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病:这些坏习惯你好像都有。

这些坏习惯你好像都有。

  1、油锅冒烟下菜

  非得等到油“开锅”了下菜炒才“够锅气”, 炒出来的菜才带劲, 色香味俱佳。总认为, 如果不冒烟就炒, 会有一股子生油味。

  其实, 这是健康大忌。常用的压榨类植物油, 起烟点一般在120℃左右;而最普遍使用的色拉油和调和油, 起烟点可达230℃~250℃。油脂在高温下会发生化学劣变, 最主要的劣变产物就是油烟, 其中的丙烯醛对人体眼睛及呼吸道有极强的刺激性, 容易引发肺炎、咽炎、气管炎, 如果附着在皮肤上, 还会影响皮肤的正常呼吸。

  研究证实, 油烟与肺癌有一定关联, 也会增加肥胖、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的患病风险。如果等油冒烟了再下菜炒, 菜品中的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会遭到破坏。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控制好油温, 在热锅凉油状态下加入食材。既能避免有害物质的产生, 又能保全食材中的营养物质。

  记得要改……

  2、白酒啤酒当料酒

  在烹饪肉类、鱼虾的时候, 为了去除食材本身的膻腥味, 除了放一些生姜外, 总是习惯于倒一些料酒。

  鱼肉类食材之所以有膻腥味, 是因为其中含有一种胺类物质。料酒是把姜、桂皮、砂仁、丁香等多种原料加入黄酒中酿制而成的。料酒的酒精浓度在10%~15%左右, 在烹饪的加热过程中, 鱼肉类的膻腥味会溶于料酒的酒精中, 并随之蒸发掉, 膻腥味也自然就没了。

  料酒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 可与食盐充分结合, 生成氨基酸钠盐, 使鱼肉类更为鲜美。在炒绿叶菜时加入适量料酒, 还能起到保持叶绿素的作用。

  白酒的酒精浓度高达40%~60%, 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和渗透性, 烹饪时势必会破坏菜品的风味。白酒中没有营养成分, 远不如料酒。如改用啤酒作料酒, 酒精浓度很低, 不足以溶解胺类物质, 达不到去腥的目的。所以说, 酒是酒, 料酒是料酒, 最好专物专用。

  记得要改……

  3、不刷锅接着炒

  为了偷懒省事, 或者赶时间, 往往在炒完一道菜以后不洗锅就接着炒第二个菜。心想反正也没糊锅, 看上去锅也挺干净的, 应该没问题。

  殊不知, 炒完菜后看似干净的锅, 上面不仅有细碎的食物残渣, 还有油脂。如果不清洗而继续高温翻炒, 食物残渣和残余油脂便会烧糊, 有可能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质。不但破坏了菜的美味, 还可能给健康带来隐患。

  脂肪、蛋白质在内的含碳有机物, 在350℃~400℃的温度条件下即可转化为苯并芘。在持续加热状态下, 锅底残留物上的苯并芘含量甚至比直接烧烤的食物还高。

  正确的做法是, 每炒一道菜, 就刷一次锅。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刷一次锅也就多花一两分钟时间, 却能换来美味与健康, 何乐而不为呢?

  记得要改……

  4、伤胃的坏习惯

手机已经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了

  一些坏习惯也会加重对胃的伤害。

  边走边吃、边看边吃。

  胃在消化食物时需要大量血液, 如果边吃饭边进行其他活动, 都会“抢夺”一部分供给肠胃的血液, 从而导致消化不良。因此, 建议吃饭要专心, 细嚼慢咽。

有了手机,就不会孤单

  长期一个人吃饭。

  独自吃饭易产生焦虑情绪, 进而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单身的朋友, 最好找个伙伴一块进餐。即便一个人时,也要提醒自己保持轻松快乐的心情, 并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 这是保护胃功能的重要步骤。

  空腹吃太酸涩的水果。

  空腹时, 吃柿子、菠萝等含强酸或鞣酸的水果, 易致胃液与酸合成结石

  常喝汽水、咖啡。

  汽水本身对胃的伤害不大, 但过多或过凉会刺激胃部,咖啡会刺激胃酸分泌, 导致消化不良和泛酸, 有胃溃疡和烧心症状的人一定要谨慎。

  常吃剩饭或过期食品。

  剩饭、过期甚至霉记得要改。变的食品更易产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

  常吃加工肉制品。

  香肠等为延长保质期, 多会加入防腐剂, 增加致癌风险。腌肉、熏鱼等加工肉制品含大量亚硝酸盐, 在人体内极易形成致癌物, 这也是我国沿海地区胃癌高发的重要原因。

  每天摄入加工肉制品的量每增加30克, 患胃癌的概率就会提高15%~3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