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法的传承,寻经摸穴,穴位的浮沉,与穴位的深浅

巨灵,与元气齐升,为九元真母——西汉《遁甲开山图》

黄贵生老师(古派巨灵针灸传承人)讲课笔记

内蒙-广怡: 黄老师好,想请教一个问题。《灵枢》被称为针经,那为什么《针灸大成》这本针灸历史上传播最广,版刻最多的书上对于《黄帝内经》的引述条文《素问》反而比《灵枢》多?

黄贵生:真正的灵枢针法,在明朝的时候,已经式微。

所以才出现了种种的针法集成,比如说《针灸大成》之类。其实针法整理最多,最丰富的时期,还是明朝。当时的有识之士确实也是看到了这个问题,才赶紧去整理。为什么明朝的时候针法式微呢?

其实针法式微,在唐之后就开始。针法和药法不同,药法明白个药理,就可以开方子给人治病了。

黄贵生:针法的传承是很重要的。针法不光是要明白病理,更关键的是,针法是要口心相传,要练功,练针的。相比药法而言,针法更加的注重传承。你明白了一个穴位,这个穴位怎么去刺,刺多深,用多粗的针,捻针的手法怎么样,这些都不是看书就能看出来的。

唐宋之后,读书人求不到功名,不能为良相,退而次之,要当良医。

要当良医呢,看书啊。古代读书人,读医书那是容易得很。医理明白了,开方子没有问题。

但是针呢,没有传承,看了灵枢,明白个大概,其实不会下针的。针法没有传承,靠自己悟出来,谈何容易。

古派巨灵针灸,尊《灵枢经》为针经圣典

黄贵生:所以针法一直在民间的传承里头,一代一代地相传。编辑整理针法的读书人,其实并不一定是具有针法传承者。针法传承者,不一定会著书。明朝的时候,针灸列为太医里头的其中一科,地位还是极其高贵的。

一直到了清朝,针法在太医院得不到重视了,到了清朝晚期,更加的把针灸从太医院赶了出去,这个针法的式微了。

黄贵生:所以你看从明朝开始到清末,针法是一路一路地往下走啊,以至于现在大学里头学的针法,土不土洋不洋,根本就没有一点样子了。针推专业的学子,大学毕业之后,都不懂看病,这个是教育的问题了。

比如说,古派针法里头的寻经摸穴,非常重要的一个功夫。这个功夫跟给病人把脉一样的重要。

你懂得了寻经摸穴,你才可以知道病人的经气的盈虚,才知穴道神位,气的沉降升浮,你才可以知道下针的深浅。

黄贵生:我给大家打个比方,大家去读一下《针灸甲乙经》:

上脘,在巨阙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刺入八分,灸五壮。

中脘,一名太仓,胃募也,在上脘下一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生,任脉之会,刺入三分,灸七壮。

下脘,在建里下一寸,足太阴、任脉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

这里标明了任脉三个重要穴位,上腕,中腕,下腕的深度,

上腕,八分

中脘,三分

下腕,一寸

黄贵生:《针灸甲乙经》,是非常权威的针灸经典,里头的刺入深度,是我们临床上针刺深度的标杆。

但是如果你要在临床上,按照这个深度去刺中脘,你是不会得到什么效果的。刺入三分,哪里会有什么效果呢?

我们按照中脘刺入三分的深度,给病人治疗之后,没有效果,于是就对甲乙经说明的穴位深度开始产生疑问,然后渐渐怀疑,于是去问大学的老师教授,这些老师教授,大概也得不出什么好解释了。

于是大家都不看这个甲乙经了。

黄贵生:寻经摸穴,其中一个就是要摸穴的升降沉浮,什么是穴位的升降沉浮呢?

比如说这个中脘穴,甲乙经表明是三寸,这个三寸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三寸是平人的中脘的深度。平人,就是健康的人,身体绝对平衡的人。所以你这里有一个标杆了,一个健康的人的中脘深度是三分。

中脘深度三分,那么中脘的穴位下降了,低于三分,说明这个病人的胃气不足啊。你摸中脘穴,刺入深度过了三分,甚至于一寸,两寸,你还没碰到中脘穴的气,这个患家的胃气就是很不足了。

黄贵生:那么你去给病人下针,一直到这个中脘穴的位置,上升到了三分的地方,这个病人的胃气,就恢复了。

我给大家讲的这些,都是古派针法里头的精髓。学校里,或者是那些几天就能教人学会针灸的超神针灸班,哪里可能会懂这些内容。

广东-剑立:胃气不好的就会下陷。

黄贵生:寻经摸穴这些精髓,在大陆中国,大概是消失殆尽了。古派针法的这些传承,在台湾的还有一些种子仅存。比如说台湾针灸四大门派的飞经走气修养斋,就是他教自己的儿子寻经摸穴,足足花了八年时间。

内蒙-广怡: 修养斋市面上的飞经走气著作我看过,补泻手法简直就是尽复杂之所能。

黄贵生:修养斋的补泄手法,不是一般人能学的。

比如说你看书是学不会学游泳的。

补泄手法之前的基本功练习,一般人去求访,看都不让你看,更不用说让你学了。

所以台湾针灸四大家族,确实能够回归的,仅有董家,为什么呢?董家不太讲究针法手法。

于是大家都一起去学习。

重庆-令钊:学董家针法有点累,不知原理

黄贵生:你判病都不懂,怎会用董针?比如说,董针刺坐骨神经痛。

内蒙-广怡感觉现在用:针的国内国外都是用进针管就可以了。也不用手法,辩证相对比较简单

黄贵生:这个针法,很要命的,是董老太爷当年在台湾扬名立万的针法。为什么当年董老太爷要用刺坐骨神经痛来扬名立万呢?以因为当时很多的土医对坐骨神经痛治不好,他会治,而且每刺必中,所以出名了。

黄贵生:但是你按照他的方法去刺坐骨神经痛,十次你刺不中一次。为什么呢?你不懂判病。

所以他教人用手诊来判断。是肺经坐骨神经痛呢?还是心经坐骨神经痛?等等。

其实坐骨神经痛,很简单了。我们巨灵的方法就按照足三阳的虚实,很快就能判出来。

内蒙-广怡:董针不要看病对应什么穴,是要看那个看起来稀奇古怪的对穴位的解剖神经。。。

黄贵生:对啊,坐骨神经痛,他就分肺神经坐骨神经痛,心神经坐骨神经痛。这个神经,你不用管的。把那个神字省略了,就行。

我偶尔也用董穴的,但是用得不多,不到十个董穴。

注:黄贵生老师出生于中国的古中医世家,从小熟读古中医经典,并能熟练地运用到临床。黄老师在欧洲行医三十多年!

黄贵生老师在欧洲教授古中医

黄贵生老师的欧洲诊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