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悬崖之上》张译于和伟的对手戏,终于明白顶级演技不必炸裂
《悬崖之上》终于逆袭了。
5月3日下午13:00:26,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悬崖之上》的票房超过《你的婚礼》,成为单日票房榜冠军。
这个时间妙得很,五一档这盘棋刚好下了一半,口碑局面已经很明显,豆瓣7.7、猫淘9分 的《悬崖之上》断崖式领先,加上票房又逆袭,其它电影再想把局面翻过来,几乎不可能,现在的悬念仅仅是:利用五一档的后半段,张艺谋和他的演技天团能不能在巨大的口碑优势下,把五一档票冠也拿到手。
电影能逆袭,品质是关键,毫无疑问,这是《风声》后,近几年最好的国产谍战电影。
谍战片的氛围、凌厉的动作场面、实景拍摄的风雪、老谋子绝对一流的影像调度和画面,都很精彩,都是制胜的一部分。
但最绝的,还是表演。
《悬崖之上》是一部标准的群像戏。主要角色有12个。
而且几乎没有过场角色,每个角色都很硬,有记忆点:
张译、于和伟、秦海璐、朱亚文、刘浩存、倪大红、李乃文、余皑磊、飞凡、雷佳音、沙溢、韩昊霖……
一部电影能同时聚齐这么多演技派,真是很难得的事了,关键的原因,当然是没有演员可能拒绝张艺谋。事实上所有演员都发挥地很好,即便是雷佳音演的叛徒,余皑磊演的敌人中的倒霉蛋这样的配角,也让人过目不忘。
但到最后,还是这两个男人的戏最打动我,你可以说,这两个男演员的戏,代表了中国中生代男演员最强的演技水平,也可以说,他俩的对手戏,已经预定今年大荧幕上国产电影的最佳对手戏。
这话听起来有点大,但这两个名字一出来,你就知道这不是夸张,而是事实:一个张译,一个于和伟。
很多年里,一说起演技就要用到两个字:炸裂。好像不炸裂,都对不起演技两个字,但这一次在《悬崖之上》,中国最好的两个男演员,演技一点都不炸裂,不炸裂,却静水流深。
看完电影,我终于明白炸裂演技和顶级演技差距在哪里。
顶级演技,不用炸裂
仿佛一场不约而同,张译和于和伟,都在电影中做了“减法”。
我们夸一个演员,用烂了的就是“演技炸裂”。
两位演员却都反着来——比的不是谁更炸裂,而是谁更克制,谁更内敛。
开篇,就打了个样。
行动组开头第一场戏。
四人在俄罗斯经特工训练后,被空投到中苏边境的林海雪原,准备乘坐火车前往哈尔滨,执行代号为“乌特拉”的秘密任务。
张译饰演的张宪臣和饰演自己的妻子秦海璐有场分别戏。
那么深情的告别,就那么淡淡的一句—— “活着的,去找孩子。”
然后一个点头,一滴无声的眼泪,便是最后的告别。
这种克制,也是把观众视线引向另一个更焦灼的战场:从跳伞着陆开始,行动组就落入了敌人设好的陷阱,被置于绝境。
如何绝处逢生?
