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营销没有捷径,最好的营销是产品,谈谈肥料产品转型

为什么原来做复合肥料的企业,现在都加上了生物肥料,还有的转型做了特肥,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把特肥当主要产品了,把原来的复合肥料都扔一边了。

特肥销售,一定是做到了农户

可以说,这不仅是因为产品必要的转型,显而易见的是特肥更有利润呗,哪个肥料企业跟利润有仇呢?但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有的改变了自己,有的跌倒了,有的没模样了,这又是为啥呢?缘自没有把营销搞活,企业没有抓住产品这条主线。

特肥进农家,竞争激励

产品转型源于抢市场

从特肥的范畴来看,包括得就比较多了,而且从概念上比较宽泛,比如起初的包衣缓释技术产品叫特肥,对作物的品质提升产品叫特肥,微碳技术产品叫特肥,后为把螯合技术产品也叫特肥,水溶技术产品也叫特肥,专一性的防冻抗寒产品叫特肥,保花保果产品叫特肥,降盐平酸碱的产品也叫特肥。现在来看,只要是在某一方面相比普通肥料有显著效果的肥料都包含在特肥里面了,这样的肥料谁不愿意上马呢?

而且这已经成了肥料业界的一种通病,只要是有显著效果或者差异化比较大的肥料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价一定是相对比较高的,也就为开发市场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为市场极端化铺了路,一些本身没有特肥制造基础的厂家也投身进来,原来普通肥料搞得不错的企业也加入进来,反而使得普通肥料没有了进步的可能。

疏花期,特肥销售就跟上来了

市场需要营销

为什么这样说?现在的普通复合肥料从实际上讲是占主流的,但是在市场营销中反而不占主动了,现在的营销方式除了品牌竞争、资源竞争外,就变成了价格竞争,到了经销商层面,就变成了赊销竞争。难怪普通复合肥料市场中,劣质产品越来越多了,一些质量过硬的肥料反而被不正当竞争抛弃了。

再反过来看特肥市场,营销的主要方式是抢市场占地盘,大家是不是发现特肥市场正是沿用了普通复合肥料营销的最初方式呢?就是抓客户、抓服务,然后再起来维护客户。很多特肥业务员直接就找到棚户果农,跟他们谈示范、做铺货,这是不是又回到了普通复肥营销的原点了呢?我认为,这不为错,竞争就是从服务农户开始的。但这样做势必给肥料厂家带来了无尽的费用浪费,好在特肥还是有足够的利润来支撑这种营销的。

农民讲,现在不愁没肥料,白给用的都很多,就是不知道哪个才是好肥料

营销永远靠的是产品

最近我在走访大棚户的时候,发现特肥的竞争就是白热化,虽然也通过县村两级进行销售,但村级经销商都很难将棚户全面地维护好,不是经销商不作为,而是棚户自己有选择,一方面是试用的肥料太多了,哪家都说自家的好,再一方面是看谁让利让得多,看谁往棚里跑得多,看谁能把棚菜的病虫害把好脉,棚户才可能去购买产品。

也就是说归根结底,营销的好坏是由产品来决定的,如果试用一次看不到效果,服务要跟不上趟,那么自己认为产品再好都不行。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用产品来说话,用效果来说话。但这个效果一定是包含着产品本身效果和服务效果的,所以我在企业中总强调服务,服务不足与农户离得太远,好产品也会无销量,当然产品不行,再费劲也是一时畅快。

一讲到肥料,农民说看天气和价格吧,都好了就多上点

今天我们聊的是转型特肥,个人感觉特肥的营销是到家了,也就是用之前普通复合肥料的营销之道,而且做了升级,真正地服务到家了,这是件好事。但是我们是否也发现了,普通复合肥料相对就利润低,一些厂家把普肥给减少或者淡忘了,难道大家不清楚,普通复合肥料才是消费主力军,别到时候特肥竞争白热化了,想回到普通肥料都难了,特肥转型应有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