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调脂药物的应用是控制血脂异常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人均寿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之一同增长的除了人均收入,可能还有各种“磨人”的慢性疾病患病率,其中高脂血症想必是大家不会陌生的。
根据2012年全国调查显示,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其中,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4.9%,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为13.1%,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33.9%,前两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脂血症”)。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证实,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意义重大。除了控制饮食和改善不良生活方式,调脂药物的应用也是控制血脂异常的有效措施。临床上可供选用的调脂药物有许多种类,其作用特点、降脂效果各有不同,下文将对常用调脂药物做一个盘点。
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他汀类药物是安全、有效的调脂药物,被各国指南推荐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措施,可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的治疗。该类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合成,不仅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也能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和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此外,他汀类药物还被证实具有抗炎、改善血管内皮以及稳定斑块等作用。目前国内临床上常用的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一般每日服用一次,不同种类与剂量的他汀降胆固醇幅度有较大差别。绝大多数人对他汀的耐受性良好,其不良反应多见于接受大剂量他汀治疗者,常见表现有: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不良反应(包括肌痛、肌炎和横纹肌溶解),通常减量或停药后即可恢复。失代偿性肝硬化及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他汀类药物应用禁忌证。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头痛、失眠、抑郁以及消化不良、腹泻、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依折麦布能有效抑制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
IMPROVEI-T研究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辛伐他汀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能够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SHARP研究显示依折麦布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改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预后具有良好作用。依折麦布推荐剂量为每天10 mg,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且多为一过性,主要表现为头疼和消化道症状,与他汀联用也可发生转氨酶增高和肌痛等副作用,禁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胆酸螯合剂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可阻断肠道内胆汁酸中胆固醇的重吸收。
临床常用的有:考来烯胺、考来替泊、考来维仑等,与他汀类联用可明显提高调脂疗效。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便秘和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此类药物的绝对禁忌证为异常β脂蛋白血症和血清TG>4.5 mmol/L(400 mg/dl)。
贝特类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激活脂蛋白脂酶而降低血清TG水平和升高HDL-C水平,主要用于高TG血症的治疗。
常用的贝特类药物有:非诺贝特、吉非贝齐、苯扎贝特等。常见不良反应与他汀类药物类似,包括肝脏、肌肉和肾毒性等,血清肌酸激酶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升高的发生率均<1%。
烟酸也称作维生素B3,属人体必需维生素,大剂量时具有降低TC、LDL-C和TG以及升高HDL-C的作用。由于在他汀基础上联合烟酸的临床研究提示与单用他汀相比无心血管保护作用,欧美多国已将烟酸类药物淡出调脂药物市场。
近年来,国外已有3 种新型调脂药被批准临床应用:微粒体TG转移蛋白抑制剂、ApoB100合成抑制剂、PCSK9抑制剂,这些新药的出现也为血脂异常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