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懂中医养生智慧』第一章 中医基础概念

寒热体质

一、什么是体质?

体质(constitution)一词来自构成、组成(constitute),它的原始定义是“某一个体的一切生物学特征的总和”。

以下介绍几个不同学者对体质的定义:

1. 一九四年学者W.B.Tucker的看法:体质是个体在形态学上、生理学上及心理学上一切特征的总和,加之以种族、性别及年龄的各种差异,这些特征大部分取决于遗传,但在不同程度上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所有这一切都作为一个完整的生物单元表现出来。体质具有一个宽大的正常波动范围,有时可越过边界而进入异常,即病理状态。

2. 一九七年学者A.Damon的看法:体质一词对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意义,对临床医师而言,它意味着病人的生物学个体特征;对流行病学家而言,它是疾病过程中的宿主因素;对免疫学家而言,它是组织特性;对血清学家而言,它代表输血反应;对体型学家、心理学家、行为学家而言,体质意味着体型与适应力、疾病、行为的相互关系。同时A.Damon又提出了体质医学(Constitutional Medicine),但只做了一般性的讨论及展望,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3. 体质:人类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下,以及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机能和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他的生理反应的特异性,以及其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所产生病变类型的倾向性。

二、从生理方面看体质的不同

从生理方面来看,个人的体质有如下的区别:

1. 肺痨质:其人高瘦、颈长、胸部平狭、脊柱后弯等,此种人易患肺痨,故称肺痨质。

2. 卒中质:其人肥胖、颈短、头扁、面大等,此种人易患脑溢血、高血压、糖尿病等,故称卒中质。

3. 腺病质:其人多为体弱的小儿及青年,抵抗力薄弱,多病,此种人易患瘰疬、颈核肿大或感冒后易发中耳炎、咽喉扁桃体肥大,故称腺病质。

4. 恶液质:其人衰弱颓萎、面色苍白等,此种人易患痈恶疽疮、水肿、慢性中毒、内分泌机能障碍病等,故称恶液质。

5. 精神病质:其人多轻佻浮躁、粗鲁昏庸、自私多变,倘稍受刺激则发生精神病症,此种人易患精神病,或癫或狂。

6. 贫血病质:其人与肺痨质人形态相似,贫血易疲倦,此种人易成虚损病。

三、中医为何要谈体质?

中医学理论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均有它的许多特点,可以概括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基本特点,这两个特点和体质的内涵、种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以下介绍相关中医文献对体质的说法:

1. 《黄帝内经·素问》:“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2. 《伤寒杂病论》:“凡人禀气各有盛衰,宿病各有寒热”、“假令素有寒者,多变阳虚阴盛之疾”、“素有热者,多变阳盛阴虚之疾”。

3. 《医宗金鉴》:“人感受邪气虽一,因其形态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

四、以中医的理论,体质的分类有哪些原则?

最早《黄帝内经·灵枢》有阴阳二十五人,分型比较复杂,临床上很少采用。目前中医对于体质分型主要是以阴、阳、气、血、燥、湿之有余与不足理论为根据。此外,在临床上为了配合辨证治疗,也有将体质区分为寒性体质、热性体质、实性体质与虚性体质,现仅就寒性、热性体质的特征分述如下:

1. 寒性体质:口不渴、喜热饮、怕冷、怕风、手足厥冷、脸色苍白、唇色淡、尿多色淡、大便下利而稀、舌淡、苔白滑、脉迟。

寒证患者多为慢性炎症病变、循环障碍的病变,为缺血、贫血、淤血、水肿等。

2. 热性体质:口干舌燥、喜冷饮、面红耳赤、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苔黄糙、脉数。

热证患者多为急性炎症病变,组织细胞肿胀、变性、坏死。

五、保养方法

(一)寒性体质

1. 首先从饮食着手:应多吃些热量较高且易消化的食物,能适当地进补一些补阳的中药。鹿茸、巴戟天、附子、人参(高丽参)、黄芪等当然最好,但如果服用不当反而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尤其不可忽视,兹列一些御寒食品,例如羊肉、狗肉、火腿、牛肉、韭菜、生姜、辣椒、胡椒、栗子、核桃、荔枝、桂圆等,其中又以羊肉、韭菜、栗子、核桃等较易常食且有效。

2. 要适度地活动:适当地劳动及做些运动可改善末梢循环、加速血液循环,使手脚保持正常的温度。

3. 要注意保暖:应随天气变化调节穿着,做好手脚的保暖,尤其冬天更要注意改善室内温度、湿度及通风。

4. 搓按手脚:可经常按摩手脚或搓揉手脚等,可以改善手脚的血液循环、调节手脚温度使之变暖。

(二)热性体质

1. 首先从饮食改善:应多吃些热量较低且可以退火、消炎、清热的食品,能适当地进食一些滋阴清热的中药,如麦冬、知母、玉竹、沙参、百合、天门冬等当然最好,但如服用不当反而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因此,不妨改用食疗,兹列出一些食品以供参考,例如梨、椰子浆、白木耳、绿豆、西瓜、冬瓜、丝瓜、菊花、西洋参、豆腐、苦瓜、萝卜等。

2. 保持每日大便畅通:大便干硬是热性体质常见症状之一,甚者形成便秘,进一步诱发其他疾病。因此,尽量保持每日大便畅通,防止疾病产生。

3. 饮酒适度,不熬夜:酒属湿热之品,且大量饮酒容易导致肝火上升,熬夜会扰乱新陈代谢,致使自律神经失衡,两者皆不利于热性体质。

4. 穿着轻、软、宽、舒:衣着以轻、软、宽松、舒适为宜,对于皮肤末梢循环及热量排除皆有帮助,对体温偏高者较适宜。

六、饮食宜忌

(一)寒性体质

忌寒凉之物,例如犀角、熊胆、石膏、绿豆、西瓜、萝卜、冬瓜、丝瓜、梨、蛤蜊、菊花。此类食物可以退火、消炎、清热、降低热量,故多食不利。

(二)热性体质

1. 忌辛热刺激之物,例如干姜、附子、花椒、胡椒、肉桂等辛热食物,能动火而耗气,多则不宜。

2. 忌食油煎、炒、炸食物,此类食物可以产生较多的热量,故不利于热性体质。

七、另类思考

近年来,现代医学中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有人提出所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这种思路与精神似乎与传统中国医学治病采用辨证论治的道理有些不谋而合。换句话说,对于同一种疾病,因个人体质上之差异,使得个体无论在生理、病理各方面皆有所不同,再加上年龄、性别、饮食、生活、环境上之差异,在治疗上对药物的选取将会因人而异,如此才能使治疗获得最佳的效果,尽可能地降低副作用。相信未来的医学将朝这个方向发展,这种“依个人量身定做的医学”,将使得人类未来的医学更具有人性化与个体性。

