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立夏:身有微恙,煮书以疗

平日里忙碌,似乎连生点小病的时间都没有。
五一假,原想在春天的尾巴上,到公园里走走,看看花,躺躺草地——为此,爱人还备好了毯子,酝酿了兴趣。没想到,我的身体就出了点小问题。
与大自然亲近的愿望落空了,坐在书桌前写点什么吧,总也集中不了精神,这才真切地体会到,身体的确是革命的本钱。
好在,还可以看看书。
医生开的药在吃着,但总觉得,一不及爱人的关心,二不及书的疗效。
三天里,读完了三本书,今天在读第四本了。
读完的三本,两本是儿童文学作品,分别是美国作家柯林斯的《沉默之后》和万修芬的《收集名字的小孩》;一本是余华新作《文城》。还有正在读的是张炜的《古船》(同时在零零碎碎阅读他的《文学——八个关键词》)。
巧的是,《沉默之后》和《收集名字的小孩》,讲述的都是关于轻度选择性缄默症的小孩的故事。不同的是,两个作者“选择”了不同的方式让主人公得到了治疗。
《沉默之后》的治愈方式是现实的。
《收集名字的小孩》的治愈方式是幻想的。
《沉默之后》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因为主人公埃利斯的独白式叙述,让我这个读者有了强烈的代入感,被她的故事所吸引,对她的命运充满了关切。或许,因为作者曾经有过被选择性缄默症困扰的经历吧,所以心灵的独白才那么细腻,那么震撼心灵。
《收集名字的小孩》,前面的一半,我是断断续续读的,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经历,似乎很难让我忘记身体的不适。庆幸的是,后面的部分,就越来越吸引人了。吸引我的,一是作者编织故事的小技巧——所有故事人物讲述的故事,都成为了主人公经历的故事;二是作者一直在借故事人物之口,强调“故事”的力量,探讨故事要怎么讲才是有意义的。当然,这些都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或观点,但我以为,对于儿童读者来说,这样的探讨,还是很有意思的。
阅读《沉默之后》时,我总会想到,身为一名老师,是否真正了解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特殊”的学生。
阅读《收集名字的小孩》时,我想到了要怎么和学生探讨“故事”的话题,想到了班上学生正在坚持撰写“班级故事”。
这,或许就是我身为一名老师的宿命吧。也或许,这是一种病。
对了,巧的是,《收集名字的小孩》中的主人公,名字叫立夏。
今天,立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