕业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的广东中山人唐建雄结婚。1954年,济时与丈夫为支援边疆同到热河省承德市(现属河北省)工作,唐任省工业厅工程师,济时在市医院任内科医生。1956年被分配去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从事当时的西部开发工作。唐在区重工业厅任高级工程师,济时参与创立了内蒙区医学科学委员会和呼市中华医学会,并任区医科委办公室秘书,创办了《内蒙古卫生》月刊。
后来,年过八旬的济时,对于自己坎坷曲折的一生无怨无悔。她的子女也在企业建设和音乐等方面有所成就。
陆
薛家的后代
薛济英之孙薛明于1997年考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与曾祖父薛序镛相隔95年先后同学。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在校史展览馆中陈列的1903年有关派留学生出国的资料中发现了曾祖父的名字,又在另一个有关抗俄运动的文件中看到了曾祖父的签名。薛家的后代对此引以自豪,他们认为这些是薛家百年变迁的一个侧面,也是祖国世纪沧桑留下的历史见证。
▲北京大学
文章来源于《方志苏州》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