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更热爱大自然

眼下的“五一”小长假,人们可以去大自然中撒欢儿了,感受自然风景,体验拥抱山水的乐趣。回想起疫情期间在家的光景,我们忽然发觉,人对自然的依赖是如此的无法割断。人们没有办法离开自然,哪怕是身边的花草树木,这可能是从远古祖先遗传来的本能吧。

何止我们离不开,中国古人更爱大自然,更爱在春天外出游玩。《论语》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连孔子这位严肃的文化大V,也喜欢在和暖的暮春时节与至交旧友一起到郊外玩玩水、洗洗澡、唱唱歌、顺便再抒发内心感受。每次读到这段,都有神清气爽的共鸣。

除了孔子,两千多年前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中也有相关诗篇,《诗经·国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泻)我忧。”古人喜欢驾着马车去旅行,借此排解忧愁。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游”为“旌旗之流”。在逐步流变过程中“游”的含义不断拓展和变化。今天的“游”字多了游玩、游览,引申为有目的的旅行之意。

纵观历史,我国自春秋战国以来就出现了不同类型的旅游。彼时的旅游多半都被寄托了一定的目的性。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活动更加丰富多样,以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为代表,他们在山林中饮酒煮茶,对大自然心之摹之、诗之咏之、画之绘之。从《穆天子传》中的周穆王到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可谓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深度的浸润于自然山川的大美之中。并将路途之中的所见所感,一一记录。使后人能够借助文字,体验到古人的精神空间。

翻看旅游的历史,发现古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古人旅游也看“攻略”。这类以介绍风景名胜为主的游记兴起于魏晋南北朝;自唐代起,记录“旅游路线”的书籍也开始繁盛起来,有的“旅游攻略”中还配有图画。除了介绍路线和沿途风景名胜,甚至还有食宿交通等收费标准,可谓贴心至极。这些旅游书籍在当时不仅起到了旅行指南的作用,更诱发了许多人出游的热情和决心。

古代文人,他们在自然山水中流连忘返,感受自然,体悟天地山川中蕴含的哲理,增长智慧、调达身心。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古人将人的品格、胸怀、志趣与自然山水联系起来,将个人的审美情趣与道德修养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让山水人格化,以此来比喻智慧的人懂得变通,阅尽世间万物而悠然、淡泊、崇高、安宁。

在中华文化中始终贯穿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思想。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天地万物都具有雄浑壮美的力量和自身运行的规律,从天地自然中圣哲的人,洞察到其中伟大的力量,通晓和利用万物生长的道理。

“游山玩水”是古人的生活的一部分,修身养性,感悟和体验天人合一的途径。更是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外化和象征。幽谷深涧、飞瀑流泉、枕石听松……这样惬意的景象从古至今都是身在城市人的梦想。从“悠然见南山”到“小桥流水人家”,山水意象蕴含的是人们对精神与心灵栖息地的向往与追寻。

时代在变,玩心不变。像古人一样出游在外,寄情于山水,感受自然的恩惠。热爱自然、感恩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以自然为师,从中获取无尽的智慧和养分。一个人能否沐浴在天地万物中,感受到美无处不在,关乎于内心。有灵性的我们会和自然更和谐、更融洽、受益终身。

【在自然中感知天地,于日常中收获惊喜】

作   者:燕  枫

编   辑:黄  今

王  冉

签   审:鲁  光

制作人:汪  鑫

监   制:洪  琳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