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黑话,听完浑身难受?
前一阵,一位脱口秀演员调侃了互联网行业的名词文化:“现在给嘉宾写稿,那不叫写稿,叫赋能;段子讲出来不好笑,那不叫不好笑,叫延迟满足;门卫大爷掉头发,那叫掉头发吗?那叫去中心化。”
普通的生活场景,却能用“高深”的互联网行业术语给解释一番,的确让人有些啼笑皆非。然而,这似乎也正是互联网行业的一个普遍现象。
互联网行业术语的“所指”,无非是人们都能理解的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比如“行业”“产业链”;但是互联网行业从业者长期交流使用的语言却发展出一套特别的“能指”,要说成“赛道”“闭环”……
网络上甚至流行一份《互联网行业黑话指南》,网友称“听完浑身难受”,比如:深度串联,势能积累,高频触达,关键路径,定性定量,归因分析,快速响应,价值转化,耦合性,引爆点,颗粒感,补位,链路,拆解,阈值,迭代......不少外行人看过后觉得明明每个字都认识,可连在一起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甚至想请一个中文翻译。
事实上,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赋能”,最早是个学术概念,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学者提出用来解释种族问题,后经诸多社会科学领域对这一理论的应用和扩展,没想到近40年后会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遍地开花。
人们大多不会摸索这些术语的出处,而是迅速地运用起来。事实上,每个人在理解了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术语之后,就会发现“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其所探讨的商业理念和商业本质不见得有多大的变化,但几个词语的壁垒却能将互联网从业者和非从业者区分开来,形成一种交流的障碍,造成一种认知的断裂。
可有多少新理念是真的需要用这些术语去表达呢?不见得。就仿佛是“天王盖地虎”的一个暗语,无非让接话的人明白大家都是同一类人。
多年前,当外企、世界500强还是让诸多求职者心动的就业单位时,“中英夹杂”更成为一种无可避免的交流方式,似乎不在中文里夹杂几个英文词汇,就无法与自己外企白领的职业身份相适应。
而近年来形成的这一系列互联网人时常挂在嘴边的词汇,也造就了互联网人的独特气质,无形之中贴上了“互联网人”的标签。这一文化趋势的背后,反映的正是互联网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各场景的全面渗透,以及互联网产业、企业的迅速崛起,成为一名“互联网人”,已经成为不少人“真香”的职业选择。
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5868名大学生发起的“大学生求职力”问卷调查就显示,互联网大厂已成为这届00后的热门选择。
因而在互联网行业的交流中,用语言去重新发明已经存在的东西,形成新的“话语体系”,是各种社会经济和文化力量相互角力的结果,体现了互联网从业者在特定语境中互动的“社会性”特点。
正如在语言学界的一个共识:话语是有等级的。显然互联网行业术语超出了日常职场交流的范畴,它不会轻易消逝,反而被使用者不断强化,其背后所代表的行业门槛和对从业者的支配性也在不断增强。
互联网行业是日日更新、充满创造力的行业,人与人的沟通与其高深莫测,不如畅快直白。毕竟语言是思维的外化,言谈举止有那个味了,也需要能真正传达技术和理念的本质。
转自 |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