阴阳学说

一、概述

阴阳学说为我国古代哲学的方法论,是当时人们用以概括和说明自然界变化规律的。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与阳两个方面,正是这种阴、阳双方的变化,才促进了事物的发展。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具有对立统一规律的思想因素,它不仅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阴和阳两种属性,而且认为这两种属性是对立的,但又是相互联系、不断变化的,这就是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在中国医药学中,就是运用这四者来概括和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对人体病理的指导诊断、治疗实践的。

二、阴阳对立

(一)阴阳对立的含义

阴阳对立是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其内部都同时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性,即存在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例如天为阳,地为阴;外为阳,内为阴;动为阳,静为阴;速为阳,迟为阴;升为阳,降为阴;热为阳,寒为阴等等,都表明了阴、阳代表着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并且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或现象之中,所以古人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天与地、外与内、动与静、快与慢、升与降、热与寒等等,构成了具有对立的双方,其中的一个侧面为阳,另一个侧面为阴,合起来就称为阴阳。由此可见,阴阳包含着对立的意思。

(二)阴阳属性的归类

阴阳不仅普遍地概括了事物和现象对立的两个侧面,而且还代表这两个侧面的一定属性。阴阳学说认为,相关联的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的两个侧面,具有截然相反的两种属性,并可用“阴”、“阳”来概括,这就是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然而,事物和现象中对立的双方所具有的阴阳属性,既不能任意指定,也不允许颠倒,而是按一定规律归类的。那么用什么标准作为划分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的规范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意即阴阳是抽象的,但可以用具体而明显的水、火来比喻说明。人们常说“水火不相容”,说明水、火是一对极为明显的矛盾双方,根据水、火这对矛盾的特性,就可以把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划分出阴、阳两大类。凡类似“火”性的,如温热的、向上的、明亮的、兴奋的、轻浮的、向外的等方面,统属于阳的范畴;凡类似“水”性的,如寒冷的、向下的、晦暗的、抑制的、沉重的、内向的等方面,统属于阴的范畴。

兹将事物或现象的主要阴阳属性归类如表1-1。

(三)阴阳对立在医药学中的运用

概括正常人体

阴阳对立的观点,认为人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的现象,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在概括人体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方面,按人体部位分,身半以上属阳,身半以下属阴;背为阳,腹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四肢外侧属阳,四肢内侧属阴。按脏腑功能特点分,五脏属阴,六腑属阳。在五脏之中,按五行属性分,心(火)、肝(木)属阳,肺(金)、脾(土)、肾(水)属阴。而且每个脏器中又分阴阳,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在经络之中,也分为阴经和阳经两大类。而在概括人体生理的阴阳属性时,人体物质属阴,功能属阳;物质之中又分阴血和阳气等等;无不可以用阴阳加以概括说明之。

概括致病因素

自然界客观存在着许多危害人体的致病因素,对于其复杂多样的致病因素,就其根本属性而言,可分为阴邪和阳邪两大类,如在概括六淫致病因素中,“风”、“燥”、“火”、“暑”属阳邪,“湿”、“寒”属阴邪。

概括药物性能

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特性。四气(又称四性),有寒、热、温、凉。五味有酸、苦、甘、辛、咸。四气属阳,五味属阴。四气之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五味之中,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能益气,故辛甘属阳,如桂枝、甘草等;酸味能收敛,苦味能泻下,故酸苦属阴,如大黄、芍药等;咸味能润下故属阴,如芒硝等。按药物的升降浮沉特性分,药物质轻,具有升浮作用的属阳,如桑叶、菊花等;药物质重,具有沉降作用的属阴,如龟板、赭石等。我们只有掌握了药物的特性,才能正确地运用药物来调节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如阴寒邪气侵袭体表,就必须选用阳热性质的药物以祛寒,选用辛味的药物以发散,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三、阴阳互根

(一)阴阳互根的含义

阴阳互根,是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的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联系,即阴与阳的每一个侧面都以另一个侧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阴,阳就不能存在;没有阳,阴也不存在。正如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外”也就无所谓“内”的道理一样。这深刻说明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的不可分离性。古人用云雨变化,生动地证明了这种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地气指水湿(阴),天气指云(阳),地湿之气上升形成天上的云,天上的云下降形成雨,雨是地气上升的云转变而成的,云是天气下降的雨蒸发而成的。

(二)阴阳互根在医学中的运用

说明生理联系

中国医学认为,人体生理活动不仅具有对立的两个侧面,而且这两个侧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这种正常的对立互根联系,贯穿于人体生理活动的全过程。例如,生理活动中物质与功能的演变过程,就包含着阴阳互根的道理。物质属阴,功能属阳,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则是物质的反映,脏腑功能活动的正常,就会不断促进营养物质的化生,而营养物质的充足,才能保证脏腑功能活动的正常。只有物质(阴)和功能(阳)的协调平衡,才能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概括病理变化

阴阳互根在概括病理变化时,主要有如下两种:

1. 阴阳相损:是指人体阳气和阴液,一方的不足可以导致另一方的耗损,即阳损可以导致阴耗,阴损可以导致阳耗。例如,长期食欲减退的病人,多反映为脾气(阳)虚弱,会导致人体血(阴)的来源减少,这可称为阳损及阴的气血两亏证。又如失血的病人,由于血(阴)的大量损失,往往会出现形寒肢冷的阳虚病证,这可称为阴损及阳的气血两亏证。

2. 阴阳相离:是指人体阳气和阴液、物质和功能等阴阳互根关系,被破坏到了极点,以致一方已趋消失,而使其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这种阴阳的相离,阴阳矛盾的消失,也就意味着生命即将结束。所谓“阴阳离决,经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就是这个意思。

指导确立某些治法

根据阴阳互根失常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对于确立某些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以益其所损,促其滋生,恢复正常互根的生理平衡为目的。以气血关系来说,气属阳,血属阴,血虚病人,不仅要补血(阴),而且要补气(阳),以补气(阳)促进生血,含有阳生阴长之意。又如有些阳痿病人的治疗,单纯补阳,效果不一定好,可从助阳之中再填补其阴,以达到阴生阳长恢复生理功能的目的。

四、阴阳消长

(一)阴阳消长的含义

阴阳消长,是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的两个方面,是运动变化的,其运动是以彼此消长的形式进行的。由于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的两个侧面,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此进

彼退的动态平衡之中,才能维持事物正常的发展变化。例如四季气候,由春至夏,寒气渐减,湿热日增,就称为“阴消阳长”;由秋至冬,热气渐消,寒气日增,就称为“阳消阴长”。这种正常的阴阳消长,反映四季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如果四季气候出现了反常变化,也就往往是阴阳消长的异常反映。