张译用他克制的演技演出了剧本里没写出的部分,眼神里的不安和琢磨,动作里的停顿和节奏,令张宪臣这个这个角色十分生动,那些眼神,表情,姿态轻易就让观众进入那场刀尖上的舞蹈。
比如遇到假装接应他们的沙溢一伙人,他起疑,却不表现出来。
到了关键时刻,忽然爆发,决一生死。
看得出,整部电影张译也用了不少笔墨,来刻画角色的“无情”。
比如小兰因为担忧恋人楚良睡不着的夜晚,张宪臣对她说:“你应该当他已经死了。”但这种无情又是演出来的,下一秒又忍不住安慰小兰,“天亮了,就好了。”就是这样一个细节,让整个人都有了生气。
整部电影的表演都能看出张译的一种对比,作为领队,角色脸上一直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很多观众一开始觉得他会是力拯救整场行动的救世主,而他在雪地杀特务,厕所写暗号,车厢救小兰,也确实好像无所不能,哪怕被特务围追堵截,他依旧能跑上一辆车,从容逃跑。
但这其实也是张译带给观众的假象,真相是:他是一个战士,也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是有血有肉的人。
是人,就会有软肋。
他的软肋,就是孩子。
他本应割舍掉所有的爱与希望,活下来,再去找孩子。但生死时刻看到了饭店门口流浪的孩子,他还是第一次慌了,忍不住冒着危险下车,去探寻自己孩子的踪影。
就这么一个不该有的动作,被捕了。
好多观众看了预告片,都被张译那场被行刑的戏打动。
确实是精彩,他要演出那种被电得肌肉颤抖,大小便失禁,也不招供的镜头。虽然镜头是一晃而过,震撼却是长久的。人们无法想象那么一幅瘦弱的身躯,能够抵抗如此巨大的磨难。
表演中他不仅真刀真枪地接受电击,还要被泼冷水,张译的动作、眼神,全都是最真实的反馈,甚至被电到口吐白沫。演完他最关心的也不是身体,而是带着口吐的白沫跑过去问张艺谋:“这个被电击的感觉您觉得行吗?”
但我又觉得,最绝的其实不是这场戏,而是张译用之前所有的表演,去完成了这场“演技炸裂”大戏的铺垫,因为有了这些铺垫,最后的爆发,才那么自然与舒展。
这就像《风声》里那段周迅最后的独白说的,“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演无惧生死当然难,但演出一个战士因何而死,更难。张译全都做到了。
一般来说,一部电影有一场顶级的演技发挥,已经很难得。
但这部电影,偏偏有两场。
于和伟饰演的周乙,可以说是全片最难演的角色,不是说张译的角色不难,而是于和伟饰演角色的身份太复杂,也太多面了,一头要对着观众演戏,一头又要对着敌人演戏,哪头都不能让人看出来。
但他又演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置身于鬼蜮中打转。
既要面对敌人的试探保全自己,还要眼睁睁看着战友的牺牲,那痛才更最蚀骨。
一个行走在刀刃上的人,一切行为都那么不动声色。
比如我党的秘密情报,被他捏在掌心。点火,一点点燃尽,连灰烬都攥在手里,一丝不留。
这是于和伟没用替身的亲身演绎,拍完导演张艺谋赶忙喊停,问于和伟手烧伤了没用,于和伟淡然回应:没有。他装的。
这场戏就像于和伟整部电影表演的隐喻,明明是腹背受敌,那么压抑的感觉,简直都能让人窒息。
但所有的愤怒、爆发、痛苦,在他身上,必须通通屏蔽。一切情绪,必须在暗夜中,仿佛那张情报纸条,被一燃而尽。
但这么窒息的角色,于和伟却赋予他一种黑色幽默。
比如他正在海报上留暗号,被余皑磊饰演的下属撞个正着,他一开口就是“我是共产党”。余皑磊就懵了。
然后他再胡诌几句理由,余皑磊就信了。这段表演黑色幽默,但又很有说服力,带着残酷战场中的真实感,就有内味儿了。
整部电影,于和伟成为了穿起所有剧情的引线,每个行动队成员都和他打过交道,结局或生,或死。
