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十年和后四十年】新中国的历史经历了...

【前三十年和后四十年】
新中国的历史经历了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和改革开放后四十年两个不同阶段,这两个阶段相互衔接,本质上都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同一个历史过程。因此,把二者割裂开来,用前者否定后者或者用后者否定前者都是错误的。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建设实践为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改革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而改革开放后四十年取得一切成功是对改革开放前建设的继承、改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前三十年建设中出现重大失误,但也取得了重大成绩,全盘否定前三十年的历史是极端错误的。前三十年,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经历了三年经济恢复,四年的三大改造,十年艰辛探索,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的严重错误,使我们的建设遭受重大挫折,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就完全否定这三十年。我们必须明白,前三十年,我们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大部分时间里是正确的,我们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我们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我们培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批人才,农业、工业、国防、科技、卫生等等建设方面我们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如何对待前三十年出现的失误,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勇气问题。前三十年社会主义在建设是在一穷二白、生产力落后、并遭到外部全面封锁的条件下进行的。我们搞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是在探索中前进,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可避免。因此,肯定前三十年,不能忽视或无视前三十年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回避问题无助于今天的建设事业的发展。前三十年,我们建设指导思想上过于强调“阶级斗争为纲”和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性作用。这表现为: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生产关系上急于过渡,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正因为有这些问题,所以我们今天要改革,否则就无法解释现在为什么要改革。改革不是自我否定,而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通过改革来推动新中国继续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正因为前三十年我们开放的不够,所以我们今天要不断开放,而开放是利用世界人民所创造的共同文明成果来加快我们的发展。所以,肯定前三十年的成绩、正视前三十年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后四十年取得成绩举世瞩目,但同样存在问题,回避后四十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样是错误的。这些问题是:经济建设发展迅速,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精神文明相对落后;资源开发步伐加快,生态保护相对缺失;社会财富日益丰富,贫富差距相对拉大;等等等等。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四十年所取得的成就,是以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年所取得的成就为基础的,没有前三十年成就的基础,就不会有后四十年的成功。毛泽东时代的基础建设,有的到现在还在发挥着重大作用。前三十年真正制约了生产力发展的是人民公社制度对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约束,这一点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可以看出。前后两个阶段环境完全不同,前三十年被资本主义所包围以自身力量从非常落后的阶段靠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艰难起步快速发展;后四十年则在前三十年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再充分吸纳发达资本主义的资金、技术迅速发展。两者发展的起点、外部环境和条件完全不同,但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前三十年以艰辛探索、艰苦的努力、斗争甚至牺牲,换来了今天改革开放的良好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讲,没有前三十年的奋斗与成功,没有前三十年的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积累,就没有后四十年的伟大成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