(二)阴阳消长在医药学中的运用

1. 解释人体生理活动: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生理过程。从阴阳学说看,就是包含着人体阴阳对立面正常的消长运动。例如人体各种机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这就是“阴消阳长”的过程;反之,各种营养物质(阴)的发生,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这就是“阳消阴长”的过程。正由于这种物质与功能的阴阳消长过程,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2. 概括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阴阳对立面在一定范围内的消长,体现了人体动态平衡的生理活动过程,因而人体生理动态平衡失调而发生的病理变化,往往包含着阴阳消长失常的变化规律,临床上最常见的阴阳偏盛偏衰,就是阴阳异常消长病变规律的概括。

五、阴阳转化

(一)阴阳转化的含义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即由阴转阳、由阳转阴,因而事物或现象的性质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则“阴阳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从自然气候来说,寒来暑往,不断变更,冬寒至极,春暖必来;夏暑至盛,秋凉必至。然而,阴阳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即“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物极必反”等,说明了事物的量变到质变,必须在“重”、“极”的内在条件具备之下才能产生。

(二)阴阳转化在医药学中的运用

1. 解释人体生理活动:在人体生理活动过程中,包含着物质与功能之间、物质与物质之间的代谢演变过程。如营养物质(阴)不断转化为功能活动(阳)等等,都可以用阴阳转化加以概括说明。

2. 概括病证演变和确定治疗:中国医学中,病证包括有病变的部位、性质与邪正盛衰等几个方面。从性质分有寒证、热证,从部位分有表证、里证;从邪正关系分有虚证、实证。而在一定条件下,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些转化都可以用阴阳转化来加以概括说明。明确这些转化,不仅有助于认识演变的规律,而且对于确定相应的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是用以说明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变化规律的思想方法。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阴阳对立的两个侧面,必须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依据。对立面的消长运动是绝对的,对立面的平衡则是相对的。对立面的消长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就会产生质的飞跃,形成阴阳转化。认识了这些,进而理解中国医药学对阴阳学说的运用,就比较容易了。

气血理论

一、概述

气,是运动着的精微物质,主要有推动、温煦等作用,属于阳。

血,基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血和津液都是液态物质,有营养、滋润的作用,属于阴。

二、气

气,在古代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气的运动变化所产生的。这种观点被引用到医学领域里,就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并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人的生命活动。中医学里所说的气,概括起来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精微物质,一是指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气的生成来源,总的来说,不外乎三个方面,即藏于肾中的精气、化生于饮食的水谷之气和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肾中的精气来自父母,藏于肾中,是先天之精气;水谷之气由脾胃消化、吸收饮食中的营养物质而来,是为后天之精气;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经肺吸入体内。因此,气生成的多少,与先天之精气是否充足,饮食营养是否丰富,肺、脾、肾三脏的功能是否正常,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尤以脾胃的受纳与运化功能最为重要。

人体的气是一种活动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流行于全身,无处不在,无处不到。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其基本形式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都是气的升降出入的场所。《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就是说,人体各个脏腑组织都在进行着升降出入的运动,人的生命活动,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气的升降出入的运动,气的运动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停止。《素问·六微旨大论》又说:“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力孤危”,就是说明气的升降出入的运动的普遍存在,以及这一运动对人体和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气的升降出入,具体体现于各个脏腑的活动,以及脏腑之间的协调关系。例如肺的呼吸运动,呼就是出,吸就是入;又如饮食进入胃之后,在胃里经过初步消化,再送入小肠进一步消化,这就是胃气主降;饮食中的精微部分由脾吸收,上输于肺,并达到全身各部,这就是脾气主升。此外,如肾司气化的升清降浊、肝主疏泄的升发条达,以及心火下降、肾水升腾的心肾相交等等,都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体现。气的运动发生障碍,或升降失调,出入不利,就会影响脏腑组织器官,发生种种病变。

由于人体的气分布于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功能特点,因而有不同的名称,主要的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兹就其生成、分布、作用,分述如下:

(一)元气

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各种气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元气主要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来,出生之后,又需水谷精微的滋养和补充。元气根于肾,经由三焦而分布全身,无处不到。元气有激发、推动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因此,元气充沛,脏腑组织的功能就健旺,身体便健康少病;反之,如果先天禀赋不足,或因久病伤损,就会出现由元气衰惫而产生的种种病变。

(二)宗气

宗气是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吸收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宗气积聚于胸中“气海”,并能上走“息道”(即呼吸之道),下注“气街”(脐下丹田部位)。《灵枢·刺节真邪篇》说:“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走息道以司呼吸,凡言语、声音、呼吸的强弱,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心脉以行血气,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与活动能力,多与宗气有关。

(三)营气

营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精微中的精专部分,富有营养价值,所以《素问·病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营气分布于脉管之中,其主要功能是化生血液,与血共行于脉中,发挥其营养的作用,所以《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由于营气与血共行于脉中,两者关系极为密切,可分而不可离,故常“营血”并称。

(四)卫气

卫气主要由水谷之气化生,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故又有“卫阳”之称。其性剽疾滑利,也就是活动力强且行动快速,所以它不受脉管的约束,能运行于脉外,外而皮肤肌肉,内而胸腹脏腑,遍及全身。卫气的功能,主要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控制汗孔的开合,调节体温,温煦脏腑,润泽皮毛等。《灵枢·本脏篇》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就是卫气功能的概括。

三、血

血是在脉管中循环运行的红色液体,是由脾胃吸收的水谷精微,通过气化作用而成,正如《灵枢·决气篇》所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由于血液运行于脉管之中,所以称脉为“血之府”。

血的生成来源,主要是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通过营气与肺的作用,化为红色的血液。《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为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就是对血的生化过程的很好说明。此外,精血之间可以转化,精可以化为血,如《张氏医通》说:“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总之,血的生成是以水谷精微、营气和精髓作为物质基础,通过脾、胃、肺、心(脉)、肾、肝等脏器的功能活动而完成的。

血液生成之后,循行于脉管之中,流布全身,环周不休,运行不息。血液的正常循行,主要是依靠心肺之气的推动,而使血液布散全身;赖脾气的统摄,使血液循经而行,不致溢出脉外;依靠肝脏的功能,调节血量。总之,血液的正常运行,是心、肺、脾、肝等内脏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其中任何一个脏器的功能失调,都可引起血行失常的病变。

血的功能,主要是营养全身,外而皮肉筋骨,内而五脏六腑,都须由血液给予营养和滋润,才能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如果血不足,对眼目和四肢的濡养作用发生障碍,就可能出现视力减退、眼睛干涩、关节活动不利、四肢麻木等症。

