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龙:中坝烈士陵园

文/张德龙(彝族)
云南省元谋县羊街镇中坝村与牟定县安乐乡羊臼河村、小村相邻,是一个典型的河谷地区。如果您是第一次来这里,您第一眼看到的便是犹如一条钢铁巨龙的成昆铁路在几个村庄之间蜿蜒盘旋。

我的家乡就在小村。小时候,每当望着庞大的火车载着沉重的货物从村子中间穿过时,我就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在这崇山峻岭、水流湍急的地方修建出如此坚固的铁路呢?后来,听大人们讲,成昆铁路是铁道兵修建的。老人们说,铁路没修通之前,我们家乡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不毛之地,乡亲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于是,我就在想,铁道兵到底长什么样?为什么如此厉害?
读小学后,每年清明前,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中坝烈士陵园去扫墓。这时,我才知道原来在中坝村修建了一座铁道兵烈士陵园。四年级之前,虽然每年都到烈士陵园扫墓,但对为什么来扫墓的意义并不太明白。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在老师们教育引导下,我对陵园里的烈士的崇敬之情也在逐年增加。
不管是去读师范,还是参加了工作,每次回老家,只要有时间,我都会想办法去中坝烈士陵园看一看。有一年正月,牟定县文联组织我们十几位文友去瞻仰中坝烈士陵园。一走进烈士陵园,心中不免有些悲壮和崇敬。望着园里一棵棵高大挺拔而又苍翠的松柏,它们好像在悄悄为烈士们默哀,又好像在守卫着长眠于此的烈士。抚摸着墓碑,默读着碑文,眼前浮现出了当年一批批铁道兵战士和筑路工人夜以继日地战斗在高山深谷、悬崖峭壁、河流湍急、地形复杂的施工地段,他们用镐头、铁锹、风钻机、炸药等普通工具,开山放炮、凿石运土,建桥梁、修隧道……想着想着,眼睛不禁湿润了。
站在烈士陵园向四周环视,看到的全都是高耸入云而又一片枯黄的山峰,它们就是当年伟大的铁道兵和筑路工人们修建成昆铁路最忠实的见证者。
“你们看,有好多木棉花!”
这时,大家才发现烈士陵园周围有许多棵高大的木棉树,那几天花开得正艳。眼前的木棉花树形高大雄伟,姿态顶天立地,花的色彩犹如烈士鲜血。一阵风吹过,偶尔会有几朵木棉花飘落下来。“啪”——掷地有声,似壮士风骨。看着落在地上的木棉花不褪色,也不萎靡,能给人一种壮烈之感,恰似流血的勇士不流泪,举旗的士兵不下跪,过河的卒子不后退……
走出烈士陵园,站在大门口,我怀着沉重而又崇敬的心情阅读了几遍由元谋县人民政府于二零零九年二月二十日撰写的简介:“中坝烈士陵园建于1967年7月,1970年4月落成,共安息着革命烈士36名,其中党员8名,团员28名,营长1名,技术员2名,班长3名,副班长5名,战士25名;最大年龄31岁,最小年龄18岁。服役时间最长的12年,最短的5个月。烈士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8755部队指战员,他们来自云南、江苏、江西、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浙江等8个省区。为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为了早日打通西南运输大动脉——成昆铁路,他们胸怀祖国,不畏艰险,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不论是寒风凛冽的严冬,还是酷暑炎热的盛夏,他们夜以继日地战斗在从米罗佐至石膏箐约30公里的高山深谷、悬崖峭壁、河流湍急、地形复杂的施工地段,用镐头、铁锹、风钻机、炸药等普通工具,开山放炮、凿石运土,建桥梁、修隧道,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了施工任务,创造出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神话般的奇迹。他们用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永远铭记烈士不朽的英名!”
其实,中坝烈士陵园只是成昆铁路沿线烈士陵园中的一个代表。据记载,成昆铁路原为国防三线建设的重点工程,1958年7月动工,之后停建,1964年8月复工,1970年7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成昆铁路全线中70%的700多公里的铁路穿过川西南和滇北山地,地形极为复杂,谷深坡陡,河流峡谷两岸分布着数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修建过程中,共有2100多名铁道兵壮烈牺牲,筑路工人也牺牲了数百人。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成昆铁路不仅创造了铁路建筑史上的奇迹,也集中体现了当年铁道兵和筑路工人不畏险阻的 “铁血”牺牲精神。成昆铁路的建成大大改善了西南地区的交通状况,大大加快了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
如今,家乡的水泥公路已经通了好几年,但我还是喜欢乘坐绿皮火车回老家,因为坐在绿皮火车上,我能感受到当年铁道兵和筑路工人们身上所具有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巨大能量。因为坐在绿皮火车上,我总是喜欢给孩子们讲述当年那些建桥梁、修隧道的英雄们的感人故事。
作者简介:
张德龙,彝族,1981年生,云南省楚雄州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楚雄州牟定县茅阳第二小学。

主        编:刘云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