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极简史:最初真是用来传递情报的吗?

本 文 约 3570 字
阅 读 需 要 9 min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风筝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最早的发明者被认为是春秋时期的公输班,据《墨子·鲁问》记载:“公输班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公输先生用竹木仿着鹊鸟的形状制成飞行器,为自己精巧的手艺得意洋洋,不料却遭到墨子的批评。

墨子认为公输班发明的木鹊巧而无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并没有实际帮助,“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因此公输班的木鹊算不上真正的“巧”。

在稍晚一些的《韩非子》中,风筝的发明人变成了墨子:“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墨子的手艺同样精巧,制造的木鸢同样无用,但这里并没有人批评他。

墨子把批评公输班的那一套用在自己身上,变成了自我批评和反思,但中心思想不变:真正有利于生产的发明,才是好的发明。

无论是公输班还是墨子,都不认为发明木鸢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他们不过是在琢磨这些奇技淫巧的过程中,消耗掉过剩的智慧。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风筝是汉初淮阴侯韩信发明的。据记载:“(汉)高祖之征陈豨也,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中也”。

韩信打算谋反,趁刘邦出去讨伐叛军陈豨,在长安城中放纸鸢测量未央宫远近,准备挖地道。

这个记载疑点颇多,怎样用风筝测量距离?韩信放上去的风筝有没有牵引线?汉初纸张尚未发明,如何扎的出纸鸢?

韩信发明风筝的说法多半是后人附会。就算汉代已经有了和后世风筝形制类似的器具,用的材料也应该是丝绢或者牛皮。

木鸢变成了绢鸢。绢鸢再变成纸鸢,得益于东汉造纸术的发明。到了南北朝时期,纸鸢被用于在战争中传递信息。

南朝梁武帝时爆发了侯景之乱,皇帝被叛军团团围住,和台城以外断绝了联系,求救无门。羊侃向时为太子的简文帝献计,“作纸鸢,系以长绳,藏敕于中”,简文帝站在太极殿前,趁西北风刮起时放出纸鸢,用这种办法向外界传递消息。简文帝放出去的纸鸢和后世的风筝很相似了,有长绳所系,需要凭借风力。

一国皇帝被逼得不得不把身家性命托付给风筝,可见当时的情势危急。唐朝中期临洺守将张伾不知是不是受到简文帝启发,在叛军包围临洺城时,“以纸为风鸢,高百馀丈”,纸鸢带着求救信号高高飘过敌人的军营,飘到援军手中,最终使城池得以保全。

唐朝时的纸鸢已经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了,人们到郊外放纸鸢的活动十分常见。元稹《有鸟》一诗中写儿童放纸鸢玩耍:“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可见孩子们已经学会了从纸鸢中寻找快乐;刘得仁在《访曲江胡处士》中说“落日明沙岸,微风上纸鸢,静还林石下,坐读养生篇”,看来纸鸢不仅是孩子的最爱,也是隐者闲暇时的游戏。

唐人还写有《纸鸢赋》,其中描绘了大唐百姓放风筝的情景:“抑之则有限,纵之则无穷;动息乎丝纶之际,行藏于掌握之中”,其技巧之高超,让人叹为观止。

不仅如此,唐朝还出现了纸鸢的新玩法,唐代赵昕《息灯鹤文》里提到,宫廷中有太监将灯笼挂在纸鸢上,夜晚放上高空,“红灯遥映碧霄空”的景象,想来令人神往。

五代时人李邺放纸鸢时在鸢首绑一根竹笛,当纸鸢随风扬起时,风灌入笛中,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有如筝音,自此后纸鸢又有了新的名称——风筝。

宋代娱乐生活丰富,风筝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项目。宋人也对风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好玩,更要好看。据说宋徽宗还专门编了一本《宣和风筝谱》,记载风筝的式样和画法。

宋徽宗手下的户部尚书侯蒙也和风筝颇有渊源。侯蒙年轻时科考屡次不中,且又相貌丑陋,有轻薄少年把他的头像画在风筝上,借此嘲弄,侯蒙看到不仅不生气,反而大笑,提笔填了一首《临江仙》在风筝上: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隐,只疑远赴蟾宫。
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他把嘲笑他的少年称为“良匠”,风筝高的看不见,他认为是要去蟾宫折桂。这心态,何其豁达,又何其包容,一看就是要做大事的人。后来侯蒙果然像风筝一样青云直上,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南宋, 佚名 《百子嬉春图》局部。图源/故宫博物院藏