血也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只有气血旺盛,才能精力充沛,神志清晰。因此,血有病变,也可出现神志方面的异常,如惊悸、失眠、谵妄、昏迷等等。

四、气血之间的关系

气与血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又复杂的关系。气与血的生成,均来源于水谷精微和肾中的精气,在功能活动方面,既能互相促进,又能互相制约,并且都有赖于肺、脾、肾等内脏的功能活动,两者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的活动力很强,而血的活动力较气为弱;气的主要功能是温煦、推动,血的主要功能是营养、滋润,所以说“气主洵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气属阳,血属阴,它们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为血之帅,是指血在其生成及运行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气。血液的物质基础是阴精,而促使阴精化为血液,则有赖于阳气。阳气旺盛,则化生阴血的功能亦强;阳气虚衰,则化生阴血的功能亦弱。因此,气虚常可导致血虚,而治疗血虚的病症,有时要配以补气的药物,就是因为气能生血之故。血液的循行,要依靠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敷布、肝气的疏泄,称为气行则血行。如果气虚推动无力或气滞流通不畅,常可引起血行不利,甚至导致淤血阻滞,故在治疗淤血病症时,不但要用活血化淤药,且常配以补气或行气的药物,就是因为气能行血之故。血液之所以能正常地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致溢出脉外,是依靠气(特别是营气)对血的统摄作用。如果气虚不足以统摄血液,常会导致各种出血,对于气虚引起的出血,治疗时必须用益气的方法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就是因为气能统(摄)血之故。

血为气之母,是指气依附于血,并需得到血所供给的营养,才得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推动人体各部分的生理活动。临床上常见到在大出血时气亦随之丧失,称为气随血脱,说明血为气之母是有一定道理的。

望闻问切

一、概述

诊法,是调查了解病情的方法,它包括望、闻、问、切四个内容,简称“四诊”。中医学里头所谓的“证”,就是指医者利用望、闻、问、切所搜集到的病人的种种资讯,再将资讯加以分类、系统化的简称。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的情况;闻诊,是听病人的声音和嗅病人排泄物等气味的变化;问诊,是询问病人或病人家属关于疾病发生、发展的经过,现在的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是切按病人的脉搏和触按病人的皮肤、脘腹、手足等观其变化,以诊察了解疾病。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到体表。正如《丹溪心法》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所以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将所搜集得来的病人各个方面的情况,如病史、症状、体征等,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找出疾病的原因、性质及其内部联系,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所以“四诊”是辨证论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望、闻、问、切,各有其特定的作用,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参合,不可分割的。临床运用时,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四诊合参,才能做出全面的、正确的判断。如果“四诊”不全,便得不到全面的、详细的资料,就会导致诊断的片面性,甚至发生错误。

二、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色质的异常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了解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正如《灵枢·本脏篇》说:“视其外应,已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一)望神

望神,就是观察病人精神的好坏、意识是否清楚、动作是否矫健协调、反应是否灵敏等方面的情况,以判断脏腑阴阳气血的盛衰,病情的轻重以及预后的好坏。由于目为五脏六腑的精气所注,其系又通于脑,为肝之窍,心之使,所以察眼神的变化,又是望神的主要方面。

望神一般有下列三种情况:

1. 得神:又叫“有神”,表示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预后良好。它的主要表现是:患者两眼灵活,神志清楚,反应灵敏等。

2. 失神:又叫“无神”,表示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一般不好。它的主要表现:目光晦暗,瞳人呆滞,精神委靡,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猝倒而目闭口开、手撒、尿遗等。

3. 假神:一般称为“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常见于久病、重病等精气极度衰弱的患者。如原来不欲言语,语声低弱,时断时续,突然转为言语不休,语声清晰;原来精神极度衰颓,意识不清,突然精神转“佳”,意识清楚;原来面色十分晦暗,忽然两颊发红,色如妆朱。这些突然一反原来病态的表现,都属于神态反映的虚假现象。是阴阳格拒,欲将离决的象征。凡见此现象,病人的生命往往濒于危险境地,千万不要为假象所惑。

(二)望面色

望面色,是指望面部的颜色与光泽。颜色分青、黄、赤、白、黑五色。光泽,指颜色的润泽、鲜活或晦暗枯槁。面部的色泽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部反映,所以望面色,能推断病情的变化。

我国人民正常的色泽应是微黄红润而有光泽,称为“常色”。但由于体质的差异,地理环境的不同,以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光泽虽然不变,但面色也可有差异,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做病色论。

患者病中所表现的色泽,称为“病色”。一般来说,病人面部色泽鲜明荣润的,说明病轻,气血未衰,其病易治,预后转好;如果是晦暗枯槁的,则为病重,精气已伤的表现,治疗较难,预后较差。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帛里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壁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里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三)望舌,舌的生理

由于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联系于许多脏腑,如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肾经挟舌本;足厥阴肝经络舌本等等。所以,脏腑的精气可上营于舌,脏腑的病变亦可以从舌象变化反映出来,因而望舌可以诊察内脏病理变化。

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生。正常舌象,是舌体柔软,活动自如,淡红润泽不胖不瘦;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一般称为淡红舌、薄白苔。

中国医学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边(舌的两边)四个部分。并认为舌尖反映心肺的病变;舌边反映肝胆的病变;舌中和舌根,前者反映脾胃,后者反映肾的病变。根据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脏腑的病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三、闻诊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听声音,是凭听觉以诊察病人的语声、呼吸等声音的变化;嗅气味,是凭嗅觉以诊察病人的口气、汗气及其他排泄物的气味变化,以便搜集病情资料。

(一)听声音

语声

语声强弱:一般来说,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的属实证、热证;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的,属虚证、寒证。若发不出音,称为“失音”,亦有虚实之分。见于外感风寒、风热,或感邪后又伤于饮食的,多属实证;若见于内伤,肺肾阴虚,津液不能上承,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的,多属虚证。语声重浊,常见于外感,为肺气不通,气道不畅所致。此外,妊娠末期也可见到失音,这是因为儿体已大,阻绝胞中之络脉的缘故,产后一般自能恢复。

语言错乱:是指语无伦次,对答错乱,多属心的病变。若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声音高亢的,谓之“谵语”,多属热扰心神的实证;若语言重复,声音低弱,精神委靡,称为“郑声”,多是心气大伤,神无所依的虚证;若抑郁沉闷,自言自语,多是痰气郁闷,为癫证;若兴奋躁妄,怒骂号叫,多是痰火内扰,为狂证。

呼吸

少气:呼吸微弱,气少不足以息的,称为“少气”,多因气虚所致。

气粗:呼吸有力,声音高亢,多是热邪内盛之故,属于实热证。

气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鼻翼翕张,或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的称为喘。喘气时,喉中有“水鸡”声的称为哮。

