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大赛】| 张同军作品:狗狗“老三”
随着第一届“华丽杯”保护野生动物征文大赛圆满落幕,枸杞文学启动了第二届“华丽杯”保护动物征文大赛。与第一届相比,我们去掉了“野生动物”的局限性,改为“动物”,毕竟居住在城市的人,很少接触到野生动物。我们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关爱动物,关爱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一届“华丽杯”征文大赛的特等奖是一位中学生,一等奖是一位青年女作家,三等奖有农民、有教师、有公务员、企业家,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与真实感受,呼吁人类热爱动物,保护环境。我们是同一个星球上的一家人,我们生命应该是平等的。我们是动物的骄傲,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人类需要动物,动物需要人类,地球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地球。她们的作品没有矫揉造作的空话,用心灵的呐喊写出了朴实无华的作品。我们想着今年的获奖作品,与第一届的获奖作品,积集出版,让更多人体会到人性的善良与生命的可贵。本次大赛的发起人是少数民族作家阿娜尔古丽与海外华侨企业家王湛华,所以本次大赛的命题为“'华丽杯’保护野生动物征稿大赛”,我们将会每年征文一次,将这项活动永远推行下去。
第二节“华丽杯”征稿大赛的评委为:
詹仕华:西部文艺创作研究院院长,作家。
邓九刚: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呼和浩特市政府文化顾问、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王湛华:东莞康年制帽有限公司董事长、政协东莞市港澳区委员、香港东莞石排同乡会会长、香港广东社团总会荣誉会长,野生动物保护大使。
阿娜尔古丽:著名作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特殊津贴作家。
韩阳:图书编辑,作家,媒体人。
征稿要求:
热爱写作或有过保护野生动物的真实经历者,均可自由投稿。作品题材要以“万物与我们同根,保护动物,善待生物。”为主题,真实描写爱护动物、拯救动物生命、人与动物和平相处的事件,自己能提供真实图片更好。最终参考作品质量与读者的人气,抄袭、非原创文章、刷票者取消参赛资格。最终入围审评参考当日点击量与留言数,恶意攻击获奖者,我们会追究法律责任。投稿时请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并随文稿附作者本人电子照片一张、简历一份。作品字数限定在3000字以内。征稿日期:从即日起至2022年1月10日结束。参赛优秀作品,将在枸杞影视文学平台刊出。
投稿邮箱:552097183@qq.com
奖励办法:
大赛设:特等奖一名,奖金10000元,外加奖杯
一等奖一名,奖金2000元,外加奖杯
二等奖二名,奖金1000元,外加奖杯
三等奖一名, 奖金500元,外加奖杯
优秀作品奖30名,每位奖金50元,没有奖杯证书
为了发展与巩固“枸杞文学”,此外我们还设置了:
枸杞文学最佳作家奖:手机一部,加奖杯
枸杞文学签约作家奖:手机一部,加奖杯
枸杞文学突出贡献奖:手机一部,加奖杯
枸杞文学文化传承奖:手机一部,加奖杯
枸杞文学爆文特别奖:手机一部,加奖杯
举办单位:
本次征文大赛由枸杞影视文学平台、 华丽精创文化传媒、野生动物征文大赛组委会主办,由“升晋康达集团”独家赞助。
联系人:马枚素 韩阳
狗狗“老三”
冯老汉中年丧妻,又当爹又当妈,把两个儿子拉扯大。拼死拼活,给他们盖上房子娶上媳妇,两个儿子先后分家自立门户。冯老汉身体硬朗,自己耕种着几分地,能吃饱穿暖,衣食倒也无忧。冯老汉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从来不麻烦儿子儿媳,怕影响他们的生活,两个儿子没事也不来打扰老汉,更不用说两个儿媳妇了。
有一天,冯老汉到地里干活,在大街上遇到一只脏兮兮的小狗在一堆垃圾旁寻找食物,便抱回来了家。给小狗洗了洗澡,在自己的炕上给小狗弄了个被窝,自己吃啥就让小狗吃啥。因为自己有两个儿子,冯老汉索性和小狗叫起来了“老三”。
慢慢地,小狗“老三”成了冯老汉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冯老汉走到哪里,“老三”就跟到哪里,形影不离。冬天,“老三”陪着冯老汉晒太阳,偎依在老汉脚边。夏天,“老三”陪着冯老汉下田干活,趴在地头,看着冯老汉锄地拔草,有时候会调皮地追赶着眼前飞过的虫子。“老三”平日里温顺的像只小猫,特别是对冯老汉那帮一同晒太阳唠嗑的老伙计们。
村里人都知道冯老汉养了条狗叫“老三”。为这个,两个儿子还找冯老汉吵了一顿。冯老汉没有吭声,结果“老三”一顿狂吠,把冯老汉的两个儿子赶了出去。
