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降压药副作用大医生记好4点,对你后半生有益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患者都需要终身服药,是药三分毒,长期用药让人不免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不吃药又无法避免高血压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那么,如何在长期用药的同时尽量避免药物副作用给身体带来的伤害?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王药师为您一一解答。
常见降压药都有哪些副作用?
利尿剂
这类药物主要有氢氯噻嗪、呋噻米等,主要副作用为低血钾,并且对糖、脂肪代谢有不良影响,血糖、血脂水平偏高与胰岛素抵抗者尽量少用或不用,糖尿病、痛风症病人禁用,本身血钾偏低或肾功能不佳则应慎用。
β-受体阻滞剂
适用于心率偏快,心功能良好伴冠心病心绞痛的轻重型高血压病人。目前常用的此类药物有普洛萘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和比索洛尔等,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能导致心动过缓,诱发支气管哮喘、高血糖、高脂血症、明显乏力、失眠、出汗、性功能障碍等,且能掩盖低血糖的临床征象。如大剂量使用还会诱发急性心力衰竭。所以,对同时合并房室传导阻滞、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或哮喘的病人不宜使用。
钙拮抗剂
目前此类药物常用的有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尼群地平、异搏定等,最常见的副作用为明显扩张血管,引起头痛、潮红,踝部水肿亦较常见;而且在降压的同时,可反射性地兴奋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有时会导致血压下降过快而诱发心动过速,严重者可导致心绞痛。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目前此类药物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咳嗽,一般停药后即消失,但恢复服药后又会出现。同时还可能出现高血钾,尤其在并发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时,应注意血钾的变化,少数患者可出现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反应。明显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双侧肾动脉狭窄的病人禁用。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
适用于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能耐受的高血压病人。如氯沙坦、缬沙坦等。目前尚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可有轻度头晕、恶心、高钾血症等。
如何减少和避免降压药副作用?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一点看起来跟用药没什么关系,其实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放到第一点来讲。既然害怕药物的副作用,不想大量用药,那么就必须从改善生活方式做起,通过低盐饮食、加强运动、控制体重、戒烟戒酒、规律作息等方面来辅助血压的降低,血压低了,药物就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酌情减量,甚至有些年轻的初发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彻底摆脱药物。所以说,怕降压药有副作用,就得主动做出改变,少吃药甚至不吃药,那么副作用自然就不会找上门来。
2. 降压不能心急,切忌吃吃停停
有的老年人一旦患了高血压,就想把血压快些降下来,还有些患者吃几天停几天,发现血压高了又擅自加倍服药或数药并用,导致血压骤降,出现副作用的几率自然也会增加。殊不知,降压过快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死。其实,降压药的起效时间有长有短,医生会根据老年患者个体的血压情况来开处方。一般服药后,1~2周才会见效,所以要耐心接受治疗,不要自行加大用药量。而停药一段时间之后再大量服药,血压起伏大,不仅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对心脑血管的伤害也更严重。
3. 血压控制不好时推荐联合用药
很多患者可能会遇到吃了降压药血压控制不好的情况,心急之下就加大药量,或者听亲戚朋友的介绍擅自换其他药物,这些做法都容易引起药物副作用,目前推荐的解决方式是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降压疗效,减少副作用。每一类降压药在常用剂量下,降压达标率不高。如果只是增加单药剂量,降压疗效并不能成比例的增加,而药物的剂量依赖性副作用却随剂量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如果选择另一类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联合应用,一方面可以增强降压疗效,另一方面有时可能抵消一部分药物的副作用。目前认为有效的有:①ACEI+利尿剂;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③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④钙拮抗剂(CCB)+ACEI;⑤CCB+β受体阻滞;⑥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⑦α1阻滞剂+β阻滞剂等。
4. 定期体检,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有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不会立刻出现,尤其是对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来说,损害往往是悄悄发生的,所以长期用药必须定期体检,以便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如果服药后出现了明显不适,用药几天后没有减轻,一定要及时就诊,不要擅自换药或停药,遵循医嘱用药,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