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童年记忆:煽咯当,滚咯当
童年记忆:
煽咯当,滚咯当
文/胡桃夹子
“煽咯当”、“滚咯当”是一个古老的,传统的儿童游戏。因为小时候常玩,所以至今难忘。
“咯当”多是由高梁秸秆制成,把高梁秸秆去皮,按节折断,再擦干净就行了。因为高梁秸秆敲起来咯咯当当,声音悦耳,也许“咯当”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高梁耐旱抗涝,容易生长,高梁叶子又可以打下来做牛羊的饲料,当年的生产队特爱种植,我们玩“咯当子”的游戏,也就有了道具。
每每饭前或饭后,午后或傍晚,小伙伴们不是用书包,就是用怀抱,从家里把心爱的“咯当”拿来,找一个宽敞的,靠墙或靠柴火垛的地方就可以玩了。
“滚咯当”两个人就可以玩,多几个人也行。大家拿出同样数目的“咯当”放在一起(土话叫“官一起”),用两根长点的“咯当”靠墙立起来,再把“官一起”的“咯当”,紧挨着两个立起的底边,横着摆平放好,然后就是以“打皮啾”(石头剪刀布)定谁先开头。等定下谁是第一,谁就拿起一根“咯当”,横贴放在立起来的两根“咯当”上,然后让手里的“咯当”自由的往下滚落,“咯当”会趁着往下的惯性冲力,沿着平放在地上的“咯当”往前滚动。滚到哪里,那后面的“咯当”子就等于被他赢去了。然后就是第二,第三名的依次类推。直到地上摆的(官的)“咯当”被大家赢光才可以接着玩第二轮游戏。
“煽咯当”与“滚咯当”稍有不同。小伙伴们将“官一起”的“咯当”放在一个事先在地上画好的圈子里,再以“打皮啾”定好第一第二第三名……,然后从第一名开始,用一块薄石片,在规定远的地方,向圈子里投,石片打出多少“咯当”子,就等于赢了多少,后面也是依次类推。
曾经玩“咯当”入了迷,忘了上学,忘了回家,忘了家里给定的拾柴火,割草的任务,所以当年因玩“咯当”,挨老师揪耳朵,挨父母揍就成了家常便饭。
今天的孩子们,都有了现代化的声电玩具,是没必要去玩什么“咯当”了。
如今把当年的故事写下来,以示对那远去的欢乐童年做一个的追忆!
本文作者系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宿州市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一级作家,灵璧禅堂湖人氏陈长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