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乡村记忆——泥囤子
泥囤子
文/出泥不染
泥囤子,顾名思义,就是用泥巴做的囤子,留作盛粮食用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有这样东西。
做泥囤子,也是个技木活,不但泥要活的对劲,而且做出的泥囤子要美观有形。开始,有人是净用纯泥做,这样的囤子易烂,后来为了结实耐用,就在活泥时放些麦草,这样既好做,而且做出的囤子就比较有样式,再后来,为了轻便并且大而多装粮食,于是就有人用拉条编个如囤子样的大筐,然后用麦糠活些泥湖在筐上,这样晒干后也可盛粮食。
泥囤子不是一下子就做好的,它要分几次才能完成。首先是先在地上做个锅拍大小的底子,安上三个小腿,做好后就放一段时间,等底子晒干后,在把它翻过来,三条脚朝下,再由底子的边沿一层一层的向上磊泥巴,等磊到三分之一时,在放一段时间,等晒干后再继续磊,直到最后收口,但每次磊好后,都要趁泥鲜的时候,用手里外湖平,这样做好的泥囤子,就会光滑漂亮一些。
由于泥囤子是泥做的,它容易受潮,所以一般用不到几年,底下的三个小腿就会受潮烂掉,这样一个泥囤子,通长寿命也只有不到十年时间,因它不容易存放,所以,八十年代后,就很少有人在看到泥囤子了。
随着时代不断地变化,后来就有人买来沙缸,芦苇折子等用以盛粮食,在后来就每家每户中上几个水泥缸,在往后就没人用这些东西盛粮食了,直到现在收下粮食晒干后,就直接拉去卖掉,这样,一些过去用以盛粮食的东西,基本都被闲置下来了。
虽然现在有些东西,早己远离了我们的视线,但有些事却根植心里不能忘记,特别是小时候关于发生在泥囤子里的事,那更是记忆忧心历历在目。
记得那时候,家里有两个泥囤子,虽然囤子不太大,但我很少见里边粮食满过。有一次春节前夕,父亲蒸了一些留过春节用的馍,有玉米窝头,有白干窝头,还有几块白面馍,蒸好后父亲将它放到泥囤底下,我不知道这样是为了防止老鼠,还是怕我们偷吃。有一次睡到半夜,我实在忍不住肚子的饥饿,于是就努力的在泥囤底下够上一块白面馍,然后就一口一口地啃起来,虽然馍馍被冻的咬不动,每啃一口都会有深深的白印子,但我仍如获至宝一样,吃的津津有味,直到如今,我都忘不了那馍的浓香味,当然这样的偷吃,是免不了被臭骂一顿的。
现在,生活条件是前所未有的丰富了,每餐不但有可口的饭菜,而且每天都是白面馍馍做主食,但就这样的生活,怎么也吃不出原来的那种麦香味儿,我想,这可能是人的食欲在作呈。在饥饿的年代,吃什么都是那么的香,现在肚里不缺粮食了,吃什么好象都少了食欲,有时真怀念当初在泥囤里吃的那种馍馍的香味。
出泥不染,本名朱现凤,灵璧县大庙乡人氏,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作家协会会员,宿州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红杏诗书画院会员,灵璧家园网一级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