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实的《灵飞经》,选错就白练了!

作为一个书法家,在小楷书法上没有下到一定的功夫,那么他的艺术高度便很值得怀疑。我们看王羲之,以行草书闻名天下,但是他的小楷亦是开一代之先河,承前启后,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王献之亦是如此。

唐朝的张旭以擅长草书著称,其小楷更是精妙绝伦。唐人欧阳询以“欧楷”冠绝天下,但是他的小楷功夫,亦不输时人。

元朝的赵子昂、明朝的董其昌、文徵明、祝允明 等人,只要是显赫一时的大书法家,他的小楷功夫必定也是一流。

所以想在书法上有所建树的朋友,对于小楷书法的练习是不可小觑的。

小楷书法在整个书法史上从风格上来讲,基本上可以分为“朴拙”和“妍美”两种艺术形态。

其中“朴拙”类的书法, 水平最高的要以钟繇和王羲之的小楷为代表,其代表作品有《宣示表》、《荐季直表》、《孝女曹娥碑》等作品,以“妍美”为代表的书风,以唐人写经当中的《灵飞经》、《转轮王经》等作品为主,包含了后世的赵子昂与文徵明等人的小楷风格。

对于小楷书法,广为人知,且影响了最大的作品,应该要属《灵飞经》了,《灵飞经》有着“天下第一小楷”的美誉,董其昌曾经说过:赵子昂一生学习《灵飞经》,却不过得到了十之三四。

可见《灵飞经》的艺术价值之高。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书法,基本是沿袭了《灵飞经》一路的书法风格,学习者甚众。

《灵飞经》的作者传说是钟绍京所写,但是也没有确切证据,也仅仅是怀疑而已,这件作品比起其他的唐人抄经的作品,风姿更加卓越,变化更加丰富,线条的质感也更加细腻。

不愧为“天下第一小楷”。这部作品,字字精绝,后人难以望其项背,绝对堪称“旷世经典”!

这件作品从写成的时候起就一直藏于内府,后来到了元朝的时候,天下大乱,这件作品渐渐流落于民间,到了明朝,被大书法家董其昌收藏,后来董其昌家遭变故,便将这件作品抵押给了“海宁陈家”。

后来,“海宁陈家”将这件作品归还给董其昌的时候,私自扣留了其中的43行,并且将原作摹刻上石。

后来董其昌手中的原作散佚,世上只留存了“海宁陈家”所藏的这43行真迹。

这43行真迹,在清朝的时候被翁同龢的后人带到了国外,如今这43行《灵飞经》藏于美国的一家博物馆,国人想见一面而难得。

这才是真实的《灵飞经》,版本选不对,你就白瞎了!

这5种版本,从左到右依次为望云楼本、哈佛燕京学社藏本、滋蕙堂本、渤海刻本以及原帖墨迹。

四种刻本,所本均是墨迹,不同的是,望云楼本为清嘉庆年间直接从墨迹刻成,渤海本为明末从墨迹刻成,而哈佛燕京本和滋蕙堂本均为翻刻。

一般认为,由于刻工关系,望云楼本最接近墨迹,渤海本差别较大,而另外翻刻的两种又别有滋味了。

我们都知道,在书法碑帖中,墨迹为上,碑拓次之。而在《灵飞经》的传承中,始终有一些人认为渤海刻本要优于墨迹,这在其他经典作品中是很难遇到的。

之所以如此,与《灵飞经》的写经性质有关。墨迹固然鲜活生动,但其中的牵丝映带,偶尔可见一定习气;渤海本刻工并未完全忠于原帖,而是在刻制中做了一定减省,抹去习气,这个碑刻反倒显得古朴清秀了。

一部《灵飞经》,隐藏了太多故事。 它的秀美身姿,清俏之气,始终散发着不朽的魅力,千百年来,雅俗共赏,男女通吃。

《灵飞经》墨迹43行

来源:网络(我们尊重原创,部分文章和图片来自网络和网友推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