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对药定喘体会
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岐黄国医在国学中具有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地位,乃国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华夏儿女的智慧,在上下五千年的进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各个时代历史进程中保驾护航,抵御和战胜灾害,才使得华夏民族繁衍昌盛至今。在这漫长的历史洪流中也积累且沉淀了大量的医学文明而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每天分享岐黄国医国术,为其传承发扬光大,更好的造福人类。
麻黄对药定喘体会
作者/薛德彦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入药。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性辛温微苦,入肺与膀胱经,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且可行水利尿。笔者利用麻黄宣肺平喘之特点,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良好效果,分述如下。
1.麻黄与白果
二者伍用以《摄生众妙方》之定喘汤方最有代表意义。因麻黄轻清上浮,辛温宣泄,且有平喘之功;白果性收敛,敛肺定喘,二者合用一宣一敛,相反相成,即能宣畅气机,止咳喘,又能互相制约,使之宣而无耗散肺气之弊,敛而不致肺气雍塞,平喘作用大增,对于咳喘日久不愈者用之更宜。
2.麻黄与细辛
同为辛温之味,均可升散,麻黄宜畅肺气而平喘;细辛温化肺饮而止咳,合用温肺化饮,散寒平喘之效可以提高,为治外感寒邪内有寒饮的良方,《伤寒论》中小青龙汤就有此二药,本人认为细辛用量不必太小,必须与麻黄等量为妥。主要表现为寒邪所伤引起的身痛无汗,恶寒,痰涎清稀口不渴,舌淡苔白而水滑者为宜。
3.麻黄与干姜
麻黄宣散力胜,干姜温化力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干姜为首选之品,特别是寒饮犯肺之咳喘,痰稀薄者更佳。
4.麻黄与人参
麻黄辛温发散而宣肺,人参温补纳气而定喘,二者相伍,适用于喘重气虚,如喘而汗出,动则喘甚,气不能接续者,人参伍麻黄补而不滞,麻黄伍人参,宣而不伤正,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5.麻黄与石膏
二者相伍出自《伤寒论》中的麻杏石甘汤方,二者一寒一温,相互制约,均为辛味,共有发散之力,麻黄偏于表,石膏偏于里,石膏之寒可制麻黄发散太过,石膏清里热伍麻黄以防过寒伤正。《伤寒论》言适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虽无大热其必有热也。”另外石膏之寒可引麻黄入里以防麻黄过汗伤正。本人认为无论内伤外感,喘而有热者,麻石配伍为最佳方案,但其用量之比是取效之关键。热势不重,舌红苔薄黄者,麻黄与石膏比例为1:2,微有发热1:3,髙热可用1:6,入煎剂必须扎为细粉,否则石膏的有效成分难以发挥。
6.麻黄与黄芩
宣肺定喘咳首选麻黄,清肺泻火为黄芩之长,且有苦寒燥湿化痰之效,二药相伍,寒温并使,黄芩寒以制麻黄之热,且不影响麻黄宣肺之功,常用于咳嗽兼有身热汗出者,喘促气粗,甚则鼻翼扇动,咳黄粘痰,口渴喜饮,舌苔黄腻,清肺化痰平喘之力显著。
7.麻黄与车前子
二药均有利水之特点,车前子诸水皆可用,麻黄宣肺平喘,利水以治风水为其长,车前子又有化痰之功,麻黄宣肺平喘力优,二者相伍化痰平喘,痰去喘平,特别适用于恶风寒,头面四肢水肿,咳嗽痰多,胸闷气喘者。现代医学药理研究证明,车前子可能增加气管粘膜的分泌而呈祛痰作用,又可作用于呼吸中枢,有显著止咳作用,二者相伍治咳喘效著。
8.麻黄与杏仁、桃仁
二药均可入肺经,均有良好的止咳平喘作用,麻黄重在宣肺,杏仁重在宣泄肺气,两者相伍宣降相宜,畅达气机,肺气得宣,咳喘则平,麻杏在咳、痰、喘症中为常用之品,寒热皆宜。另桃仁具有良好止咳功效,又为活血之品,咳喘日久,久病入络多见瘀血,笔者临症多以桃杏仁同用,其止咳喘之力明显提髙。
9.麻黄与射干
麻黄辛温宣肺平喘,射干苦寒入肺经而祛痰降逆,破结泻热,又能利咽喉,解毒化痰,《金匮要略》中的射干麻黄汤,选两药为主治疗痰饮上逆,肺失宣降,证见咳喘气急,喉中痰鸣如水鸡声者效果显著,因二者一宣肺平嘀,一降逆消痰,宣降协调,故其效也增如。
10.麻黄与熟地
《外科全生集》中有一著名方剂阳和场,其中,熟地与麻黄巧妙运用,治疗无数疑难病症。笔者在治喘方中经常用之,特别用于久病体虚,肾不纳气咳喘发作,因熟地可入肾经而滋真阴,生精血,益肾纳气,与麻黄相伍可引麻黄宣肺平喘之力于纳气之中,二者一肺一肾,即有标本兼固之妙又有补而不腻,散而不伤阴之特点。笔者体会,熟地与麻黄之比应在2:1,且麻黄之量应在10克以上。曾治一肺气肿病人,应用麻黄10至12克,配补肾纳气之品,每日1剂,连续应用1年半,病愈,未见任何副作用,随访2年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