闲来无事,没人说话的时候,冯老汉就和“老三”诉说自己一生的不容易,诉说着心中的苦闷。这时候,“老三”会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眼睛紧闭,偶尔会抬起头舔舔冯老汉的手,像是在安慰他。
“老三”长大了,冯老汉进入了“古稀”之年,腿脚不灵便了,眼花耳聋了,三天两头闹病,地也不能种了……
冯老汉找到本家里有威信的老人,还有村里的书记、村主任,把儿子儿媳叫到一起,商量养老的对策。村里书记建议两个儿子每家收拾出一件上房,让冯老汉轮流住,两家轮流照顾。结果老二家坚决不同意。老二媳妇尖钻刻薄,吝啬成性,村里没有一个说上话来的人。是个“堵上门子朝天过”的主。
听着孩子们在那里为了自己争吵,冯老汉暗自落泪。“老三”就扑过去,舔着老汉的脸。最后商定了,冯老汉还是住在自己那两间低矮的土坯老屋里,两个儿子轮流送饭,每人一周,生病住院药费均摊。
从那以后,冯老汉烟也戒了,茶也不喝了,为了是给孩子们减轻负担。老大和老大媳妇每次按时送饭,自己吃啥送啥,长了时间,老大还过来看看老父亲。送来饭,冯老汉都是一分为二,给“老三”一半,但冯老汉不吃,“老三”坚决不动。没有胃口,冯老汉也要坚持吃饭。他怕“老三”不吃饭饿坏了。老二家送的饭凑凑付付,有时候还是残羹剩饭。有几次竟然忘了给老父亲送饭。从那以后,到了饭点,“老三”就会跑到老二家的门口一阵“汪汪”。老二媳妇听到叫声,就在院子里指桑骂槐,冯老汉、“老三”一块骂。但是她不敢开大门,因为“老三”见到她和老二的那种独一无二的神情、低吼和姿势,让她不寒而栗。
慢慢的,庄里和乡听到“老三”叫声,都会摇头叹息。邻里街坊,这家给冯老汉端碗粥,那家送几个包子。“老三”看到他们都是从家里冲出来,摇摇尾巴,在前面带路,然后再把送饭的人送到门口,像极了一个主人。
冬天来了,北风呼号,冯老汉屋前那棵杨树虬枝峥嵘,满眼憔悴,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被吹得无影无踪。凛冽的寒风把冯老汉的两间小屋裹得严严实实,炉子里的碳火奋力驱赶着寒意。
冯老汉病危了。“老三”日夜趴在炕下,不吃不喝。邻居们和冯老汉那些老伙计们进进出出,帮着料理着后事。“老三” 趴在那里,一动不动。冯老汉弥留之际,抬手指了指“老三”,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天空变得昏暗,点点雪花飘落。一直不露面的老二和老二媳妇抢天号地赶了过来。听到两个人的声音,一直没有动静的“老三”突然像疯了一样冲出屋子,满身的毛根根竖起,瞪着血红的眼睛,站在大门口,朝着老二夫妇,时而呲牙,时而低吼。不管别人怎么拽、怎么打、怎么呵,“老三”不管不顾,只顾盯着老二夫妇。老二媳妇一看这个阵势,吓得躲得老远,没敢靠前。老二感觉面子上不好看,想硬冲进院子。刚刚向前一步,“老三”猛地冲了上去,把老二扑倒在地。多亏冯老汉的那几个老伙计上来,“老三”没再发威。但只要老二准备靠近大门,“老三”就像中了邪一般。全村老少爷们看着既心酸又可怜,特别恨老二夫妇,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一传十,十传百,邻近几个村的人都来了。
冯老汉的送殡队伍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前面是大儿子夫妇领着几个下辈,再后边是一条狗,最后边是远远跟着的老二,老二媳妇直接没敢露面,她既怕人又怕“老三”……
冯老汉的葬礼现场被围得水泄不通。参加葬礼的人数,是四邻五村这么多年最多的一次。来的孩子们也特别多,每个大人拉着自己的孩子,边走边说,不知道说的什么,只看到孩子们频频点头。
冯老汉的骨灰准备安葬了,“老三”跳了进去,“呜呜”地呻吟着……
还是冯老汉的那几个老伙计把“老三”抬了出来才得以顺利下葬。
接下来的几天,经常有人看到“老三”趴在冯老汉的坟前,但从那以后再没人看到“老三”。有人说,“老三”成了流浪狗,有人说“老三”投河自尽了,是从一个凿鱼的冰窟窿跳进去的……
倒是“老二”夫妇,人们在很远的一个小城市里遇见过……
本栏目编辑:宋蔷
作者简介:张同军,男,1971年3月生,汉族,大学本科学历,在职法律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滨州市公安局沾化分局二级警长,二级警督警衔,滨州市作协会员、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先后在《滨州广播电视报》、《滨州日报》、《人民公安报》、《山东法制报》、《齐鲁晚报》、《山东公安》、《法制日报》等各类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散文、文章、报道多篇,获得过人民公安报鲁泰杯征文优秀奖、滨州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果一等奖、法制滨州建设论坛三等奖、沾化区《家乡的味道》征文三等奖、“2020胶东散文优秀作品奖”、齐鲁晚报壹点号优秀作品选集。作品收入《胶东散文年选》、入选《胶东散文十二家张同军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