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洄游动线,看完这一篇就够了

1.什么是洄游动线

2.洄游动线的理解误区

3.洄游动线的设计原则

4.如何实现洄游动线

1.

洄游动线是什么

室内设计的动线是指空间内活动的路线,洄游动线打造的是一种环绕形动线,让行动的路线形成一个回路,在同一个回路中融入不同的功能区,达到空间利用的最大化。

洄游动线曾经被用在室外景观更多一些,回形的路线在游园中使用比较多,将景点以回形串联,达到游览的目的。现在由于他的动线合理,功能强大,室内设计中使用非常普遍,成为了现在平面方案设计的网红手法之一,延伸阅读:平面方案设计的三大“网红”手法!

▲公园里的洄游动线

2.

洄游动线的理解误区

a.房间不小有必要做洄游吗?

很多人认为洄游动线是为了让小空间显大,使用率更高,其实不然,大户型做洄游动线依旧非常有必要。

很多户型空间虽然很大,但是使用起来并不高效,多被走廊占据了很多空间,而洄游动线的出现就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在一条动线上可以连接很多功能区,达到空间功能串联,空间互动的目的。

▲围绕电视墙,收纳空间做的双洄游动线

▲围绕电视墙,卧室做的双洄游动线

▲将衣帽间打通,开启两扇门打造的洄游动线

即使不是小户型,洄游动线也是一样的适用,大户型的动线设计紊乱更容易导致走廊增多,布局不合理,而洄游动线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b.小户型一共走不了几步路,也要做洄游?

小户型空间本身不大,来回走不了几步路,就没有必要设置洄游动线了?不是这样的,反而小户型,才更有必要设计,为了让使用更方便,动线更清晰。

说起小户型的洄游动线,就不得不提柯布西耶,他为母亲设计的60㎡小房间里,用一条回字形动线将功能区串联,从而达到空间使用率最大化。

▲柯布西耶为母亲设计的小屋

小户型中想要实现洄游动线就不可避免地会多出一些走廊,但这些走廊并不意味着空间浪费,反而方便了日常生活。

▲小户型,围绕厨卫做的洄游动线

▲小户型为实现空间使用最大化打造的洄游动线

c.沙发居中、餐桌居中就算洄游动线吗?

打造洄游动线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单纯的将餐桌移开墙面,将沙发居中放置大多只是形成了走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洄游动线。

▲将餐桌居中,却没有实现洄游动线

▲家具不靠墙并不能打造洄游动线

单纯的形成了回字形走廊,并没有达到功能串联的目的,违背了我们设计洄游动线的初衷,还让空间更琐碎。

3.

洄游动线的设计原则

a.路线短

首先在设计洄游动线时,路线要尽量短,功能区之间的间隔要根据你的设计而有序的缩短,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最大的使用率。

▲打通卧室客厅之间的墙,衣帽间的墙,形成的洄游动线

b.动静分区

在空间规划时考虑好动静分区,家务区与休息区的划分,简单来说也就是公用区域与私密空间的划分,这一划分也就自然形成了居住动线与访客动线。

▲为衣帽间设计两个入口,形成了洄游动线

c.不走回头路

洄游动线的主要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行动方便,生活方便,在处理家务的过程中不走回头路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在家会发现,在做家务的时候,绕着一个空间走了很多遍,家务本就是体力活,结果在来来回回的路线上花费很多时间。

▲功能划分清晰,一条动线串起整个空间

4.

洄游动线的实现

a.三种动线的结合

在家具设计中想要实现洄游动线,可以考虑居住动线、访客动线、家务动线,三种动线的结合的方式,通过简单的户型改造,实现空间的洄游。

▲打通卧室的三个入口,实现洄游动线

在空间中划分出主要路线,通过户型改造,将原始的动线形成回路,有效结合,自然就形成了洄游动线。为了实现这个回路,需要留出对应的走廊,打开多一扇门,所以大多数的理想的洄游动线实现在某一空间开两扇门的基础上的。

b.设置中心点,打通空间回路

所谓洄游,一定是围绕着什么,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分析一下通过设置中心点的方式实现洄游动线。

将客厅设置为中心点

将客厅设置为洄游的中心,围绕客厅做其他的功能分区,可以形成最简单的洄游动线,这一动线要求客厅空间最好是横厅,竖厅的话比较难实现,关于横厅设计,可以戳我们以前的一篇文章了解《关于横厅设计,布局方式全解析!》

▲以客厅为中心,打造的洄游动线

▲以客厅为中心,盥洗区两个入口,打造出洄游动线

将餐厅设置为中心点

以餐厅为中点的洄游动线可以说是最好实现的,不论是与开放式厨房结合还是与客厅相结合,餐桌的摆放位置都非常好实现洄游动线。

▲围绕餐厅,分别有不同功能,实现洄游动线

▲开放式厨房与餐厅,共同打造了洄游动线

▲餐厅的洄游,卫生间、储物间的洄游,实现最优平面方案

将厨房设置为中心点

以厨房为中心设置洄游动线,这个听起来可能觉得很难实现,但是在很多小户型公寓中,开放式厨房并不少见,围绕开放式厨房做洄游动线也非常实用。

▲为厨房设置两个入口,打造的洄游动线

▲开放式厨房+餐桌,打造的洄游动线

d.多处洄游,空间重组,生活更方便

在同一空间内,设计多组洄游动线,串联起更多的功能区,会有一部分空间重合,从而更能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省掉更多的无效走廊空间。

▲打通多扇门,动线更舒服的洄游动线

最后,我们来一个神级户型解析,设计师真是把洄游动线用到了极致!不要说这个户型铺上跑道能跑圈,洄游动线设计好了可比操场高级!