有一幕戏是,朱亚文为了掩护秦海璐逃跑,自己陷入重围,被于和伟带领的敌人给堵了,权衡再三,于和伟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对着自己的战友开枪。
漫天的飞雪与背光处无尽的黑暗交织在一起,于和伟一个微表情,就演出了人物内心的悲凉与决绝。
但这还不是最残酷的,更残酷的是受伤的朱亚文吞服毒药,他冲上去撬开他的嘴,使劲儿抠他嘴里的毒药……
在这一刻,观众能看出于和伟同时在演两个人,一个人是作为敌方特务的周乙,不能让这个人死,因为要让这个人活着接受刑讯,另一个却是真实的周乙,他拼命去抠毒药,是希望他的战友能活着,哪怕他活着,可能导致自己暴露。
正是因为观众看懂了于和伟的身体语言,所以当朱亚文的角色牺牲,他嘴里咕嘟了一句:“妈的,晚了一步”。这时候于和伟的嘴角抖动了一下,带着一种不动声色的悲伤,于和伟没哭,观众却哭崩了。
这样不动声色的惊心动魄,是五十已过的于和伟才演得出来的好。
但这还不是最好,就像武侠小说里一样,能把绝世高手功力展现到最高级的,一定是顶级高手对决。正是老谋子,让这两个代表中生代男演员最高演技水准的演员,上演了一场巅峰对决。
这场对手戏,应该预定年度第一了吧
电影里,周乙终于协助被捕的张宪臣逃跑成功,可他们逃得出监牢,却实在逃不出敌人设下的重重关卡。
就在这车里,两人用最简洁的语言、淡定的表演,商定了下一步的计划,哪怕这个计划,直接决定了一个角色的生死。
这一幕,张译于和伟忽然把一场巅峰对决,变成了一场对掌,两人本人散发的气息与角色自然地糅合到了一起,那么和谐,又那么让人动容。
我曾经以为的生死诀别戏,是演技炸裂的感天动地,但这两个演员此刻的表演,却带着一种生死看淡的淡然,这种看淡的背后折射的又是温度。
在此之前,俩人装不认识,身份是一白一黑。
这一刻,两人第一次卸下面具,面对的却是生死时刻,最后张宪臣用一句“分开走”,分开自己与周乙,实际也是对他的成全、保护。
两位革命战友的手,从握住到分开。背后是共同舍弃生死的信念。这才是真正的过命的交情。
也是在张宪臣交代完所有任务后,有些哽咽地说了一句:
“拜托你一件小事,我的孩子在饭店门口要饭”。
观众的心就被这件小事击中了,对于整个行动来说,自己的孩子,的确是小事,可对于张宪臣来说,哪里是小事,简直是天大的事情,是支撑这位孤胆英雄扛过黑暗与折磨的“最重要的事”。
电影整个的表达方式就是很朴素,朴素不是说平淡,而是不刻意。放开很容易,但是收敛很难。有些话,其实胜过千言万语。
有人说,张艺谋老了,没那么尖锐了。我倒觉得,这么多年来他始终如一。主题会随着电影和时代而改变,人性微光才是永恒。
张艺谋舍弃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只是细细描绘时代剪影下,每个投身洪流的革命者,那么一件小事。
正是在这种克制与内敛下,泼墨般的夜里,那仿佛无尽的风雪,掩盖了每个人心上的忧愁。讲完那件小事的张译,颤颤地起身,带着枪,开着倒霉蛋老金的车驶向关卡,不见踪影。
而于和伟,仍在原地。
在“老张的遗愿”和“周乙的回信”系列视频中,张宪臣和周乙隔空对话,“老周啊,活下去,黎明将至”,“我会活下去,等待黎明”。
他们是如此的信任彼此,所以都愿意“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以命换命,争着舍生取义。
两只手,轻轻一握,又松开。战士的命运,殊途同归。看过原著小说的人,其实都知道周乙最后有没有等到黎明。
电影有场戏是最好的暗示,门外正在进行枪决,枪决的,就是张译的角色和倒霉蛋老金。
原本这场戏于和伟的角色没什么动作,但他主动要求加了个点烟的动作,一是让角色有事情做,二来也是一种掩饰。
可周乙的完美演出也是在这里露了馅,就在枪响的一瞬间,从头到尾毫无破绽的周乙那点烟的手,还是忍不住抖了一下,对面是倪大红鹰眼一样的目光。
好多观众不理解,说电影演着演着,怎么行动都没了,变成救人了?
