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尚存的一种文人精神 2024-08-03 15:43:42 ▲ 立夏 \ 荷花盆 图片来源:郭子鹰《平淡如泥,静默如谜》今天是立夏,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也代表着气温骤升,草木繁茂,万物至此皆长大。郭子鹰的“钵莲”也快开了。2019年初,他用自制了一只陶艺花盆。后来觉得单调,便又种上一株小小的“钵莲”,为家中营造出一个充满季节感、令人心安的一角——谁说身处斗室,就不能辗转腾挪,兴致勃勃地活出点儿名堂?在立夏这天,读到郭子鹰的新书《平淡如泥,静默如谜》,也不禁想起《浮生六记》中,陈芸用荷花来熏茶的情景。 “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沈复,《浮生六记》 当我们的效率越来越高,却越来越不容易感到快乐,总是抱怨“没有自己的时间”;当新冠疫情打乱了我们工作生活的节奏,加剧了整个世界的不确定性......这本书就像一份及时到来的礼物,对现代社会的精神世界进行冷静反思。▲ 仿古人乐享慢活,在忙碌生活中保持文人的生活意趣书中记录了郭子鹰亲身实践的一场“反信息化”生活实验:一年时间,坚持每周抽出一天做陶,不玩手机,不发朋友圈,不离开都市,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面对泥土,曾作为畅销书作者、旅行主编的郭子鹰,变成了一个零基础的学徒。日复一日与泥土为伴,谦卑、踏实地劳作,让生活的光彩,如陶瓷般窑变,慢慢浮现。寡言、勤体、静心——从他的笔下,中国古人倡导的、但逐渐被淡忘的幸福智慧又重新出现在我们眼前。越是在信息过载的年代 越要固守自己的精神领地日剧《anone》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天看3小时手机的人,一生之中有10年都在看手机。▲ 日剧《anone》截图70年代生的郭子鹰,怀念曾经慢节奏的时代,也表达过对于当今信息过载的担忧。“我们小时候,两天等一集《花仙子》动画片;但是现在的孩子,在手机上10分钟就能看完一集剧。我不知道未来还有多少人,还愿意保持耐心去生活。”手机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高效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与压力——我们不再有机会把个人状态设置为“离线”。心智、头脑、私人时间,随时都有可能遭到“入侵”。想放下手机——这是郭子鹰做陶的初衷。他希望,一年内至少能有一周,一周内至少能有一天,一天内至少能有一个小时,是属于自己的(也是很多人的愿景)。▲ 做陶的郭子鹰沾满泥巴的双手,拿不起手机。就是他对抗“信息过载”的“笨办法”。亲手设计制作24件时令器皿,练的也不光是“手艺”,本质上是“修心”。二十四节气 成就“二十四节器”做陶和种田有相似之处,都是关于泥土的创造,根植在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农耕文明的核心之中。在农人祖先的背影里,很容易看到两个字:“务实”。把嘴巴闭上、把手插进泥土,各自干好分内事,闷声不响干大事,坚定隐忍扛大事,没有什么能战胜我们。只有务实的人,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美好。古人从最谦卑的无言泥土中,归纳出“天时”、“节气”的奥秘,形成了华夏民族的农耕文明;而郭子鹰,也在沉默而枯燥的劳作中,创造出了那个属于他的、半点都不酷的奇迹。他以二十四节气指导陶修,又以24节器馈赠时间。大家不妨来猜猜,下面这些“节器”,都有什么用?(点击图片查看答案)▲ 大雪 \ 双耳盆 【传家煲】▲ 小满 \ 沙拉钵 【一垄田】▲ 立秋 \ 大盖碗 【秋风起】回想起那一年的经历,郭子鹰认为最有趣的一点是:“写旅行书的时候我绕世界飞行,写陶修书时我几乎只在家和工舍两点往返,却觉得同样有趣。是不是很值得玩味?”这种反差极大的双重身份有力证明了幸福不必诉诸外物,而是源自内心。像古人般四平八稳地修习一件事,相比全然放纵的享乐,是一种更为真实而深刻的幸福之源——我们由此得以与繁重的现实拉开距离。沉浸其中,心平气和,怡然自得。当坚持,成为不需要坚持的坚持自2014年起初学陶艺,2019年《平淡如泥,静默如谜》完稿,直到今天,郭子鹰依然坚持做陶,总共已走过近7年的时间。对现在的他来说,做陶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对抗“手机依赖症”的手段,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工作室的寒来暑往和光影移动中,已经不会再为了弄碎一直素坯感到内疚,也不再对出窑的日期过分期待;不再对光洁如玉和薄如蝉翼推崇备至,不再对瑕疵和意外出现在成品上的铁点感到挫败。