喘有虚实之分。若喘息气粗,声高息涌,唯以呼出为快的,属实证,多因肺有实邪,气机不利所致;若喘声低微息短,气不得续的,属虚喘,乃肺肾气虚,出纳无力之故。

咳嗽

咳嗽是肺失宣肃,气逆不降的反映。闻诊时应注意其声响,以及有无痰声等变化。

咳声重浊,多属实证。咳声低微气怯,多属虚证。呈阵发性,咳而气急,连声不绝,终止时有回气声的,称为“顿咳”(百日咳)。干咳无痰或只少量稠痰,多属燥邪伤肺或阴虚肺燥。

(二)嗅气味

嗅气味,主要是嗅病人的口气、汗气、痰涕以及二便的气味等。

口气臭秽,多属胃热,或消化不良,亦见于龋齿、口腔不洁等证;口气酸馊,多是胃有宿食;口气腐臭,多是牙疳或有内痈。

各种排泄物与分泌物,包括二便、痰液、脓液、白带等,有恶臭者多属实热证,略带腥气者多属虚寒证。如大便臭秽为热,有腥气的属寒。小便臊臭,多为实热;矢气奇臭,多为消化不良,宿食停滞。咳吐浊痰脓血,腥臭异常的,多为热毒炽盛淤结成脓的肺痈。

四、问诊

问诊,是医生通过询问病人或其陪诊者,借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有关疾病的很多情况,如病人的自觉症状、起病时间、治疗经过、平素体质以及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了解。故问诊是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四诊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问诊,首先要抓住患者自诉的主要病痛,然后围绕其主要病痛,有目的地按步骤深入询问,以搜集病情资料。问诊既要抓住重点,又要了解一般。没有重点,则抓不住主要矛盾,会主次不分,针对性不强;若不做一般了解,又容易遗漏病情。问诊所涉及的范围是广泛的,对此要做到较全面而又有重点,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概括总结为“十问”。“十问”的基本内容是: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必须问经带,小儿当问麻疹斑。本节叙述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有所增减,现分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明:

(一)问寒热

寒热,即恶寒、发热,是疾病过程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凡病人主观感觉怕冷,甚则加衣被,近火取暖,仍觉寒冷的,谓之恶寒。发热,除指体温高于正常者外,有些也仅是病人的主观感觉,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问寒热,首先要问病人有无恶寒发热的症状。如有,就必须问清寒热的轻重、时间及其兼证等,从而为深入分析判断寒热的证型提供必要的依据。

恶寒发热

疾病初起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多属外感表证。为外邪犯表,邪正交争的反映。因外邪的性质有风寒与风热的不同,故在其症状表现上有轻重的区别。如外感风寒表证,多具有恶寒重发热轻的特征。因寒为阴邪,束表伤阳,必然表现以寒性反映为主,故恶寒重;其所以发热,则是寒性凝敛,使腠理闭塞,卫阳郁遏不宣所致。病人多兼有无汗、头身痛、脉浮紧等症。又如外感风热表证,多具有发热重恶寒轻的特征。因热为阳邪,必然以热性反映为主,故发热重。其所以有微恶寒的征象,是因邪在皮毛,卫外之气受到损伤所致。病人多兼有口渴、有汗、脉浮数等症。

寒热往来

病人时冷时热,反复发作,谓之寒热往来。为邪在半表半里的特征。因邪正纷争,互为进退,故往来寒热。病人多兼有口苦、咽干、胸胁满闷等症。若先寒战后壮热,发作有定时,多属疟疾的征象。因疟邪每伏藏于半表半里,入而与阴争则寒,出而与阳争则热所致。病人多兼有头痛欲裂、汗出热退等征象。

但热不寒

病人自觉发热而不恶寒,谓之但热不寒。根据发热的征象和特点有壮热与潮热之分。

1. 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谓之壮热。多属表寒入里化热,或表热内传的里实热证。因正盛邪实,阳盛于里,里热蒸达于外,故热势嚣张,表现为壮热。病人多兼有大汗、大渴、脉洪大等症。

2. 潮热:发热如潮水之来,一日一发,定时而至或定时而热更甚的,谓之潮热。为阴虚证或阳明实热证的主要征象之一。阴虚潮热,多见于午后。因下午和夜晚属阴,手足心为阴经所过,病在阴分,故其热象在属阴的时间和部位上反映出来。病人多兼有盗汗、舌红少津等症。阳明实热,也可表现为午后热甚,谓之“日晡潮热”,与阳明气旺于此时有关。病人多兼便秘、腹满鞭痛等症。

但寒不热

在疾病过程中,病人自觉恶寒而不发热,谓之但寒不热。多属里虚寒证。是因脏腑阳气虚弱,不能温煦肌腠所致。病人多兼有肢体寒冷、脉沉迟无力等症。

(二)问汗

在生理情况下,汗是由人体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病理性的汗出在外感及内伤病中均可见到。询问搜集疾病有关“汗”方面的病情资料,对分析机体阳气和津液的状况以及病邪的性质等有一定的临床意义。问汗,首先要问有汗还是无汗,如有汗,就要进一步问清汗出的特征及有关兼症等。

表证辨汗

辨别表证有汗与无汗,往往可以了解所感外邪的性质和正气的盛衰。

1. 表证无汗:多属外感寒邪。如伤寒表实证,因寒性凝敛使腠理致密,汗孔闭塞而无汗。

2. 表证有汗:有外感风邪所引起的中风表虚证,也有外感风热所引起的表热证。因风、热均属阳邪,其性开泄,皆能导致腠理疏松而汗出。临床上当根据不同的兼症加以区别。

盗汗

入睡汗出,醒则汗止,谓之盗汗。多属阴虚征象,因阴虚则阳亢,蒸发阴津而为汗。病人多兼有潮热、颧赤、舌红少苔等症。

自汗

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的,谓之自汗。多属气虚、阳虚征象。因阳气虚衰、卫气不固所致。病人多兼有畏冷、神疲乏力等症。

大汗

全身汗出量多,谓之大汗。属津液大泄的征象,其病变有寒热虚实的不同。

汗出蒸蒸,并见高热、烦渴冷饮、脉洪大等症,是为阳热内盛,迫汗外泄的里实热证。

若大汗淋漓,伴有神疲气弱、脉微肢冷,多属阳虚气脱的重症,又称为“绝汗”。是因真阳外脱、卫阳衰竭所致。

头汗出

汗出仅局限于头部,谓之头汗出,又称“但头汗出”。多为上焦热蒸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前者,多兼有烦渴、苔黄、脉浮数等症;后者多兼有身重困倦、小便不利、苔黄腻等症。