从上到下,一共五个环形回路,形成五条动线,两个卧室的内卫分别开门,形成了第一个洄游动线,也是一条私密空间的动线。

对应楼梯的位置将两间卧室,公卫,客厅串联,形成了第二条洄游动线,也是第一条访客动线。

客厅空间围绕着沙发,将墙壁储物区域与飘窗区域串联,形成了第三条洄游动线,也是第二条访客动线。

围绕着电视背景墙,将客厅与餐厅相连接,形成了第四条洄游动线,属于是一条串联起访客区,还连接了家务区的动线。

最后一条,围绕着餐厅形成,穿过了整个开放式厨房,将餐厨区域和通往阳台的走廊相连,这个户型可以看一下,最厉害的点在于没有一条动线只负责通往一个区域!

关于洄游动线,我们就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

平面方案的高手

在他们的平面方案中

到处可以看到洄游动线的身影

洄游动线堪称空间尺度痛点的绝杀克星

也是平面方案高手们的一个秘密绝招

(0)

相关推荐

  • 极简 挑空,这样设计太有格调

    极简挑空 01. 现代 自然  挑空极简别墅 这是一间位于莫斯科郊区的自建别墅,业主Sergei Domogatsky请到Hot Walls来为他的新家做内部装修. 设计师Mikhail Shapos ...

  • 45平米小户型装修,如何打造合理的家居动线?

    不管房子买的有多大,总觉得空间不够用,那是因为在家居动线方面,做的并不合理.什么是家居动线?又能起到哪些作用?简单来说,家居动线就是居住者在室内因为不同目的移动而产生的位移点,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的动 ...

  • 一个好的平面,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平面为王"这句话很多设计师都听过,一个成熟的平面方案,对于整个空间设计最后效果呈现十分重要.好的设计方案单从平面上就可以让人联想出空间的效果,所以平面是空间的生成元. 但对于一个 ...

  • 了解三星堆玉器,看完这一篇就够了

    三星堆文明是古蜀国文化的代表,在相关遗址中出现了华夏民族为主导的中原文明的主要载体--玉石,问题不言而喻:三星堆文明在古蜀国青铜文化主导下,受到中原玉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直接来源,也许就是被遗失的夏 ...

  • 【佛教】寺院法器大科普,看完这一篇就够了

    历史,文化,考古,收藏: 民俗,古建,风土,文章. 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等.就广义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内,所有庄严佛坛,以及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的器具,乃至佛教徒所携带的念珠等, ...

  • 温泉的正确泡法及注意事项,看完写一篇就够

    ♨️ 温泉是一种天然资源,其特殊的水质被用做保健养身的好疗法,温泉中各种矿物质各具不同的功能与疗效.

  • 了解宣德炉,看完这一篇就够了

    明代铜香炉显然是在继承了元人的传统,如在韩国新安沉船出水的索耳鬲式铜炉,其与首都博物藏回文纪年855(1450年)铜炉的渊源关系显而易见. 宣德炉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它的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正如 ...

  • 了解石铁陨石,看完这一篇就够了

    天上掉馅饼是不太可能的,但天上掉"黄金"却有可能,那就是--贵比真金和钻石的石铁陨石!目前的石铁陨石市场上,贵的石铁陨石价格可超过几百美元/克,比黄金钻石贵几倍甚至几百倍.如石铁陨 ...

  • 了解康熙青花瓷器,看完这一篇就够了

    康熙时期的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在经历了明末官搭民烧,大量出口海外的过程之后,已经达到或超过了明代官窑青花瓷的水平.所以,就青花瓷而言,清康熙时代的景德镇青花瓷,可以说是民窑巨 臂,其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非 ...

  • 了解成化青花瓷,看完这一篇就够了

    明代成化朝是明代瓷器重要时期之一,到成化时期明代瓷器工艺发展开始追求精致典雅的风尚,斗彩天字罐和斗彩鸡缸杯就是有利的证明,而明代成化青花瓷器可分为早期青花和典型青花两个阶段,主要是进口钴料和国产钴料的 ...

  • 什么是「车规级」,看完这一篇就够了!

    汽车电子产品的价格普遍比较贵,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使用了车规级的电子元件,但什么样的电子元件才是车规级的器件呢? 我们先来看看电子元件在汽车上的应用和一般的消费电子在应用有什么差异. 环境要求 温度 ...

  • 高三政治记不住?看完这一篇就够了

    导言:高中政治是一门需要大量记忆的科目,可以说政治高考的85%的答题表述都根源于课本.因此,有效记忆课本就成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01 什么是有效记忆? "记忆"这个行为本身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