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杨慎,他做的一阙词荡气回肠,至今传唱不衰
杨慎作《临江仙》时的心境如何?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自小时候起,语文老师都会说要理解诗词歌赋都要从作者的生平来理解,我们既想了解杨慎所作《临江仙》时的心境如何,那便要先从他的生平来分析。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朝著名文学家。 我们先来说说杨慎此人,其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人皆惊叹不已,入京作《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后为正德六年(1511)的状元。除此外他还有一个身份,当朝内阁大臣杨廷和(后出任首辅)之子。在明朝为了避嫌,当朝大臣之子大多在科举上是没有好名次的,即便有,也会被言官铺天盖地的骂章淹没,诸如子凭父贵、私相授受、作弊等,例如首辅张居正和王锡爵,特别是王锡爵,儿子中了乡试第一后,经不住舆论压力,生生将儿子赶回了家,令其十三年后才参加会试。 而杨慎身为阁臣之子,状元及第,竟没有发生任何争议,大家都认为其高中状元是理所当然之事,言官也未以此抨击其父杨廷和。除此之外,杨慎、徐渭、解缙三人共称明朝三大才子,其中解缙主编《永乐大典》,其博学程度世所罕见,而徐渭,乃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多才多能,而三人之中,杨慎却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其博学多才由此可见一斑。
杨慎一生为人正直,不畏权势,导致其政治生涯十分坎坷。对于明武宗朱厚照不理朝政,喜好游玩,杨慎不避斧钺,敢于犯颜直谏,后朱厚照不予理睬,杨慎气愤不过,称病辞官归故里。后在“大礼议”的纷争之中,与张璁、桂萼二人斗智斗勇,朝堂上争论不断,而刚愎自用的朱厚熜一意孤行,正式下诏改称生父为恭穆皇帝,杨慎“又谐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朱厚熜更加震怒,使用暴力镇压,“命执首八人下诏狱”。消息传出,群情激愤,杨慎以“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为名,在金水桥、左顺门一带列宫大哭,抗议非法逮捕朝臣,声彻宫廷。皇帝震怒,将杨慎处以廷杖,几乎死去,后被流放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县)。 杨慎在放逐滇南漫长的三十多年流放生活中,并未因环境恶劣而消极颓废,仍然奋发有为,经常四处游历,观察民风民情,还时常咏诗作文,以抒其怀。
而《临江仙》此词在渲染苍凉悲壮的同时,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而杨慎在作此词之时,已是历经荣辱,心境变得豁达开朗,寄情山水,最终游于山水间,放眼尘世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