《武林旧事》中记载了临安城里放风筝的热闹景象。

人们不仅满城跑着放风筝,还能赛风筝。说是风筝比赛,其实是风筝线的较量,一个人用自己的风筝线去纠缠另一个人的风筝线,两条线互相拉扯,先断线的人输。

——原来风筝还能这么玩啊。

有比赛就有输赢,输的人不仅丢了面子,还要罚钱,于是又有人想到用风筝来赌博,开创大宋纨绔子弟新玩法。这样的玩法要求风筝线的韧性很强,当时流行用药水浸泡过的线放风筝,称作“药线”。

也是在宋代,风筝开始商品化,成为下层百姓的重要经济来源。

《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的条目下面记载了杭州城里贩卖各种手工制品的手艺人,“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以专籍为衣食之地”,其中就包括专门卖风筝的,卖药线的。

金朝人和蒙古打仗时,金人曾放出风筝,附带鼓励被俘士兵叛逃的传单,等风筝飘到蒙古军战俘营上空时,就切断引线,把传单散播出去。

这种仿佛群发一般的大规模信息输出,在当时可以说非常机智了。风筝沦为玩具许多年,又一次发挥了在战争中传递信息的作用。

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源/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代的风筝又有了新的使命。大戏剧家李渔写了一个剧本《风筝误》,剧情通俗来说就是:

起:男主放的风筝落在女主家的花园里,被女主捡到,女主看到上面的题诗,和了一首。

承:男主请朋友帮忙拿回自己的风筝,看到题诗,惊叹于女主的才华,幻想着女主的美貌,便又题了一首诗在风筝上,又拿去放。

转:男主的风筝被女主的姐姐女二捡到了,女二有心成配,深夜约会男主,男主误以为她就是第一次在风筝上题诗的人,厌恶其丑陋,遂拒绝。

合:男主情场不顺,科场高中,当了个不小的官,顶头上司给他指了一门婚事,对方是詹家小姐,配他可算是郎才女貌。男主一听便一惊:这不是女二吗?奈何拒绝不成。洞房花烛夜,发现所娶之人竟是美貌女主,又竟是第一次在风筝上题诗之人,遂成眷属。

风筝的起落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这里的风筝变成了男女传情达意的信物。清代女诗人骆绮兰的诗中写道:“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是不是也在期待着和剧本中类似的奇遇?

和李渔交情很好的曹寅,书房里收藏了很多剧本。不知道其中有没有这一出《风筝误》?曹雪芹深受祖父影响,戏剧与风筝,都频繁进入过曹雪芹的创作。

第七十回众人一起放风筝,宝琴的风筝是大红蝙蝠,宝钗的是一连七个大雁,探春的软翅子大凤凰风筝,得到众人的一致称赞,宝玉的美人风筝一直放不起来,气的直跺脚,只好换了一个,黛玉的风筝不知是什么,不知飘到了何处,宝玉剪断了自己的风筝线,好让它与黛玉的风筝作伴……

风筝的形状暗示了众人的命运。类似的隐喻和暗示在书里随处可见,埋伏在前八十回,像死神的目光,在一旁默默凝望。

风筝在方言中叫法各有不同,大体来说南方叫纸鹞,北方叫纸鸢。曹雪芹还写了一本《南鹞北鸢考工志》,将制作风筝扎、糊、绘、放的理论编成朗朗上口的工艺歌诀,并配有彩绘风筝图谱,这一举动并不仅仅出于他自己对风筝的爱好,而是有着深切的人文关怀。

曹雪芹有一个叫于景廉的朋友,早年从军时伤了脚,难以谋生,家中又人口众多,日子过得很艰难。

某年年关将近,于景廉来到曹雪芹家中,说自己家已经三天揭不开锅了。曹雪芹自己也很穷,帮不上什么忙,两人相对凄然。

夜间闲谈时,于景廉偶然说起京城中的事情:有富贵人家的公子买风筝,“一掷数十金”,这些钱够他们家过好几个月了。恰好曹雪芹身边竹纸皆备,就顺手扎了几只风筝送给于景廉。

除夕夜,于景廉冒着大雪来到曹雪芹家中,跟他一起来的,是满载驴背的酒肉鲜蔬。于景廉欢喜地告诉曹雪芹:没想到三五只风筝,卖出了极高的价钱。他特意过来与曹雪芹共同分享成果,这下可以过一个肥年了。

