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骡子

〓 第 1522 期  〓

                       文|纪素琴  编辑|王成海

大约是1985年左右,那时我11~12岁,我家养了一匹骡子,每到暑假,放养骡子的事就是我的了。那时候,每天早晨吃完饭,就会和同村的人结伴一块儿到很远的山上放自家养的牲畜吃草,每人放1~2头牲畜,有牛、驴、骡子、马等。一块儿结伴的人有20多岁的,也有像我一样10多岁的小孩儿。每天大家从村口结合,然后都各自骑上自己的坐骑,排着长长的队伍,沿着小路,一路小跑到距离村子大约2~3公里的小桌子山或者南面沟里去放养牲畜。

记得那时候,每天从村口走或者回来的时候,我都是最紧张的时候,我家的骡子不是很老实,我的个子又小,大家都已经骑上走了,我还在一遍又一遍地把骡子引到一块大石头边,自己站到石头上,这样才能够着骡子的后背,然后用力一蹦,蹦到骡子后背中间位置。但每次都是事与愿违,一方面骡子引不到石头边,另一方面,即使引到石头边,我也会很费力骑上去。每次看到大队伍已经走了很远了,我还没有骑上去,着急得心都快蹦出来了,我家的骡子看到其他伙伴都走了,也在着急。所以每次队伍的最后一个,似乎都是我。

能顺利骑上骡子是我最高兴的事了,但一次意外让我至今难忘。那是一天傍晚的时候,大家放完自家牲畜准备回家了。像往常一样,伙伴们都骑上已经吃饱了的坐骑,我照常把骡子引到大石头旁,但是在我往上蹦的一刹那,骡子往前走了一步,我正好骑在了骡子的臀部,骡子似乎不喜欢让人骑这个部位,马上蹦起来,把我狠狠地甩到了大石头上,当时,我就大脑一片空白,根本顾不上哪儿疼了,觉得很害羞,担心小伙伴们笑话我笨。伙伴们都跑过来帮我重新又骑了上去,回到了家。见到妈妈的那一刻,再也忍不住了,眼泪马上涌了出来,但没有大声哭。这时候,我才注意到我的鼻子已经肿了,我的右手食指变形红肿,并起了皮。

undefined还有一次刻骨铭心被骡子尥下来的事,有一天中午回家,我在后面骑着骡子回家,前面200多米远有人骑着一匹马往回走,我家骡子的母亲应该是一匹马,但确定不是这匹马,我家骡子却似乎像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疯狂追赶前面这匹马,当时是下坡路段,我在骡子的后背上颠簸着,下坡路段促使我的身体逐渐往骡子的前面滑,最后我几乎骑在了骡子的脖子上,当时的我已经不知该怎么办了?那就往下掉吧,也只有这样了。所以就在骡子飞奔的过程中,我选择了往下掉,结果大家可想而知,脑袋撞到了地面上,几乎晕了过去,昏昏沉沉回到了家。现在想起来很后怕,所幸没有留下后遗症。

记得还有一次,天突然下来了大雨,也没带雨具,那时候似乎家里也没有雨具,如果能带一把雨伞,那是比较有钱的人家了,我家自然是没有的。由于在山上,很难找到避雨的地方,突然发现有几块石头垒起来的一堵墙,很矮。现在想来,应该不到0.5米高,很显然,避不住雨,看到旁边有一块石头,我就想搬这块石头,再把石墙往高垒一下。结果一搬石头,石头下面有一条蛇,原来这里是一条蛇的避雨地,吓得我扔下石头就跑。

放骡子也不是每天遇到烦恼的事,也有很高兴的时候。比如大家到了目的地以后,给牲畜蹄子上上绊,就可以尽情玩了。可以挖山葱,摘酸榴榴,挖甘草。

那时候最让我高兴的事是,拉着自家骡子寻找比较高的草,有犄角旮旯或者潮湿的地方,就会有一些比较高、比较嫩绿的草,看着自家骡子满嘴吃上那么高、那么嫩的绿草,心里美滋滋的,比自己吃到美味都高兴。

喜欢本文就在最后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

郑重提示:由原创文学公众号“老事旧人”创刊人王成海先生卧病三年多写作的乡土散文集《故乡,记忆中的那些人和事》,在众多读者朋友的鼓励下终于出版了,截止目前还剩最后300本。该书由作者2017年到2019年三年间写作的三四百篇乡土散文中精选的99篇集结而成,近400页,30万字,著名书法家、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原书记处书记田滋茂先生为该书作序,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由于读者多为平台粉丝,所以定价低廉,仅仅48元,外加快递费8元,共56元,就可以买到一本由作者亲笔签名的《故乡》,长按下面二维码加老事旧人微信,留下具体地址、姓名和电话购书。谢谢大家的理解、支持、捧场。

长按二维码加微信购书

平台精选官场小说阅读区,点开即看:

官场红人

权力的较量

她爱了他二十年,可现在,她就要撑不下去了

权力的较量

【作者介绍】纪素琴,察右后旗石门口乡刘二沟村人,1974年出生,在1990-1993年期间在察右后旗白中84班上高中,1993年考入内蒙古农牧学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