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隐窝炎与肛乳头炎
肛隐窝炎是指肛隐窝和肛办发生炎性病变,亦称肛窦炎;肛乳头炎是指肛乳头发生
炎性增生、肥大的一种病变,它常继发于肛窦炎、肛瘘、肛裂等疾患。这两种疾病均为
常见病,且在临床上两者多并存,由于其症状比较轻微而往往被忽视,但肛隐窝炎是引
起肛周化脓性疾病的重要诱因,因此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肛管直肠部位更
严重的感染有其重要的意义。
[病因病机]
. 本病的发生多因饮食不节,过食醇酒厚味和辛辣刺激之物,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
热内生,下注肛门所致;或因泄泻痢疾,肛部失洁而引起;或因肠燥便秘,便时摩擦,或
粪夹异物,虫积骚扰等使肛门受损,染毒而发。
西医认为肛隐窝炎的发生是由于肛隐窝本身解剖上的特殊性。肛隐窝呈漏斗状开口
向上,易受粪便污染和阻塞。一般情况下,肛隐窝和肛办同时收缩呈闭合状态,粪便不
易进入,但发生腹泻痢疾时,稀便则易进入肛隐窝积存和污染,从而导致肛隐窝炎;再
者,在排便过程中当粪块干硬,或夹有异物,造成肛办损伤,损伤后隐窝内积存的细菌
易侵入而引起感染。肛乳头炎是因肛乳头常被粪块擦伤,造成细菌感染,引起炎症、水
肿、纤维组织增生;另外,肛管的慢性炎症,刺激肛办及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直接蔓延
至肛乳头,导致肛乳头发炎水肿、肥大.
(辨病)
1 临床表现 肛隐窝炎的主要症状是肛门部不适和疼痛,其疼痛为间歇性,呈短时
间阵发性刺痛,痛可牵涉到会阴部、骶尾部和股后侧,一般不剧烈。但在排便时因粪便
压迫疼痛加重,便后数分钟即止。并在粪便排出前常有少许粘液性分泌物先行排出,有
时可混有少量血液。平时肛内有灼热、下坠或异物嵌入肛内的感觉。
肛乳头炎的主要表现是平时肛内有异物感,排便时有物脱出肛外。此外,肿大的乳
头刺激齿线和肛管,则有便意感;刺激肛隐窝,使肛腺分泌增加,引起肛门部潮湿瘙痒.
2 诊断要点
2.1 典型病史 平时肛内有短暂的阵发性刺痛,或有灼热、下坠、异物感,便时常
有少许粘液性分泌物先行排出,有时混有血丝,肛乳头炎便时有物脱出肛外。
2.2 直肠指诊 在齿线附近可扪及硬结和触痛,或有凹陷性压痛处,肛乳头炎可扪
及带状肿物.
2。3 肛镜检查 可见发炎之肛隐窝及肛办充血、水肿,触之易出血,或见肛隐窝凹
陷,并可见患处肛乳头肿大,同时,在患处肛外挤压,肛隐窝内可溢出少许脓样分泌物。
2.4 探针探查 用钝钩探针或肛窦钩能顺利探入肛隐窝内较深部位,而在正常情况
下是不能探入的,但一般非手术时不作探针探查,以防炎症扩散。
3 鉴别诊断
3.1 肛裂 就其疼痛而言,肛裂疼痛时间较长,且比较剧烈,常表现为周期性疼痛,
典型病例多具有三联症。
3.2 肛瘘内口 肛瘘内口多在肛隐窝,肛镜检查时用组织钳牵拉瘘道外口,可见有
肛瘘内口的肛隐窝明显的被牵动而凹陷。触诊可摸到瘘道的条索物至直肠的终点与有内
口的肛隐窝相连,由外口沿瘘道探针探查可从肛隐窝探出内口'。肛隐窝炎则无以上检查
所见。
3。3 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位于齿线上的直肠壁上,色鲜红或紫红色,表面呈细颗粒
状,质软,无痛,易出血。而肥大的肛乳头源于齿线附近肛乳头的解剖位置处,呈乳白
色或淡红色,表面光滑,质地较硬,有压痛,不出血,故二者不难鉴别.
(辨证)
本病依其局部和全身症状,以及舌、脉等,可分为湿热下注、肛门热毒、阴虚内热
和气虚下陷四种证型。
1 湿热下注证 肛门部潮湿不适,偶有刺痛,便时加剧,大便次数增多,常为粘液
稀便,或腹痛即泻,其气臭秽,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2 肛门热毒证 肛门部灼热,皮肤红肿糜烂,并感疼痛,便时加重,大便燥结,或
腹泻。舌红,苔黄,脉数。
3 阴虚内热证 肛门部疼痛不适,一般不剧烈,但便时疼痛明显,粘液中常带有血
丝。同时,患者可伴有手足心潮热,盗汗,口干少饮,大便于结。舌红苔少,或薄黄苔,
脉细数.
