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与膜原的关系作者:丁瑞丛对于湿温,古...
脾胃与膜原的关系
作者:丁瑞丛
对于湿温,古人云 “邪伏膜原”,而用药则温中行气与清热祛湿并举,多偏于脾胃,使人难以理解,实际两者之间既有关联,又有区别。关于膜原的记载,最早见于 《黄帝内经》, 《灵枢·百病始生》云: “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膜原之间”, 《素问·举痛论篇》云: “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素问·疟论篇》曰:“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藏,横连膜原也”。历代不乏医家对其进行阐释,但理解并不一致。王冰在 《素问·举痛论篇》注中云: “膜,谓鬲间之膜; 原,谓鬲肓之原”,基本等同于现代解剖的纵膈和横膈膜。高士宗在 《素问·举痛论篇》注中称: “膜原内通脾土,外合肌膜。寒气客之,则脾络之血,不得以经隧而散于肌腠之小络,致小络包引,急引故痛”,他认为膜原不在脏腑之内,位于脾和腠之间,但与脾相连,其定位较为模糊,但整体上还是从解剖部位来解释膜原。对于温病学而言,膜原更偏重于病机病位,并非解剖位置。薛雪云: “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即湿热之邪从口鼻直入中焦,位于脏腑经络之间。《温疫论·原病》云: “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吴又可强调的是膜原非表非里的病位,指明对于湿热证的治疗不能运用常规的汗法和下法,以免贻误病情。新冠肺炎患者发病之初出现恶寒无汗之症,若误认为伤寒表实证而用辛温发散药物,则易伤津耗液加重温邪,本身腹胀、大便溏泻,复用下法更虚脾胃,所以宜从中论治。总之,从温病角度来讲,膜原有其名而无其实,历代均记载其近于脾胃,病性属湿热,治疗亦多从中焦脾胃论治,所以将膜原病证视为脾胃湿热证的一个特殊证型更为确切,而且便于理解和选方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