坚持,成了唯一的坚持,也渐渐成了不需要坚持的坚持。在参观拙朴工舍的时候,郭子鹰还为我们展示了他最新的“得意之作”。▲ 浅口餐盘下端专门留出一个平整缺口 为了放筷子用虽不像流水线工业品那么标准精致,却足以让人感受到温度。真希望我们,都能像郭子鹰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本命修行”。 赞 (0) 相关推荐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也就是仲春开始.在此之前动物冬藏,不吃饮食,为"蜇";到了今天,开始打雷,春雷声惊醒蛰虫,天气转暖,中国大部分进入春季耕种季节,此时开始农忙. 桃之夭 ... 全国艺术家共迎新春佳节:画家邹昌义送祝福 <山城朝暉>纸本设色 124cm×100cm 1997年作 博古采今 求变求新 --邹昌义先生画作印象 文/刘长久 我与昌义相识,迄今已五十载.1965年我们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他在版 ... 至今尚存的人民公社:交出共同富裕的完美答卷,村民们感恩毛主席 引 谈起人民公社,会勾起许多老人们的回忆,或美好,或辛酸.总之五味杂陈,一言难尽!说起人民公社,就不得不提毛主席. 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第三期发表了<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 ... 100年前通电话和公交车的村庄,如今尚存37座碉楼!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记得曾有一句旅游宣传词叫做"广东旅游看碉楼",碉楼确实是广东的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毕竟"开平碉楼与村落"是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其实 ... 珠海斗门菉猗堂,尚存全国最大的古蚝壳墙 经济特区珠海,大家普遍印象中是一座年轻的城市,确实也没错,现在的珠海市区香洲区,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海滨城市,不过在珠海西部的斗门区和金湾区,历史更久远一些,特别是珠海市斗门区,还是第六批中国历史 ... 现代兴起的今日尚存的共产主义移民区记述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四十二卷 现代兴起的今日尚存的共产主义移民区记述[117] 如果你同人们谈起社会主义或 ... 智能时代,把这三种能力锻炼得专业,会让你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你觉得智能时代的到来,会让哪些人失业呢? 不用说一些高大上的例子,就拿停车场来说.以前在每个停车场的出入口,都会有人待在值班室里面看守车辆进出. 而现在?几乎慢慢都换成了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变成了无人看 ... 回生散主治霍乱吐泻,只要有一点胃气尚存,服之回生。 回生散主治霍乱吐泻,只要有一点胃气尚存,服之回生. 组方:藿香.陈皮各等份,打成粗粉,每服15克,一碗水煲至7分,温服,日2-3次. 现在的人夏天往往喜欢把冰冻的汽水啤酒当水灌,这样很容易引起胃肠型 ... 乔家路的故事 | 12尚存的“小南门救火会”与“火警钟楼” 小时候,吃过午饭后,我外婆只要一喊我:"走,去救火会嘎三壶."我便兴奋得不得了,立刻蹦蹦跳跳跟在我外婆身后,去中华路乔家路口的"小南门救火会".到了那里,老邻居 ... 【期权时代】买方的6种假象与卖方的4大陷阱,90%的期权初学者都深陷其中…… 期权小师妹@期权时代 很多人都会对期权买方与卖方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误解与偏见,但这都源于期权的特性. 其实期权是一个公平的金融工具,我们不应执着于偏买方或是偏卖方.当然,要完全理解这样的特性与现象,肯定 ... 服中药两个月,胆结石已经排出,但胆囊炎症尚存,还需继续调治 服中药两个月,胆结石已经排出,但胆囊炎症尚存,还需继续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