4 气虚下陷证 肛门部坠胀不适,面色咣白,少气懒言,大便溏或清稀,肛门可有
粘液溢出。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
1 内治法
1。l 辨证施治
1.1。l 湿热下注证 治宜清热利湿。方用止痛如神汤加减。若腹泻者,可用葛根芩
连汤加减;如系肝经湿热下注肛门,应清泻肝经湿热,方以龙胆泻肝汤加减.
1。1.2 肛门热毒证 治宜清热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大便燥结
者,加生大黄、芒硝。
1.1。3 阴虚内热证 治宜滋阴清热。方用凉血地黄汤加减。便秘者,加火麻仁、杏
仁。
1.1.4 气虚下陷证 治宜益气举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加黄连、地榆;或用参苓白
术散加黄连、升麻。
1.2 成药
1.2.1 香连片,每次4片,每日3次,小儿酌减。
1。2.2 对于大便干结或便秘的患者,可酌情选用麻仁丸、牛黄解毒片、上清丸等。
2 外治法 .
2.1 熏洗坐浴法
2.1。1 芒硝坐浴 芒硝30一50g,以开水1500~--2000ml溶化待凉后坐浴,每次15—
30分钟,每日2次。
2.1。2 中药煎剂坐浴 用苦参汤或用马连花煎剂(马齿苋30g,黄连15g,金银花
30g,红花15g,防风lOg,荆芥lOg)煎水1000--~1500ml,先熏而后坐浴,每次20"--,30
分钟,每日2次。
2.2 肛内塞药法 每次坐浴后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或黄连膏和化痔栓交替塞肛.一
般是白天塞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或黄连膏,晚上塞化痔栓为宜。
2.3 保留灌肠法
2。3.1 三黄汤灌肠 用三黄汤(即大黄30g,黄连15g,黄柏30g,可加苦参、马齿
苋、银花各30g)水煎去渣备用,用时药液稍加温。每次50~70ml,每日一次,睡前行
保留灌肠。
2.3.2 金黄散灌肠 取金黄散50g,加藕粉少许,用温开水60ml调成糊状行保留灌
肠,每日一次。
2.4 手术疗法
2。4.1 肛窦切开术 适用于肛隐窝炎已成脓或有隐性瘘管者。手术操作比较简单,
术前令患者排尽大便,取患侧卧位,对皮肤及肛内进行常规消毒,在局部浸润麻醉下,以
双叶肛镜扩开肛门,显露出有病变的肛隐窝,用钩探针或肛窦钩探入肛窦内并牵起肛窦,
再用钩刀自肛窦向外沿探针方向纵行切开至肛缘,并适当修剪切口两侧组织,使其引流
通畅,创口不缝合。创面以黄连膏纱条或凡士林纱条压迫止血,外加塔形纱布固定。术
后处理:手术当日控制不解大便,以后每天大便后坐浴上药,直至伤口愈合,一般需要
7-10天。
2.4。2 肥大肛乳头切除术 适用于肛乳头明显肥大的患者.术前准备及前面操作同
上述,在显露肥大肛乳头之后,用一止血钳夹住其基底部,结扎后予以切除。亦可在肛
镜下用套扎器施行套扎术,此法不需麻醉。术后处理:手术当日控制不解大便,无需特
殊处理。
[预防与护理]
1 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肛门卫生,坚持便后坐浴。
2 少食辛辣刺激之物。
3 及时治疗肠道炎性病变,如肠炎、痢疾、肠结核等,防止久泻.
4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以预防便秘的发生。
5 感到肛门不适,或有异物感及疼痛时,要及时检查,早日治疗.
[述评]
肛隐窝炎与肛乳头炎在中医古籍中无本病之病名以及论述。现代医学认为,由于肛
窦、肛腺及肛腺导管在解剖学上的特点,其感染扩散有一定的途径,由此将其病变分为
肛窦炎、肛周脓肿、肛瘘三个阶段。即肛窦炎扩散发展可导致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脓肿
治疗失时或不当就形成肛瘘。由此可见,肛窦炎、肛周脓肿、肛瘘三者有着不可分割的
关系。在临床上肛窦炎反复发作,形成隐性瘘管者,实际上就是中医所述的内盲瘘。因
此,可以说肛隐窝炎是肛痈和肛瘘的前期病变,可归属于肛痈和肛瘘的范畴。肛隐窝炎
与肛乳头炎虽为小疾,但它是引起多种肛门直肠疾病的祸根,据统计约85%的肛门直肠
疾病都是由肛窦炎感染所引起,故有肛门直肠疾病“发源地”之称。同时,有的学者认
为肛窦、肛乳头慢性炎症与肛管上皮癌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加强肛隐窝炎和
肛乳头炎的诊治,在肛肠科的临床中仍显得相当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