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365个穴位,重要的无非这12穴,可...

人体365个穴位,重要的无非这12穴,可调治百病,收好、以后用得到
 
1. 心胸胃疾病按内关、公孙--内关穴的位置在前臂正中处,腕横纹上2寸的地方,而公孙穴则位于足内侧缘,在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内关和公孙都属于八脉交会穴的一对,主要专治心、胸、胃的疾病。
 
2. 胃热口臭按内庭--如果兼有口臭、消谷善饥、便秘,就是有胃火。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有清胃泻火、理气止痛的功效,可以说是热证,上火的克星,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它的祛热、祛胃火效果非常好。
 
3. 感冒鼻塞按大椎--在人的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操作:我们用一个手的食指和中指,用力的按住大椎穴,按摩一两百次。功效:缓解发热,特别适合感冒后高热不退的人群。
 
4. 咳嗽痰白按大椎穴--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按摩时先深呼吸,在气止时用食指缓缓用力按压,缓缓吐气,再慢慢放手,每次3-5分钟,每天1-2次。
 
5. 腰痛肾病按肾俞--处在腰椎旁1.5寸的位置处,我们可以经常按摩这处穴位。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对我们的腰痛,肾病,精力衰弱都有改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长时间的坚持按摩肾俞穴,这样就可以增大肾脏中的血流量,可以有效的改善我们的肾功能。
 
6. 眼睛疲劳按后溪穴--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功效:预防眼睛疲劳。按摩方法:用大拇指和食指同时对着后溪穴发力。
 
7. 膝盖疼痛按内膝眼--位于人体两腿的膝关节处,总共有两个,屈膝,在髌韧带内侧凹陷处就可找到,该穴位有舒筋活络、缓解下肢关节疼痛、麻木等不适感的作用。按压的时候,现在膝关节下方垫上薄枕,然后用拇指、食指点揉内膝眼约一分钟左右即可。
 
8. 痛经、月经不调按水道穴--可以弄一个热水袋,在每个月月经前几天,晚上睡觉之前在水道穴热敷10-30分钟,同时辅以手掌的轻微刺激,对于调理月经来说,效果非常好。
 
9. 养肝泻火按太冲穴--太冲穴也是人体重要的养肝穴位,位于大脚趾、二脚趾缝间上两指宽的凹陷处。经常刮或者按摩太冲穴,可以帮助降低肝火,改善肝火旺盛引发的不良症状。
 
10. 龋齿牙疼按大杼穴--大杼穴是治疗虚火或龋齿牙痛的良穴。又为八会穴之骨会穴。齿为骨之余,而骨会是大杼穴,所以便自己按压大抒穴。按之牙痛即止。
 
11. 耳聋耳鸣按听宫穴--位置容易出现,张口时耳屏前凹陷的地方即为听宫穴,它可治疗耳朵各种疾患,善治各脏器火旺导致的耳鸣、重音。方式:双手大拇指同时按摩穴位,半分钟后感觉到酸胀感即可停止。
 
12. 痛经就按合谷穴--手上的合谷穴是缓解痛经的有效穴位。特别适合在学习、开会和工作单位等公共场所使用。合谷穴是止痛第一穴位,痛经的时候这里按起来会痛。取穴时一手拇指和其它四指并拢,在大拇指和食指掌背部肌肉隆起的部位(轻按时会有痛感)。
 
我是道地真选,每天更新常见疾病的穴位系列。
原创、配图不易,你的关注、转发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