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级会计实务》中有很多词语看起来一样,实际上却是不同的概念,在紧张的考常中非常容易看错,如账户余额、账面净值、账面价值等,也几乎是每年的必考题目,掌握了这些知识点会让我们离考试通过更进一步!
特别是距离考试仅有22天了!希望大家对知识点的记忆越来越牢固!小编带大家一起来温习一下这些长的类似的名词!
1.账面余额
指某账户的账面实际余额,可以不扣除与该账户相关的备抵项目(如累计折旧、累计摊销)。账面余额都是各自账户结余的金额。
是账面上实际存在的金额,也是会计报表上的原值。
账面净值是针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而言的,账面净值就等于成本减去计提的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的金额
账面价值是指账面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后的余额,这里的备抵科目,一般是指减值准备、坏账准备等。
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账面净值=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无形资产原价-累计摊销账面价值=无形资产的原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摊销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由于不计提折旧、摊销,不计提减值准备,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
4.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具体应用
存货可变现净值=存货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金
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项目来计提,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按存货类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中的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即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如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等)计算的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如果企业存货成本的日常核算中采用简化核算方法(如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价法等),则成本为调整后的实际成本。存货取得时应以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入账,存货取得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可变现净值则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
6.预计现金流量现值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就是按照一定的折现率对一定金额进行折现。发生减值后应该按照可收回金额作为入账价值,要扣除减值准备,
7.可收回金额
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
可变现净值适用于存货方面。
确认时间,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
所以可收回金额确认时间为:存在减值时。
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关键是确定存货的估计售价,企业在确定存货的估计售价时,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为基准。所以可变现净值确认时间为:资产负债表日。
摊余成本是指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调整后的结果。溢价发行亦称增价发行,是证券的一种发行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发行证券时,以高于证券票面金额的价格出售证券,到期按票面金额偿还。每期摊销额=票面面值×票面利率-实际成本×实际利率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摊销额=初始实际成本-累计摊销额折价发行又称'低价发行','高价发行'或'溢价发行' 的对称,发行债券时,发行价格低于债券票面金额,到期还本时依照票面金额偿还的发行方法。每期摊销额=实际成本×实际利率-票面面值×票面利率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摊销额=初始实际成本+累计摊销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