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札记(2)
这个假期不同寻常,假期很长,很多人都不得不宅在家里,我却一边“宅”一边“工作”,假期过得天昏地暗。前天晚上,竟下了大雪。车上积雪很厚,天空显得更加肃穆。
忙时偷闲,仍然在听网课,这也算是一种学习吧。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战场在校园,在课堂,我们要把学生从过去带向未来。凭什么做好这样工作,就靠扎实的专业素养。那么,有时间,为什么不在专业上多下一点功夫呢?专业不过硬,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就不能很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当然也不能完成为人师表、为国分忧的耿耿忠心。李笑来说,我从来不过节。我们没有必要用国家的节日局限住自己。我的时间我做主。只有把时间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个时间才是自己的。
闲说少说,直接入题。
1、断断续续听“得到”的三小时直播课。最感兴趣的是香帅的金融课。一节课一节课地听下去,费时间。可以购买她的书来读。她讲课很通俗,也很直接,能够深入浅出,不兜圈子。她说,金融学也是一门哲学,是面向未来的学问;金融学最关键的是信用;金钱的主要特点是其流动性。关于金融的理解和教育何其相似?教育也是面向未来,做人更要讲信用,教师要学会与人链接。做教师的视野太狭窄了,看不到大的世界,就无法把学生带到广阔天地。
2、听上海电教馆馆长张治的《未来学校的十大场景》。他把教育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智能时代作以对比,指出未来的学校更加注重混合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指出每一个学生都值得尊重,同质化的人并不能满足差异化的社会需求。未来学校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学生为什么会到学校去?学校是精神殿堂,在那里,可以相互交流、印证和发现自我。学习为什么会发生?学习是一种体验,是一种沟通,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场景中建构概念、经历过程、交流情感、建立信念和发现自己。再好的技术都不能代替情感、体验和交流。
3、听刘猛教授讲《全世界都想上的课》。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日本的传奇教育家桥本武校长。这个人的事迹我曾读过。他教育九问入手,提出教育家应该思考九个问题。哪九个问题?即何以教?何为教?为何教?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何时教?何地教?教如何?这九个问题分别回答了教育的本质、基础、目的、教师、课程、教法、学段、学校、评价。桥本武是如何做到的呢?他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尊重学生,把成全学生作为自己的目的。刘猛教授讲课对我的最大启发是:有大写的教师,才会有大写的学生,为师者要真诚,真爱,真本事,真投入。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是他的学生,桥本武是个百岁老人,对他教育效果的评价是“20年后大放光芒”。有好学生,才有好教师,教师和学生是相互成全的。
由此,我还想到,评价校长的该是什么呢?校长必须把学校联结在一起。评价校长优劣的标准就是他的学校,他的教师,他的学生,他把学校带到了什么地方,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位置。
4、听郭华讲解《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这两个概念讲得都太泛滥,我不大感兴趣。他对深度学习的定应指出有五个方面:一是“深度学习”必须有教师的引导,而非单一的自学;二是学习的对象是具有挑战性的人类已有认识成果;三是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四是其任务是多方面提升;五是其目的是培养未来社会实践的主人。学习的路径和方法主要是单元学习,也即项目化学习。近期“教研网”也推出了系列相关的讲座,我再听听,恐怕不会有更多的体会。
上午,收看省电视电话会议。会前关于做事进行了一点思考,略记于此。
宏观做背景,微观做决策。我们都是生活在时代中的人,我们不可能改变时代,我们要认清时代,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做好自己的事情。具体有这四句话:重要且紧急的立即去做;重要不紧急的分解任务,制定计划,按部就班去做;紧急而不重要的,交给别人或委派别人去做;不紧急不重要的坚决不做。
这四句话很有道理,也好懂,关键在用。在学校管理上如何对应呢?
一是坚决做好学校安全工作,这是重要且紧急的事情。维护师生身心健康是学校的第一任务,也是迫不急待的工作,要有问题意识和底线意识,发现之后立即办,决不迁就。二是把发展教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做为中心工作,这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要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要听课研课,走进师生,关注学生。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把教育教学作为学校发展的主旋律。三是官样工作要有分头去做,这是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学校也是社会一部分,学校必须与社会进行联结,不可以孤立存在。学校首先要生存好,融入社会,才可能得以发展。四是与学校发展、教育教学不扯边,也不影响学校整体工作的坚决不做。
管理是门学问,理出头绪才会忙而不乱。这方面的学问和实践我还很欠缺,应该多花费点时间琢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