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八卦中隐藏着神奇的斐波那契数列 是揭示宇宙变化的基本定律

古人通过仰观俯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发明八卦,目的是模拟宇宙自然的变化规律,归纳解释万事万物现象。易是变化,周易就是研究变化的学问。

一分为二,阴阳变化是传统八卦理论的根本。所以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传统阴阳理论规定,阳主动阴主静。然而我们看到的传统八卦生成演化图,阴阳是同时变化的,并没有体现出阳主动阴被动,阳动阴随的特征。所以我认为,传统的八卦形成演变图是对宇宙自然变化规律的静态描述。如下图:

静态八卦形成图

那么就会有人问:既然你说传统八卦图是静态的,是否意味着还存在动态八卦图?是的,就是下面这个图:

动态八卦形成图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动态八卦中隐藏着神奇的斐波那契数列,是揭示宇宙变化的基本定律。

斐波那契数列是什么东西?跟八卦能扯上什么关系,怎么还会隐藏在里面呢?别着急,在解开答案之前,这里需要对斐波那契数列,先做一个全面和直观的介绍。

神奇的斐波那契弧线

斐波那契数列,也被称为“神奇数列”。是中世纪意大利数学家莱昂纳多·斐波那契发现和定义的,并以其名字命名。

斐波那契数列是这样的:0、1、1、2、3、5、8、13、21、34、55、89、144……这个数列的神奇之处在于,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更神奇的是随着数列往后推移,后一项除以前一项的商无限趋近1.618;或者,前一项除以后一项的商无限趋近0.618,也就是黄金分割比例,所以又称为黄金分割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真正神奇的地方是在自然界。自然界中很多植物的花瓣、萼片、果实的数目以及排列方式,都是非常符合斐波那契数列的。

譬如:

松果上的螺旋线,逆时针有8条、顺时针有13条。在斐波那契数列(0、1、1、2、3、5、8、13、21、34、55、89、144……)中,8和13是相邻的两个数。如下

松果顺逆盘绕的两组螺旋线数目

向日葵的花盘中,有顺时针盘绕和逆时针盘绕的两组螺旋线。虽然品种不同,顺逆盘绕的螺旋数目有所不同,但基本不超出21和34、34和55、55和89、89和144等几组螺旋数目,每组数目都是斐波那契数列(0、1、1、2、3、5、8、13、21、34、55、89、144……)中相邻的两个数。如下

向日葵顺逆盘绕的两组螺旋线数目

树木的生长。由于新生的枝条需要一段时间积累自身营养,然后才能萌发新枝。所以一株树苗在第一年发出一条新枝后,这条新枝会在第二年进入积蓄营养状态,而原来老枝会继续萌发;此后老枝与积蓄过一年的枝同时萌发。当年生的新枝则次年休养。这样,一株树上各个年份的枝桠数就构成了斐波那契数列。如下

树木枝桠构成的波那契数列——生物学上的“鲁德维格定律”

我们再来对照一下斐波那契数列:0、1、1、2、3、5、8、13、21、34、55、89、144……发现了吗?斐波那契数列其实就是事物生长、发展的数值体现。

我们知道,万物生长是基于细胞分裂的,也就是说细胞分裂方式基于斐波那契数列的话,必然会形成斐波那契弧线。如下

斐波那契弧线

斐波那契数列构成的曲线,叫作斐波那契弧线,也称为斐波那契扇形线。这种展开方式恰恰是大多数动植物的生长方式。

譬如,海螺壳的生长结构就是按照斐波那契弧线展开的。

海螺生长方式

大自然甚至宇宙现象也遵循着斐波那契弧线法则。

星云形成

换言之,斐波那契弧线是物质和生命运动的外在表现,在易学上称之为“象”;而斐波那契数列则是物质和生命运动的内在本质,易学上称之为“数”。

自然界的斐波那契弧线现象

至此,大家应该明白我为什么提出八卦动静之分的理由了吧。静态八卦描述的是物质和生命运动的外在表现,属于易学“象”的研究范畴;而动态八卦则是描述物质和生命运动的内在本质,属于易学“数”的研究范畴。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静态八卦的研究汗牛充栋,恰恰错漏了动态八卦的研究。

其实,老子和孔子都看透了这个现象,但遗憾的是都没能说透,以致后人对八卦和周易的研究迷失方向,渐行渐远。

老子在《道德经》中,已经向我们明确揭示了著名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动态宇宙演绎理论和模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宇宙演绎模型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道生一。指的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第二个阶段:一生二。产生阴阳。

第三个阶段:二生三。上阶段的阳继续一分为二,而阴处于积蓄休养状态。

第四个阶段:三生万物。上阶段的阳继续一分为二,新的阴进入积蓄休养状态,而已积蓄休养过的阴再一分为二,总数为5。至此,阴和阳都经历了各自的演化完成一个变化周期,所以成万物。

作为理论模型,变化至5,已经达到了模拟宇宙演绎的目的,所以,老子的论述最经典。事实上这个经典道论,描述的正是周易的八个基本经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形成原理,就是这篇文章开始提出的动态八卦形成图。如下

动态八卦形成图

而孔子,则从“象”和“数”的两个方面,对宇宙演绎理论和模型,进行了更系统地阐述。

在《易传·系辞传》里,“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就是从“象”的角度,以八卦重叠的方式静态地描述了周易六十四卦的演绎模型。如下

静态六十四卦演绎模型

周易为什么要把八卦重叠成六十四卦?这是因为把人的因素纳入了宇宙自然演绎体系。“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关于六十四卦成卦原理的话题,我们另行讨论,这里不作深入。

同样在《易传·系辞传》里,又以“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再从“数”的角度,以斐波那契数列形式论证了动态六十四卦的演变原理。

动态六十四卦演变原理

孔子提出的“参伍以变”,就是以三五为周期的变化模式,事实上是对老子“三生万物”理论的升级版论述。阴阳变化,阳动阴随。阳先动,阴隔一而动。数至3,先产生阳的变化,数至5,后完成阴的变化,所以3生5成,是阴阳变化的最基本周期。宇宙自然演绎过程是阴阳不断繁衍的过程,其实就是阴阳裂变的过程,也就是阳生阴成、阳动阴随的过程。所以,斐波那契数列不过是由无数的具有3生5成基本周期变化的、最小阴阳循环体所构成的数组排列而已。

我们把动态卦演用树状图表示,如下。

动态宇宙自然演绎模型树状图

再把最小阴阳循环体进行三五周期化,就可以得到下面的合成图。

动态宇宙自然演绎模型3/5合成图

最终,得到“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的卦变验证。

孔子三五之论示意图

所以,神奇的斐波那契数列,正是孔子提出的“三五之论”所阐述的卦演之数。斐波那契从数学的角度,虽然推导出斐波那契数列,也观察到自然界中契合数列的神奇现象,却并未能联系到与宇宙变化的关系。而老子的道论和孔子的三五之论,对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动态演绎论述,却真正揭示了宇宙自然变化的基本定律。

反过来,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动态演绎理论,也证明了斐波那契数列反映的也正是宇宙自然变化基本定律。正因为如此,斐波那契数列被美国股票专家艾略特运用到股票分析中,创立了著名的“波浪理论”。

斐波那契数列在艾略特波浪理论中的运用

艾略特无疑是成功的,但只是恰巧运用了斐波那契数列,并非这个数列形成了什么理论而起到实践指导作用的结果。而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用现代思维重新认识周易,深挖基础理论,并运用到社会、科学实践,是现代研易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斐波那契弧线运用于艺术(黄金分割比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