墨子和公输班大概都没有想到,他们无意中造出来的“巧而无用”的东西,竟能成为糊口续命的关键。曹雪芹也是从这件事开始重新审视风筝的价值。

于景廉后来一直以卖风筝为业,甚至小有名气,他经常催曹雪芹为他制定新的风筝样式。曹雪芹这才开始编写《南鹞北鸢考工志》,希望能帮到那些身有残疾无法谋生的人。

曹雪芹画、于景廉卖的风筝,都被谁买走了?大概就是像贾宝玉、薛蟠、冯紫英这样的人吧。富家公子买一只风筝的钱,足够贫寒人家几个月的吃穿。正如刘姥姥感叹贾府众人吃一顿螃蟹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

风筝从书外卖到书里,曹雪芹站在人生的下半场回望从前,从前无关紧要的玩具变成了赖以生存的手段,极致的富贵繁华和极致的悲凉落魄都给他经历到了。

图为潍坊风筝节

到现在,风筝依然是国民度极高的娱乐玩具。可它又不仅仅是娱乐——

它是诗词戏文的常客、民间工艺的传承,这里面有文化,有民俗;再一深思,造风筝,卖风筝,举办风筝节,拉动旅游消费,这里面有经济,有民生。

一只小小的风筝,牵系着人们的喜怒哀乐与衣食住行,几千年世事兴衰,它们的陪伴一直都在。

END

作者 | 山音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张斌
排版 | 于嘉夫
经公众
经公众号 “博物馆丨看展览” (微信ID:atmuseum)授权转载。
(0)

相关推荐

  • 风筝的来历

    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有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十三世纪时,意大利马可波罗自中国返欧后,始传到世界各 ...

  • 春日的风筝,长寿的秘诀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村居>清 高鼎 二月天,树木长出新叶,繁花似锦,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来到户外,放飞风筝,放飞心情,让自己 ...

  • 《国内游记 • 中原篇》——风筝也,纸鸢也,春天的象征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清) 看来,放风筝,荡秋千,古往今来,任谁都喜欢. "鹞"及"鸢&quo ...

  • 每日一说:看小朋友放风筝,想起汪峰那首著名的歌

    引言 汪峰有一首著名的歌曲<飞得更高>,歌中唱到--生命就像 一条大河 时而宁静 时而疯狂 现实就像 一把枷锁 把我捆住 无法挣脱这 谜一样的生活锋利如刀 一次次将我重伤 我知道我要的那种 ...

  • 河南胜境(第五辑《其他胜境》)5-3:风筝也,纸鸢也,春天的象征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清) 看来,放风筝,荡秋千,古往今来,任谁都喜欢. "鹞"及"鸢&quo ...

  • 风筝极简史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壹 风筝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最早的发明者被认为是春秋时期的公输班,据<墨子·鲁问>记载:"公输班削竹木以为鹊 ...

  • 【历史科普】印度教极简史:印度为什么喜欢开挂、躺平、恒河水?

    【历史科普】印度教极简史:印度为什么喜欢开挂、躺平、恒河水?

  • 中国会计极简史

    中国会计极简史 会计何来?远古结绳记事,会计之雏型. 仓颉造字,始有记录,为会计孕育提供必备条件. 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葬会稽山.会稽,会计也. 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本源会合考核. 孔子有 ...

  • 偷税漏税极简史,每一页都写满了肮脏

    图| 空谷寻芳 © 逃税之战,我们能赢吗? 娱乐圈又一次地震了. 最近,某女星1.6亿天价片酬,日薪208万的大料冲上了热搜. 蝴蝶扇动了翅膀,前后多达75位一线明星相继注销了工作室. 一切仿佛是20 ...

  • 21位词人,27首巅峰宋词,10分钟看完宋词极简史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与唐诗并称双绝. 两宋时期,婉约派.豪放派两大风格流派交相辉映,李煜.柳永.王安石.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词人不断丰富着宋词的形式.风格和内容,成就了宋词之美. 诗 ...

  • 中国极简史,简到极致!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传统文化纷繁复杂,博大精深. 今天,诗词君带大家,用最简短的句子,回顾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演变! 01 历史篇 盘古说:我开: 女娲说:我补: 共工说:我撞: 神农说:我 ...

  • 宋词极简史:27首名作,唱尽大宋王朝319年!

    诗词美文天地 这里有惊艳千年的诗词,有触动心灵的美文,有经久不衰的名家经典.在这里一场文学的盛宴与你邂逅! 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 古哨极简史

    古哨极简史

  • 中国直升机极简史

    我国直升机一直是"官办",由中航工业旗下的"哈飞"和"昌河"两家承担.虽说两家耗费了大量的研发经费,但与固定翼飞机甚至汽车比起来,毕竟还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