(三)问饮食口味

问饮食口味包括食欲、食量、口渴和口味等方面。

食欲与食量

应注意询问欲食与不欲食、食量多少以及对饮食的喜恶等。这些变化不仅能反映脾胃功能的盛衰,而且对于判断疾病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临床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异常变化:

1. 不欲饮食:是指病人不想进食,即是勉强进食而量少,谓之不欲食,或称为纳呆。这是脾失健运的病理反映。食少见于久病形瘦、便溏、倦怠、舌淡苔薄白的患者,多属脾虚失运;若食少兼有胸闷、腹胀、苔厚腻的患者,则为湿邪困脾。

2. 厌食:见食则恶或恶闻食臭,谓之厌食。多属饮食所伤,胃肠积滞的病理反映。病人常兼有脘腹胀满、嗳腐吞酸、苔腐腻等症。

3. 消谷善饥:病人食多饿快,反见形体消瘦,谓之消谷善饥。多是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

4. 饥不欲食:病人感觉饥饿,但不欲食或进食量少,谓之饥不欲食。多因胃阴受伤、虚热内扰所致。

5. 嗜食异物:病人喜食生米、泥土等,谓之嗜食异物。多见于小孩,往往为虫积的征象。常兼有形瘦、腹胀痛、呕吐蛔虫等症。

口渴

口渴是临床上重要的自觉症状之一。病人反映说口渴,就要进一步问清喝水的多少,以及喜热喜冷等。

口渴与否,常反映着人体津液的盛衰及输布状况。在病变过程中,口不渴,标志着津液未伤,多见于寒证,或是没有明显的热邪;若口渴,则多提示津液损伤,或因津液内停,不能化气上承所致。应根据口渴的特点、饮水多少,及有关兼症加以分析辨别。

一般来说,口渴多饮,常见于热证。大渴喜冷饮,多为热盛津伤。渴欲热饮量少,多为痰饮内阻,津液不能上升所致。口渴欲饮,饮入即吐,多属“水逆症”。渴而不欲饮,常见于急性热病,多属热入营血。大量饮水,饮不解渴,小便反多,多为消渴病。

口味

指口中有异常的味觉或气味。临床上,以口苦属热证,多见于胆热气溢;口甜而黏腻不爽,多属脾胃湿热;口中泛酸,多属肝胃蕴热;口中酸馊,多为伤食积滞;口淡乏味,多为脾虚失运。

(四)问二便

二便是指大小便而言。由于医生在诊病时往往难以直接观察到病人大小便的变化,所以多通过问诊进行了解。

大便

正常的大便为黄色成形而软,一天一至三次或三天一次。大便的形成和排泄,与大肠的燥化传导及脾、胃、小肠、肾、肝、肺等脏腑的功能有关。

问大便应注意问清其形状、次数、颜色、气味及病人的排便感等方面的变化及其兼症,以全面地搜集病情资料,为辨证提供依据。现分别介绍如下:

1. 形状:大便燥如羊羹的,多属热结或津亏;大便呈稀糊状,多属脾虚或脾湿;大便先干后溏,多属脾胃失调,燥湿不济;大便时干时稀,多为肝郁脾虚;水粪杂下,多为脾肾阳虚;大便泻下稀黄水兼有肛门灼热感,多属胃肠湿热;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腐浊臭秽,多为伤食积滞。

2. 次数:大便次数的多少,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的轻重,而且对分析治疗效果和病势趋向有一定的意义。如便秘患者,便次愈少,病情愈重,经治疗便次增多,则是好转的征象;若腹泻、痢疾患者,便次愈多,病情相对愈重,经治疗便次减少,应属向愈的征兆。

3. 颜色:大便的颜色,除可受某些饮食或药物的影响外,若色黑如胶漆状,是胃肠出血,多属淤血;若便暗红黏冻,是湿热腐败气血,为痢疾。

4. 气味:是指大便出现特殊的臭味。如酸臭的,多是积热内蕴;腐臭难闻如坏鸡蛋的,多属食积肠道。

5. 病人的排便感:病人排便时肛门有灼热感,多是热迫直肠,属热症;便时滑脱不禁的,多属脾虚气陷的久泻;大便里急后重的,是痢疾气滞肠道的征象;大便不爽,多为肝失疏泄的表现;若腹痛则泻,泻后痛减的为伤食,泻后痛不减的多为肝木乘脾。

小便

正常的小便为淡黄透明的液体。小便由津液所化,与肾阳和膀胱的气化有关。

问小便,应问清病人小便的颜色、排量、次数以及病人的排尿感等。

1. 颜色:小便颜色除与饮水的多少和气候有一定关系外,小便色黄是津液被热熏的反映,为热证;小便清长,是病无热邪,多属寒证;小便混浊,多属湿热下注或浊精下泻;小便红赤,多是热伤血络。

2. 排量:一般是就每次排量而言,排量增多,是肾气虚弱固摄无权所致。若排量减少,既可由于津液亏耗,化源不足,也可由于气化不利,津液不能正常地变化为尿液所致。若小便点滴而出,甚则点滴不通,谓之癃闭,既可见于肾气衰竭,气化失司,全无尿意的虚症,又可见于湿热下注,膀胱气化滞涩不通,欲尿而不能出的实证。

3. 次数:小便次数增多,谓之小便频数。其中量少而急迫的,多属湿热下注膀胱;量多色清的,多是肾气不固、膀胱失约的征象。小便次数减少,除津液亏少,化源不足外,多属水湿内停,气化不利的表现,如水肿等。

4. 病人的排尿感:小便时感觉尿道疼痛,甚则如针刺刀割,伴有急迫、灼热等感觉的,多是湿热症;小便后自觉空痛,多属肾气虚衰;小便后余沥不尽,多属肾气不固;小便不能控制,谓之遗尿,在夜间又称“尿床”,多是肾气不足的虚症;若神昏而尿失禁,则是心神不主,膀胱失约之象。

(五)问痛

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关于疼痛的产生,中医学里有“不通则痛”的论述。问痛,就是要搜集与痛症有关的病情资料,为我们进一步寻找致痛的原因,分析痛症的病机和进行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问痛,除应全面了解病史及兼证外,必须详问疼痛的部位、性质及时间等方面。

疼痛的部位及性质

疼痛的部位总与一定的脏腑经络相联系,分辨疼痛所在的部位,对于了解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有一定意义。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病人所感觉的疼痛反映也往往不一致,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特点的疼痛。因此,分辨疼痛的特点,对于分析痛证的病因病理是有一定意义的。

1. 部位:

(1)头痛: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之海,脏腑的精气血亏损不能上荣,导致髓海空虚,可以引起头痛;邪扰清阳亦会引起头痛。至于从经络分布的部位叙述头痛,常见的有少阳头痛(痛的部位在两侧太阳穴),太阳头痛(痛的部位在后头颈项处),以及阳明头痛(痛的部位在额头、眉棱骨等处)。此外,头痛往往伴有头晕,多因肝阳上亢、痰浊上扰、气血亏虚等原因所引起。

