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中的文学大咖
舒 曼
舒曼在生前名气并不大。反而是他的妻子克拉拉更负盛名。而克拉拉始终坚信丈夫的才华与能力,可谓女性翘楚。舒曼经常在音乐会后台无所事事,被人问到:“你也是搞音乐的吗?“深深刺痛他的内心,因为那时的他并没有广为人知的作品。
舒曼从小生长在一个书商人家,普读ETA霍夫曼与让保尔。舒曼爸爸:咱家的书不要钱!儿砸随便读!多读一本赚一本!
中学时代,舒曼一边组织文学社团,研究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一边组织音乐社团,参与演奏、指挥作曲。我不禁要说兴趣可能就是不经意间展露的。让孩子自由发展,时间会给他答案的。
舒曼对古典音乐的推进远远不止他的创作,而更是他的音乐评论。1834年,他创立了《新音乐报》。并用了10年时间,通过自己发表文章来阐述自己对音乐的看法,表名自己对音乐的追求。
天若有情天亦老,可惜老公走得早
上回说到,舒曼去老师维克先生家里学音乐,与老师的女儿克拉拉暗通情愫。舒曼只是一个写音乐期刊度日的穷小子(这不是我本人??),而克拉拉已经是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社会名人(对不起,可能这也是我…..)。
这场荒谬的恋爱被老父亲维克极力反对!我怎能容忍我的宝贝女儿受这等委屈?怎料到,舒曼本身是法律专业出身,靠着自己精湛(中途放弃)的法律知识,打赢了这场长达11个月的官司,终于在克拉拉生日这...前一天把桃金娘花环带在自己爱人的脑门上。这一对伉俪终成眷属。撒花✿✿ヽ(°▽°)ノ✿
Florestan 与Eusebius
这两个虚拟人物是舒曼创立出来的人格。
他们同来自于舒曼的虚拟组织“大卫联盟”。大卫联盟是舒曼对抗音乐界保守势力的武器。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的人格们与我同在!!很多人因此而断定舒曼的精神状况已经开始有问题了。
其实条件不太充实。这是舒曼理性分析后的结果,灵感来源于让·保尔的《少不更事的岁月》。
Florestan 与Eusebius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格也是源自小说中性格迥异的孪生兄弟。当时这是一种文学时尚。有次出版社错把两部小说左一页右一页的印在一本书中出版,看的读者错愕不已。结果意想不到的形成风潮。舒曼把文学中的浪潮借鉴到了音乐中。于是才产生不同特色的曲子有不用署名的精分习惯。大家:你疯了吧?舒曼:宝宝故意的哦~
普法时间:
张三跳河自杀,结果被捞起来了。虽然没死成,但是从那以后就身体不好,几年后,死翘翘了……
问:张三的死算自杀还是自然死亡?
就知道你们选自然死亡!这怎么能是自然死亡呢?有的同学可能觉得一个是有时间差, 自杀都是立马死的,最多喝个药过个几个小时最多了。这个隔了好几年怎么能算自杀呢…… 但是自杀这个行为张三是不是做吗?是的嘛!所以这里我们要算自杀...未遂。(我对法律的知识完全来源于哔哩哔哩的罗翔科普,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这里的张三就是舒曼本人。所以,如上所述,虽然舒曼不是自杀死亡,但史学家通常认为他的死源于自杀。
这个精分的人物介绍,是不是也看的大家云里雾里的。是的,没错!我在致敬舒曼!
李斯特
大家所知晓的李斯特大抵是狂妄不羁的形象。靠着自己一手精湛的技术与灵敏的大脑独创天涯。但其实这只是李斯特庞大的人格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他其实是个不断进取不断自省的人。
年少的李斯特在巴黎得到了各种信息的熏陶,由于缺乏系统的音乐训练与过于聪明,他像海绵一样的吸收了各种或好或坏的知识与观点。但其实在他24岁发表的论文《论艺术家的地位》中,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小李斯特对于艺术家与匠人的区别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
他在那之后也是如此要求自己的。比如入世隔绝的长达10年的潜心创作,对工人阶级行动上的同情与水灾后匈牙利的倾馕捐助,对穷苦艺术家作品上线的支持,还有大量的音乐论文的创作。
交响诗
交响诗是李斯特对于音乐体裁的当仁不让的贡献。交响诗将交响乐标题化,其内容来源于当代诗作中的光辉形象,实现了音乐与文学的一体化。
他的13首交响诗就是传承了这样的概念。其中包括:希腊神话,如《普罗米修斯》, 《奥菲欧》;雨果的《马捷帕》, 《山间所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也正是因为李斯特对音乐标题性,音乐与情感之前的观念创新,使他成为了“新德意志学派”的带头人。以他工作的剧院魏玛为基地,与柏辽兹和瓦格纳成为了新音乐浪潮的中心。
下面我们根据这两位音乐家的经历,不要脸脸的比较思考一下。
舒曼沉迷学术到无法自拔,可谓不疯魔不成话。最后学术上的造诣自然是无话说,但对于他自己而言,是成就了自己还是撕碎了自己呢?
李斯特年轻时放浪形骸,名扬全欧洲,但是自己真正的造诣却鲜为世人知。他把放浪展示给别人,把深沉留给了自己。终是留名千古的,可留的名算是虚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