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筋的中医治法
人为什么会抽筋?
有句话叫:动则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生。
大多数人以为抽筋是缺钙造成的,其实抽筋的原因有很多。
中医认为抽筋是阳气虚,脏腑吸收障碍导致的。
人在以下情况下容易抽筋:
一是晚上容易抽筋;
二是老人多发抽筋;
三是下半身比上半身容易抽筋;
四是疲劳时易抽筋;
五是着急、情绪不稳定时易发抽筋。
六是阴天抽筋发生率多于晴天;
七是冬季抽筋多于夏季。
总结抽筋发生的规律,我们发现:
下半身属于阴,
老人属于阴,
晚上属于阴,
下雨属于阴,
冬天属于阴。
可见,抽筋多发生在属阴的季节。
抽筋属于诸阴汇聚,要扶阳。
要治好抽筋就要用重阳来去治,必须扶阳。
阴性重的人必须每天晒太阳2小时,每天赤脚走路,夏季的时候常做天地灸,采天地之阳,再配合温阳的中药,温人体之阳,抽筋就没有了。
晒太阳是直接扶阳,而且是最温和的补阳方式。
中老年人缺乏阳光晒背,就像大棚蔬菜,不经过太阳充足照射,就会显得松脆不堪,一动就断;就像豆芽菜无阳光,看着白净净很好看,实质上嫩脆脆,不堪一动。老年人经常骨折、骨头容易脆断的,无一不是阳虚,无一不是元气不足。
所以,吃各种高精尖钙片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抽筋的问题,扶阳才能一针见血,命中要害。
因为《黄帝内经》讲,阳主固密,要想让人筋骨固密,就要扶阳。
在太医养生的开胃汤中,我们可以在脾虚夹热证候群的开胃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治疗抽筋。
具体药方为:焦山楂15g、木香50g、桂枝10g、白芍30g、炙甘草20g。水煎频饮。
桂枝温心阳、温通静脉,白芍能将下肢的水湿收回来,甘就能缓急止痛,这是是专门治疗脚部挛急的方子。
下肢抽筋要除湿止痉。
《黄帝内经》讲“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湿性趋下,所以凡下肢抽筋都要考虑到湿邪的问题,要除湿止痉。
《黄帝内经》还讲:“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也就是说:阳气足,筋骨就柔和;就像小孩子一样,纯阳之体,柔韧性就好;又像春夏的树木,柔软伸缩性好;这些都是阳气足的表现。
抽筋多发于中老年人,常见于夜里发作,这是因为中老年人阳气减少,夜里阴湿偏重导致的。这类抽筋属于僵直之象,好像秋冬的枯枝败叶失去了柔和。
治疗这类抽筋,我们要把刚强调成柔和,一方面扶正以增强阳气,一方面祛邪以排湿浊。
具体药方为:焦山楂15g、木香50g、桂枝10g、白芍30g、炙甘草20g、淫羊藿30g、小伸筋草15g。水煎频饮。同时喝牛蹄筋汤。
年轻人剧烈运动导致的小腿拘挛抽筋。
先用手按承筋穴、阳陵泉穴,可以随即缓解。
然后喝开胃汤:焦山楂15g、木香50g、桂枝10g、白芍30g、炙甘草20g、牛膝10g,水煎频饮,缓急止痛。
运动缺水导致的抽筋。
这是因为筋失所养、缺水缺血,导致筋脉抽动。这类抽筋喝几大碗姜枣茶就可以缓解了。
抽筋的人一定要谨记:
不要熬夜、忌疲劳、不要喝冷饮、少吃生冷瓜果,多喝水、保温不要受凉。
不要紧张,不要着急,更不要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