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鸣:从褚遂良《阴符经》中窥探晋唐笔法及结字规律(二)

武昭仪在永徽六年(655年)十月被册封为皇后。褚遂良则被武皇后赶出朝廷,贬至潭州,原因是其曾以“武昭仪侍奉过先帝”为由坚决否立过武氏。显庆四年(659年),禇遂良在流放地含憾离世,享年63岁。 在他死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武则天不仅削掉了他的全部官爵,还把他的子孙后代流放到了他故去的地方.........

褚遂良的一生经历了隋末战乱和盛唐气象,浮华光影,过眼云烟,晚年萧瑟凄凉、含憾离世。他合上眼睛的那一刻,一定不会出现儿时跟着舅父虞世南学书的画面,也一定不会想到千年以后,自己的书法被后人顶礼膜拜。

------题记

上一篇讲了《阴符经》上篇中的“篇”“观”“之”三字。本篇文章接着从第一句“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进行剖析。

先讲第一个字“道”。

先讲结字,看红线标注处对应的“道”字的横,经验证间距一致,不再赘述。黄色三角符标注的留白正好对应了左侧偏旁的点、折的起笔、首的横三个部分,验证了“穿插咬合”结字规律。

至此,按照本系列第一篇文章【谷鸣:从褚遂良《阴符经》中窥探晋唐笔法及结字规律(一)】的分析,我们可以做一个小结,即结字规律包含了:横的间距一致,竖的间距一致,衍生出虚画间距一致。然后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通过部分笔画的“穿插咬合”融为一体。以上三种结字规律概况为横画等距、竖画等距、虚画等距、穿插咬合等四个概念。

谷鸣写一个“道”字,验证这三个规律。

书友们会发现,这个“道”字透出的面貌和褚遂良的面貌迥然不同,但看起来同样美观。原因是谷鸣写的这个“道”字遵循了最原始的结字规律。

下面解释书法面貌的问题,书法是一个人审美及精神的体现,你我因个体不同,精神及审美情趣必定不同,写出的字当然也就不一样了。比如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等结字规律是相同的,但是面貌各异。看下图,四个字的结字规律都符合等距及穿插咬合。但是字体透出的精神各不相同。

这些书法宗师把各自的字体面貌推向了极致,任尔多少次模仿,就有多少次失败。

如果把结字比喻成身体,那线条的脉络就是经络与筋骨。只有在法度精严的笔法约束下才能形成线条的脉络,否则脉络全无,何谈筋骨与经络呢?筋骨与经络出问题了,身体亦病之。

懂笔法,会运用,知行合一。

线条有脉络,结字合规律,天人合一。

以上,书法面貌立现。

镜头拉回来,讲褚遂良“道”字中用笔出彩的地方,看下图篮圈标注处。

这个地方的用笔脉络仍然用三生万物概念图表达。见上图右侧,走之旁有两种写法,接近转折的部分是正时针用笔,但到了转折处开始出现分歧:正-正,正-逆。

下图中谷鸣所写“道”字的两种不同脉络,左侧走之正-逆脉络,右侧走之正-正脉络。

通过两种线条形态对比,很显然,褚遂良常用正-逆脉络写法。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等用的哪种脉络,留给书友们对比思考。

下面讲第二个字“執”。

看这个字的结字,红线标注处,横画等距。黄色三角符标注的地方,穿插咬合。结字不再赘述。

只讲这个字的用笔,出彩之处,是蓝圈标注的地方。见上图右侧三生万物概念图,书友一定看到了,“九”字的这个横折的脉络为什么有个交叉呢?我们看下褚遂良其他类似的横折的写法,见下图。

褚遂良的用笔习惯就是如此,在类似笔画的转折处喜欢逆-逆用笔,线条的脉络如上图右侧所示,逆时针起笔,逆时针转折,逆时针收尾出钩,即逆-逆-逆。

接着剖析下面这个“行”字。

横竖红线标注处,间距一致,中间的竖线为虚画。然后两个黄色三角符位置,乃穿插咬合结字方法,使左右融为一体。不再赘述。

只讲蓝圈标注处横画收尾的问题。见下图,常见的收尾方式。

看蓝圈标注处,左侧是柳公权的横,右侧是颜真卿的横,中间是谷鸣写的横。对应三生万物概念图,柳公权正时针横,笔锋斜切面演化为凌厉的收尾,谷鸣“夜”的横逆时针起笔,收尾动作一掠而过,形成圆润挺拔的尾部。再看案例褚遂良“行”的横亦是逆时针横,但较之谷鸣线条加粗。然后看颜真卿的横,同样逆时针横,线条更加粗壮。但褚遂良、谷鸣、颜真卿三种横的写法虽然造型不同,脉络都是一样的,均为逆时针横。

谷鸣讲三生万物概念图的时候,专门探讨过柳公权正时针横的斜切面问题,见下图:

通过上述对比总结,横有两种起笔方式。在三生万物概念图中,每一种起笔对应两种收尾方式,通过组合,则有四种脉络图,如下黄色交叉符合所标注:

所以,在晋唐笔法约束下:横有四种写法。

下面讲“盡”字。

先看结字问题,通过打上等距红线验证:横的间距,竖的间距,虚画间距等都保持一致,不再赘述。

重点讲下这个字的结字问题,见蓝圈标注处“横折”。褚遂良这个横折的脉络被谷鸣已在三生万物概念图中标注出来,脉络为逆-逆。

在晋唐笔法约束下,横有八种脉络图,已被谷鸣全部总结演示出来,见下图。

这八种脉络图,是横折的脉系,你永远无法逃脱。

以上,不做赘述,这是书法的核心问题。

本文最后一个案例,《阴符经》第一句话中三个字的“撇”,褚遂良用同样的方法写了出来,见下图:

一句话总结:逆时针起笔,正时针收尾,即逆-正脉络。

文末来思考下《阴符经》的开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翻译过来就是:洞察自然宇宙的无穷奥妙,按照自然宇宙运行的规律顺应前行,可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通达明了矣。

道法自然。

本文就到这里,下一篇剖析褚遂良《阴符经》第二句: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跟谷鸣学习晋唐笔法,请点击如下链接:

终于等到你,开启学习晋唐笔法之路。


看完三件事:
1,点赞,让更多热爱书法的朋友看到这篇文章。
2,关注笔者及我的专栏【晋唐笔法
3,关注我的公众号“谷鸣书社”,窥探晋唐笔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