但从头到尾,乌特拉只是一个代号而已。
更重要的,是无法以代号概括的“人”。
张艺谋导演曾在采访中透露,编剧全勇先的剧本,最初甚至根本不关心“乌特拉”是什么。
其实这个故事从头到尾,就是一个讲述牺牲的故事。
而于和伟张译这场戏,就是演出了电影真正的底色,那颠沛流离的夜色中,那些革命者的诀别与坚持,如同奔向远方再不回头的波浪。
真正有力量的东西都是无声的。
这两大演技男神,终于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演技
张译说过,为这个角色,自己哭了好几次。
演员将他的爱都给了电影,为角色保持着一种孤独的尊严,大概也是另一种了不起。
当然也别忘了张艺谋。
为了还原当年的真实情况,张艺谋导演率领团队辗转多地拍摄,1:1复刻还原三万多平米的哈尔滨中央大街、亚西亚电影院、马迭尔宾馆等地标建筑。零下40多度的外景,于和伟说自己经常说了几句台词就冻得颤颤巍巍了,但还要硬着头皮说下去。
而老谋子年过70了。
我们在影视作品中常见的雪景都是人工降雪的,但张艺谋却不肯将就说,“那不行,假的它演不出来那个重力的作用”,看着摄像机,张艺谋双手比划着,和大家说。
观众能看出张艺谋是真的宝刀未老,寥寥几笔就构建出萧瑟肃杀的气氛。开场一个俯拍降落伞镜头,就带领观众进入一个炼狱般的战场,外景大量的蓝,再加上连绵不断的暴雪的白,以及自带霓虹色的哈尔滨,那些俄式风情的百年小镇和横道河子的站台,让观众一秒穿越回到30年代漫天飞雪里充满欧式风情的谍战冰城。
这一切所求为何?一个字:真。
也是为了求真,当张译演到沙溢将一柄小刀插入被摁在地上的自己的口中,张译需要用牙齿咬住抵抗时,本来的道具是一柄木质假刀,但在演了几遍之后,张译提出用真刀,因为假刀总感觉不对。
当于和伟说起表演,也说出了两个字:真诚。
真诚,才对得起当年的烈士们。
电影里多次提到“乌特拉”,这个词在俄语里是黎明的意思,张译跟于和伟的角色,都对刘浩存的角色说过同样的对白:“我要你活着,看到天亮。”
这部电影里张译于和伟的演技,让我想起山海。
山无言,海静谧。
但山,又是坚毅的,生机勃勃的,海,是包容,是一种无声的奉献。
而山海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股力量。这是一种齐头并进的浪漫,也是一种难舍难分的交情,从大山上眺望,也在海里激流勇进。残酷战场上完成刀尖上舞蹈的不是一个个工具人,相反他们是鲜活的,是有情的。
两个最好的演员,演出了那个年代革命者最珍贵的尊严。
谍战片这个题材其实不好拍,很容易掉入一个自我感动的圈套,观众没感动,自己先哭了。
但《悬崖之上》把握得刚好,电影的妙笔在没有刻意要去塑造一个英雄。
因为真正的谍战本不是一场个人的英雄主义表演,而是一次广袤的征程。在这个征程里,每一个人都是笔墨。
他们是不起眼的小人物,在意的是些“小事情”,正是他们的汇聚,才能形成山海,一个国家才能跨越黑暗。
近代以来中国为国捐躯的有2000万烈士。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96万。
哪怕,我们已经不记得那些人的名字。
但以这部电影,我们希望向烈士们致敬,向所有动荡岁月的坚强勇者致敬。
能演出这些烈士的演员,也是可敬的。
很多人说,现在都流行看爽剧,猎奇,抓马,表演炸裂,爆出来,吼出来,眼泪哗哗地流,才吸引人,那是因为你没有看到像样的表演。
那些真正激荡的伟大,那些值得感受和铭记真正的英雄主义,在任何时代都是重要的事,但表现这一切的电影,内核不是爽,而是一种内心涌动的力量。
所以张译于和伟的表演才这么难得,不是大张旗鼓,而是静悄悄地舍生取义。
不炸裂,但绵长,醇厚,一个背景,就让观众懂得,那些英雄是为了什么而牺牲在黎明之前:只为了今日看电影的我们,走出影院,融入那温暖的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