(2)胸痛:胸为心肺所居,其疼痛多反映心肺的病变。胸部痰浊阻滞,气机不畅,可发生胸痛。

(3)胁痛:胁为肝胆经脉分布的部位,肝胆经脉受阻或经脉失养,均可导致胁痛。

(4)脘痛:脘分上脘、中脘、下脘,统称胃脘。脘痛亦称胃痛,其疼痛多在上腹。

(5)腹痛:腹部分大腹、小腹和少腹。脐以上为大腹,属脾;脐以下为小腹,属肾、膀胱、大小肠及子宫;小腹两侧称少腹,为肝经所过。因此,各部位疼痛多反映上述有关脏腑经络的病变。

(6)腰痛:腰为肾之府。腰痛除局部经脉阻滞外,多由肾虚不能充府而引起。

(7)四肢痛:四肢疼痛,或在关节,或在肌肉,或在经络,多由外邪侵袭所致。

2. 性质:

(1)胀痛:痛而且胀,胀重痛轻,是气滞疼痛的特点。但头部多属火热上扰所致。

(2)重痛:痛而兼沉重,是湿邪困遏气血为病的特征,为湿性重浊的原因所致。

(3)刺痛:痛如针刺,是淤血疼痛的特点之一。因血淤脉络不通,故见刺痛。

(4)绞痛:痛如绞割,多是有形实邪突然阻闭气机的表现。

(5)掣痛:短时而有间隙的牵引跳痛,称为掣痛。或痛无定处,忽此忽彼,见为肝风致痛的特征,所谓“风胜则动”,多与肝病有关。

(6)灼痛:痛如火热灼肤,有热辣感者,谓之灼痛。多由火热窜络所致。

(7)冷痛:自觉痛而局部有凉感,谓之冷痛。是因寒凝伤阳所致。

(8)空痛:痛而有空虚感觉的,谓之空痛。多由精血亏虚,经脉不充,运行不畅所致。

(9)隐痛:隐隐而绵绵作痛,除了说明疼痛的程度较轻和持续时间较长以外,一般为虚寒致痛的特征。

疼痛的病史和兼证

除上述内容外,病史和兼证对于判断疼痛的病机,也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只有从各方面搜集疼痛的有关病情资料,才能使我们的认识更符合病情实际。例如病人新病头痛不减,兼有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脉浮紧等症,便知是由外感风寒、邪扰清阳所致的头痛。又如头痛反复发作数年,平素嗜酒性躁,发则胀痛而晕,兼目赤耳鸣,暴躁易怒、脉弦,则属肝火上炎,火扰清阳所致。

(六)问妇儿

妇女、小儿具有和男子、成人不同的生理特点,询问他们的疾病,除上述介绍的问诊内容外,应有所侧重。现将妇、儿科疾病的问诊要点介绍如下:

妇科

妇女有月经、白带、妊娠、产育等生理特点。即使与妇科疾病无关的一般疾病,也应当注意询问这些方面的情况,特别是月经和白带。

1. 月经:月经周期一般为二十八天左右,行经约三至五天,量适中,色正红无淤块。询问时应注意月经的周期,行经的天数、经量、经色、经质及其兼证。必要时应询问末次月经的日期,或停经年龄。

2. 经期:若周期提前八九天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多是血热内迫,或气虚不能摄血的征象;若周期推后八九天以上者,称为月经后期,多为血寒凝滞,或血少冲任空虚之象;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时而先期,时而后期,称为经行前后无定期,多属肝气郁滞、冲任失调的征象。

3. 经量:经量超过正常量(多伴行经时间延长),称为月经过多,多是热邪迫血妄行,或气虚不能摄血的反映;经量少于正常量(多伴行经时间缩短),称为月经过少,多属血虚化源不足,或寒凝血淤的反映;月经停止三个月以上者(妊娠除外),称为闭经,多是化源不足、气血亏耗,或血淤不通,或血寒凝滞的反映。

4. 色质:经色淡红质稀,多是血少不荣,属虚证;经色深红质稠,多是血热内炽,属实证;经色紫暗有块,多属血淤。

5. 疼痛:正常月经初潮微痛。若每次行经时小腹疼痛,或伴有腰痛,称为痛经。若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者,多属气滞血淤;小腹冷痛者,多是寒凝;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者,多是气血亏虚;痛而喜按者,多属虚寒。

白带

正常妇女阴道内应有少量乳白色、无臭味的分泌物,起濡润阴道壁的作用。如果分泌过多,绵绵不断,谓之带下,又称白带。白带为湿浊之象,其产生机理为带脉失约所致,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询问白带应注意白带的色、量、质和气味等。

1. 颜色:无色透明,多是脾肾阳虚的虚寒证;白色为脾湿下注;黄色为湿热下注。

2. 带量:白带的量相对的多和少,一般能反映病情的轻重。如果带量过多,是湿邪太盛,或是正气太虚,如脾虚下陷、津液下脱等。

3. 质地:白带质清稀的,多属虚证;质稠浊的,多属热证。

4. 气味:白带有异常气味,腥臭的,多属寒证;臭秽难闻,多属湿热郁蒸所致。

儿科

询问小儿病情比较困难,幼儿本人不能准确自述,所以主要依靠询问亲属。根据小儿的生理特征,询问小儿病情,除一般问诊内容外,还要特别注意询问出生前后(包括孕育期和产乳期情况),是否患过麻疹、水痘,有无高烧、惊厥史,曾做过哪些预防接种,是否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采用什么喂养方法,走路、学语迟早,父母健康情况,有无遗传性疾病,兄弟姐妹有无特殊疾患等。关于发病原因,如有无受惊、着凉、伤食等,都须根据病情逐一详细询问。

五、切诊

脉诊的部位,现在用的是诊寸口(即腕部桡动脉搏动处)。寸口又分寸、关、尺三部,正对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关部,关之前为寸部,关之后为尺部。两手寸关尺共为六部,分候脏腑之气,左手寸部候心,关部候肝,尺部候肾;右手寸部候肺,关部候脾胃,尺部候肾。这种分部以候脏腑的方法,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须结合病情灵活掌握,不能机械硬套。

