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穴位超级记忆模式!如何快速搞定那些难记的穴位

导读:在针灸学的学习过程中,同学最头痛的莫过于背诵腧穴的定位与主治,尤其医疗系学生,课时少,无法要求他们背诵十四经穴定位歌,所以极易将名称相似的穴位混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而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曾经强调:“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

《针灸学》教材中将腧穴命名的主要依据总结为六类,无论哪一类,最终都结合腧穴的所在部位或治疗作用,采用

取类比像法来命名。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补充穴位名称的涵义,引导学生通过取类比像法来识记。下面将易混淆的几组腧穴列举如下。

阳溪穴、阳池穴与阳谷穴

三穴均位于腕背横纹上,却分别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同学特别容易混淆。而利用这三穴的解剖特点可以轻松区分。

阳溪穴位于腕背横纹桡侧,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形似小“溪”。此处当属上肢外侧前缘,故穴属手阳明大肠经。

阳池穴位于腕背横纹上,指总伸肌腱尺侧,此处凹陷似“池”。属上肢外侧中线上,故穴属手少阳三焦经。

阳谷穴位于腕横纹尺侧端,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凹陷中,如处山“谷”。此处当属上肢外侧后缘,故穴属手太阳小肠经。

承浆穴与承泣穴

只要知道“浆,指涎”;“泣,指泪”就能轻松地记住。承浆位于下唇下方正中凹陷,可承接口涎,属任脉。而承泣位于目下,可承接泪水,穴属足阳明胃经。

少海穴与小海穴

两穴均位于肘横纹上,都是合穴,分属不同经脉。只要记住“少海”穴名中有个“少”字,所以属于“少阴”经;“小海”穴名中有“小”字,故属于“小肠”经。而且小肠经为阳经在上肢外侧,少阴心经为阴经在上肢内侧,故小海的位置一定在少海之外。这样轻松即可将此二穴位置及所属经脉区分开来。

丝竹空穴与攒竹穴

两穴一个在眉梢,一个在眉头,极易混淆。只需注意观察一下,眉头的眉毛一般较粗、较浓密,而且通常是聚集着往上生长,形似攒在一块儿的一篷竹子,故命名为攒竹。此处在目内眦之上,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上。而眉梢的眉毛则较细,形似“丝竹”,轻按此处发现眶骨外缘有空隙,故名丝竹空。穴属手少阳三焦经。

中府穴与天府穴

两穴均属肺经。古代取天府是低头用鼻尖点上臂,所到之处是穴,而鼻为肺窍,外通天气,肺为诸气府,故名“天府”。中府是肺经起穴,“中”指中焦,穴当中焦脾胃之气汇聚肺经之处;同时它又是肺的募穴,因此定位要接近肺脏,在胸壁外上方,胸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

尺泽穴与曲泽穴

这两穴都位于肘横纹上,分别在肱二头肌健的两侧,分属手太阴肺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两穴均属合穴,五行属水,故穴名中都有“泽”字。只要记住“尺泽不在尺侧”即可。

太溪穴、后溪穴、阳溪穴与解溪穴

这四个穴分属不同经脉,腧穴所处的位置都形似小溪,所以名称中都有“溪”字。

其中太溪穴位于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在内踝之后循行的是足少阴肾经,肾水出于涌泉,通过此穴,聚集而成大溪;此外,在所有以“溪”字命名的腧穴中,此穴所处的条形凹陷是最宽的,故名太溪。

后溪,顾名思义要位于后方,定位在第五掌指关节后方尺侧,微握拳,掌远侧横纹纹头端处是穴,此处形似一条小溪流到尽头,故名。穴在手掌外侧后缘,故属手太阳小肠经。阳溪穴位于腕背横纹桡侧,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形似小“溪”;腕背侧属阳故名“阳溪”。此处当属上肢外侧前缘,故穴属手阳明大肠经。

解溪穴,“解”在此处指关节,“溪”指沟溪;穴在足背踝关节横纹中点,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故名。记住歌诀“解溪跗上系鞋处”,通常穿运动鞋时,系鞋带与解鞋带均在此处。此处位于下肢外侧前缘,即《内经》所谓的“胫外廉”,故属足阳明胃经。

少商穴、商阳穴与商丘穴

少商、商阳两穴均为井穴,分别属于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此两经五行属“金”。“商”指五音中的商音,其五行属性为“金”。故此两穴命名中都有“商”字。

其中大肠经是阳经所以它的井穴命名为“商阳”,位于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开0.1寸;少商则是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位于手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开0.1寸。商丘穴在内踝前下方凹陷中,此处内踝形似丘陵;该穴又是足太阴脾经五输穴中的经穴,五行属金,商为金声,故名。

点击“了解更多”学习中医 ↓ ↓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