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黄豆引发的安全拷问
记得读初一时,班主任是一位做事非常严谨,且富有社会阅历的老教师,他给我们讲过那么一个故事:“有两个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有天,一个人手里拿着一粒小黄豆,扔向另一个人,另一个人为了躲闪黄豆,往后一退,后脑不小心撞在柱子上的一颗铁钉上,后因失血过多死了。”
这个故事叫做“一粒黄豆也能打死人”。
其实班主任当初讲这个故事给我们听,主要是告诫我们开玩笑要得体,不能过度,否则一粒黄豆也会打死人的。但细想一步,如果当初在柱子钉铁钉的人及时把这颗小小的钉子拔掉,没有留下这个小小的隐患,那么躲闪的那个人即使撞在柱子上,是不是也不会达到要命的地步呢?
究其原因,还是人们的安全意识薄弱,没有让安全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
当然,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非一日之功而成。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不断强化,必须从种种或近或远的安全事故中去学习,去思考,去总结,去改变。其程序需经过长期培养历练,最后达到置于人的大脑和肌体之中,成为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特殊记忆。
前几年“新交法”出台规定,驾驶员和坐在副驶位置的人必须戴安全带。据有关数据表明,开车戴安全带发生正面碰撞时,死亡率可减少57%;发生侧面碰撞时,死亡率可减少44%;发生翻车或坠车时,死亡率可减少80%。所以说,安全带不仅是车上的一个附属品,更是关键时刻的“生命带”。我们在开车或乘车时,必须要养成系安全带的好习惯。我本人就有这么一个习惯,只要一坐上驾驶室,首先就是系安全带,哪怕开车的距离再近,也都得系好。
还有前不久,某企业污水处理站水解酸化池发生一起较大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调查出来的原因是某环保公司员工在清理污水池作业时,未按规定采取通风措施和对池内空气进行检测,违章未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就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而事故发生时,其他员工又违章盲目施救,导致事故发生和伤亡进一步扩大。万没想到,一件简单的污水池清理工作,就这样酿成了惨祸。
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在意想不到的一瞬间。反思这次中毒事故,如果员工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养成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的良好安全习惯,就不再会有所谓的“意外事故”,而是意料之中的安全、可靠。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俗语也说得好:“习惯成自然。”生活留给我们的启示太多太多,只有勤加揣摩,心到手到,思想上多条防线,工作上多份认真,安全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一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