脉诊时,应先让病人稍事休息,使气血比较平静。诊时,使病人手掌向上平放,手与心脏要在同一水平上,以使气血通畅。然后医生从外侧先用中指定关部,再用食指按寸部,无名指按尺部,如果病人身高臂长,三指的距离可以稍疏;如果病人身矮臂短,则三指可以稍微靠拢。按脉时,须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指力,即轻按(浮取)、不轻不重地按(中取)、重按(沉取),以体察脉象。一般先三指同时用同样的指力按三个脉位,然后根据病情再分候寸、关、尺三部。如候寸部时微微提起中指和无名指,候关部时微微提起食指和无名指,候尺部时微微提起食指和中指。诊脉主要辨别脉搏的浅深部位(浮沉)、次数快慢(迟速)、气势强弱(有力、无力)、形态特点(如粗细、软硬)和节律的变化,以辨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

正常脉象是:不浮不沉,中则可得,不快不慢(一息四至,即医生呼吸一次,脉跳四次,约每分钟六十至八十次),不大不小,不硬不软,从容和缓,均匀有力。但因年龄差异、体质胖瘦、生理特点以及气候冷暖变化不同,脉象也可有差异,如小儿脉多速,胖人脉稍沉,夏季脉稍洪,运动员脉多迟缓等,这都不属于病脉。当人在运动、饮食,以及受到精神刺激时,也常会影响脉象的变化,但都是暂时性波动,稍事休息,脉象也就恢复正常。此外,有的人脉不见于寸口部位,而从尺部斜向虎口的,名“斜飞脉”。也有脉见于腕部背侧的,名“反关脉”。这都是桡动脉的位置异常,也不属病脉范畴。

以下介绍一般临床上常见的病脉:

(一)浮脉

脉象:浮在皮肤,轻按即得,重按稍弱。

主病:表证。多见于外感病初期。浮而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见之,多为阳气外浮之象,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机理:浮脉主表,反映病在经络肌表的部位。外邪袭表,卫气与之相争,脉气鼓动于外,所以脉浮有力;弱浮而无力,表明卫气不足,表卫不固。

(二)沉脉

脉象:与浮脉相反,重按始得,轻取不明显。

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如邪热与燥屎里结的阳明腑实证;无力为里虚,如脾气虚、肾气虚等,都可见此脉象。

机理:病邪在里,气血内困,则脉象沉而有力;若脏腑虚弱,气血不足,脉象难以鼓动,则脉象沉而无力。

(三)迟脉

脉象: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脉搏在六十次以下)。

主病:寒证。有力为寒实证,如寒食积滞的冷积。无力为虚寒证,常见于阳虚里寒证。

机理:寒则血冷滞,气血的运行缓慢,故脉见迟而有力;若阳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正常运行,故脉象迟而无力。

(四)速脉

脉象:与迟脉相反,一息脉来五至以上(每分钟脉搏在九十次以上)。

主病:热证。有力为实证,如外感病,风热之邪在表,脉多浮速;风寒之邪化热入里的里热证,可见洪速脉等。无力为虚热,如阴虚内热的细数脉,阳虚外浮的速大无力等。

机理:邪热鼓动,血行加速,故脉数有力。虚热内生,热则血行速,但津血不足,故脉数无力。

(五)虚脉

脉象:三部脉轻按重按都无力。

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临床可见于各种慢性衰弱性疾病。

机理:正气衰弱,气血不足,鼓动无力,故脉虚。

(六)实脉

脉象:与虚脉相反,三部脉轻按重按都有力。

主病:实证。临床多见于高热伴有大便秘结、停食以及气血淤结的病人。

机理:正盛邪实,邪正搏斗激烈,所以脉道坚满,搏动有力。

(七)洪脉

脉象:应指浮大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热盛。多见于高热病人,且常与数脉并见。

机理:内热充斥,脉来汹涌有余,故见洪脉。

(八)细脉

脉象:与洪脉相反,脉细如线,但应指起落明显。

主病:诸虚劳损,阴阳不足。常见于久病体弱、阴虚、血虚等证。

机理:阴虚血弱,脉道不能充盈,故脉体应指细如线。

(九)弦脉

脉象:端直以长,直起直落,如按琴弦状。

主病:肝胆病、痛证、痰饮等。临床常见于肝胆疾患、各种疼痛、痰饮等疾病。

机理:肝病则脉道紧急,故呈弦象;痛证则经脉紧张,亦见弦脉;痰饮内停,气机输转不利,故见弦象。

(十)紧脉

脉象:脉来绷急,应指紧张有力,状如牵绳转索。

主病:寒、痛、宿食。如寒邪在表的寒实证,脉来浮紧,以及各种疼痛等证。

机理:寒邪与阳相搏,或因疼痛,正邪相争,可致脉道紧张,而见左右弹指的紧张。宿食停滞,也可见紧脉。

(十一)濡脉

脉象:浮细而软。

主病:多主湿病,如湿邪在表的表湿证。

机理:湿邪黏滞,壅遏脉道,气血被困,故脉浮细而软。

(十二)滑脉

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流珠。

主病:痰、食积、实热。常见于高烧、痰饮壅盛、饮食积停、咳喘等证。

机理:痰食内滞,邪气壅盛。气实血涌,往来流利,故脉来应指滑利。妇人无病而见滑脉,应考虑是受胎以后,气血充盛以养胎儿的生理现象。

(十三)涩脉

脉象:与滑脉相反,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

主病:精伤、血少、气滞、血淤。精伤少血的多涩而无力,可见于失血、久泻以及遗精的病人,多为虚证。气滞、血淤的多涩而有力,如中风偏痈、症瘕等证。

机理:精亏血少,脉道不充,血流不畅,所以脉气往来艰涩;气滞或血淤,使血脉受阻,亦见涩脉。

(十四)结脉

脉象:脉来迟缓而有不规则的间歇。

主病:主阴盛气结,寒痰、淤血,以及积聚等病证。

机理:阴盛而阳不达,故脉来缓慢而有时歇止。寒痰淤血等,使脉气阻滞,故也见结脉。

(十五)代脉

脉象:脉来缓慢而有规则的歇止。

主病:主脏气衰微,亦主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扑损伤。

机理:代脉是脏气衰微或脾气竭绝的征象。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扑损伤等病见到代脉,是因心气失和,脉气不相顺接所致。

(十六)促脉

脉象: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

主病:主阳热亢盛,气滞血淤或痰食停积等病证。

机理:阳盛热实,阴不济阳,故脉来急数而时有歇止。凡气、血、痰、食、肿、痛等诸实热证,均可见此脉,但促而有力。若促而无力,多见是虚脱之象,临证应加注意。

(十七)相兼脉

主病:因为疾病的情况是复杂的,所以上述诸病脉在临床上往往不是单独存在,而是数种脉象同时出现。这种数种脉象同时出现的,称为相兼脉。相兼脉的主病,一般都是各脉主病的综合,如浮与数,浮为表,数为热,浮数即是表热证的脉象。又如沉滑数,沉为里,滑为痰,数为热,所以沉滑数脉即是里有痰热的脉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