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理解“肝胆相照”
有个很常用的成语叫“肝胆相照”,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真心诚意相待,我引申到中医学中,则是肝主谋略,胆主决断,肝胆互为表里,紧密相联,同为人体重要的器官。肝与胆像是生活中的好友,相互照应,肝气郁结了,患者会面带愁容,茶饭不思;胆气不足了,患者则会胆怯懦弱,惊悸不安,终致各类肝病、胆病、情志病(类似的精神疾病)甚至各种恶性肿瘤接踵而至,痛苦不堪!故只有肝之气机条达顺畅,胆气充足,才能继续肝胆相照,欢乐而无忧。今天的社会,变迁巨大,生活节奏快,人们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房贷、车贷、医疗、教育、就业、婚育等等,确实是压力山大,活得都很辛苦!但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我们每一天都要努力做到肝胆相照,优雅从容,开心快乐的生活!
现代人工作、生活节奏比较快捷、人际关系紧张,难免会郁闷压抑,再加上经济压力,心情就很容易不痛快了。心情不好,肯定不是小事!肝主疏泄,如果心情好,气机就畅达,脾胃功能也正常,反之,肝郁的话,就会影响脾胃的功能,中医上叫“木郁土壅”。这样,成语“肝胆相照”从中医角度就很好理解,肝气郁结了,胆的功能也受到影响,从而会影响肥甘厚味食物的运化。所以当人心情不好时,就容易没有胃口、吃不下饭,不想吃油腻的食物。故而,我们平时要注意情绪的调摄,保持畅快好心情,有助于身心健康。
“肝胆相照”这个成语很常用,那为什么偏偏把肝和胆放在一起说呢?大家去看一下人体结构图就知道,肝和胆是连在一起的。而且,肝和胆的地位实际上是不平等的,肝那么大,胆那么小,是肝的附属品。胆不仅依附于肝,胆汁也是肝脏分泌的,胆只负责储存胆汁,所以说,胆有问题的人,肝必然也有问题。有一些朋友得了胆囊炎、胆石症,实际上都跟肝的问题有关系。如果只想着治胆,那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解决胆的问题,要注意调理肝,同时一定要养脾,因为肝有问题就会影响到脾的功能。有古训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故当先实脾”。只有养好了肝和脾,才有条件解决胆的问题。而中药“鸡内金”就可以通过调肝健脾来改善胆的功能的。它既能去肝经的湿热,又能消脾胃的淤积,健脾补脾,所以对预防和调理胆囊的问题很有帮助。比如,患有胆囊炎的人肝胆有湿热,可以常吃鸡内金来帮助祛除湿热。我建议胆有问题的人除了治疗之外,在平时可以经常吃鸡内金来帮助调理,你可以用家用的中药粉碎机把生品鸡内金打成很细的粉末,装在小瓶里,每天吃饭时取出来吃一小勺服用。
根据中医传统“子午流注”学说,丑时为肝经当令。即凌晨一点到三点是肝在值班儿。所谓“肝胆相照”,也就是说肝和胆是一对好兄弟,那么肝经的功能是什么呢?肝藏血!肝经是把肝血送到肝滋养它,让它进行自我代谢和自我修复。那些丑时还未能入睡的人,肝血回不来,有毒的血排不掉,新鲜的血就生不成,这些人就容易得胆结石、胆囊肿,脸色会青灰,会经常疲劳易怒,嘴巴发苦。因为“肝胆相照”,所以不要轻易把胆用手术手段给割了,你如把胆割了,有没有想过肝的感受啊,肝会很寂寞无助,也会很疲劳的。我在日常临诊中发现胆被摘除后的人,不是偏胖就是偏瘦,这应该都与胆储藏胆汁功能异常有关,此类人群增肥或减肥都比较困难!由此可以看出,任何手术都是万不得已而为之,绝不是常规治疗手段,能保守尽量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