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 | 现货模式下如何评估用能成本

传统模式向现货模式转换的大背景下,市场主体面临着众多全新的难题:

  • 没有历史分时负荷,如何评估用户曲线?

  • 用户负荷特性各异,到底成本价值几何?

  • 中长期交易占比高,不同策略结果怎样?

  • 敏感用户负荷可移,一口价风险有多大?

如何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知己知彼,泛能网电力交易平台来帮您。

泛能网全新推出系列现货评估工具,全面支持【历史账单分析曲线】、【现货采购成本评估】、【中长期交易策略推荐】、【负荷弹性风险机会评测】等多种场景需求。辅助主体签约前更清晰的认知用户、签约中更合理的制定价格、签约后更稳妥的选择策略,有效控制代理风险。

所有评估工具的开发基于各地多轮电力现货交易的实战参与及详细研究,凝结国内外多位业界专家的知识与经验,结合平台海量数据及AI能力,含拟合、仿真、预测、概率分析于一体,每次评估背后都经过98万余次计算,真正做到操作简单友好、输出清晰直观、结论明确有效。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评估工具的核心功能,心急的朋友也可以直接登陆文章最后的地址进行试用。

01

历史账单分析曲线

负荷曲线作为现货交易基础中的基础,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但在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数据不健全困境,具体体现在历史分时数据的缺失上,这里有技术问题、经济问题、也有机制问题,可以确定的是,随着入市用户等级的逐渐放开,这一矛盾会日益凸显。

为此,我们开发了基于历史账单电量的分时负荷曲线分析工具,其原理也很好理解,通过分析峰谷时段及用户历史账单峰谷电量,拟合用户全日平均负荷曲线。

这种拟合会不会太粗糙太过想当然,变成“千人一面”?答案是不会,因为用户还可以在功能中对生产特性进行细化描述,比如日间两班、夜间生产等等,账单电量结合特性描述,可以在现有条件下最大程度的还原用户负荷曲线,描述越精确,曲线也越准确。

您需要做的仅仅是:

填写用户账单峰谷电量

选择用户典型用能形态

必须强调,该方法是“不具备历史分时负荷”条件下的最好选择,面对未知时,多一点了解都是好的。

02

现货采购成本评估

进入现货阶段后,市场价格、负荷形态、交易策略,都会对采购成本产生影响。平台采用历史全量现货价格结合浮动规律,并模拟常见用户中长期及日前交易策略,结合波动及预判失误率,经过科学评估,给出批发成本的平均预期,以及不同成本区间的分布概率。结果样式如下:

现货采购成本评估结果

用户的负荷曲线既可以由售电公司直接提供,也可以使用基于账单峰谷电量的曲线拟合结果,十分方便。成本的评估很难是一件很难的工作,毕竟客观的市场价格、主观的交易策略都在不断变化,但只要未来不完全脱离历史规律(价格峰谷倒置、用户倒闭停产、售电公司放弃中长期交易),我们就还是可以进行有效的范围评估,通过复杂的模拟测算,预测不同交易策略下、不同价格出现时,用户负荷的曲线成本分布。在评估过程中,也可以明确的看出不同曲线较为适用的中长期策略及不同策略带来的成本波动范围。

03

负荷弹性风险机会评测

随着现货市场对传统模式利润空间的不断挤压,价格信号传导至用户侧是必然的趋势,而价格的传导势必会打破原有目录电价峰谷分布,从而造成用户用能行为的变化。

最直观的,受到各地目录电价的牵引,众多高耗能生产型企业习惯集中于夜间生产,入市后施行价差模式本质上并未改变峰谷高低分布,因此生产行为未发生显著变化。然而,一旦现货的价格分布传导至这些价格敏感型用户(尤其是类似山东、山西这类现货价格与目录价形态迥异的地区),甚至仅仅是签订一口价都可能带来巨大的负荷曲线变化。毕竟,用价格引导负荷优化本身就是现货改革的应有之义。

负荷的变化带来的风险与机遇并存,端看具体的负荷与价格形态及负荷移动衍生出的用工成本变化。泛能网平台提供了相对应的负荷移动测算,在用户负荷总形态不变的前提下,研究负荷整体移动时造成的负荷批发成本变化及用工舒适度变化,为售电公司更好的选择代理模式,控制负荷引起的交易风险。

负荷移动机会风险分析

可以看到,例图中负荷移动大概率会引起批发成本的上升,同时用工舒适度也会提升(意味着负荷移动利好用工成本),这种情况如果不对用能企业的生产性质及弹性多做研究,简单签订一口价,当现货长时段运行时,带来的风险是巨大的。当然,用户负荷的改变模式可能要比单纯的“平移”复杂得多,该评估更多的是提供一种“警示”,提醒售电公司进行进一步了解和评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