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姓发祥福地,华夏文明摇篮
周氏宗亲 1周前
陕西省关中西部有一片川塬交错的原野,古称周原。
周原宛若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镶嵌在浩浩华夏大西北,以她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见证和骄傲!近代,它又以中国青铜器之乡与东方佛都称誉世界!从而备受中外万千专家、学者和广大民众关注和仰慕!
周原是中国历史上古老的周王朝的发祥圣地,更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的摇篮。
周原位于今陕西省关中西部的渭河之北,岐山之南,西界千河,东至漆水,包括陕西省宝鸡地区的扶风、岐山、凤翔三县大部分,眉县、陈仓区的小部分和咸阳地区武功县、乾县、永寿县和杨凌区的小部分,东西长八十多公里,南北宽二十多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900米左右。这里自古气候温润,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林丰草茂。因而,《诗经》中有:“周原膴膴(wǔ,肥沃),堇荼(jīntú)如饴”之句。意思是说:“周原广阔的土地十分肥沃壮美,连地上长的堇荼草都甜得像糖一样。”
一、炎黄二帝留胜迹
相传距今6000年前后,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炎帝,就率领氏民在这里生息繁衍。炎帝生于周原上的姜水之滨,遂以姜为姓,并在古周原上建立姜氏族部落城。炎帝,这位开创中华民族与炎黄文化的古圣,远在伟大的华夏民族最古兴发之时,就带领古氏民们在周原上劳动生息。
炎帝东迁之后,后来古周原上又出现了一位了不起的中华古圣。他是一位伟大的古代医学家,名叫岐伯。他在炎帝领着大部分氏民东迁后,领着留下的人们继续在古周原大地兴业排难,生息繁衍,而且建立了岐伯国。这位中华古圣喜爱和擅长医学研究,他看到氏族里的许多人常常生病,无法医治,以至被疾病夺取生命,十分痛苦。他便到处走访,曰夜思索,研究人们生病的原因,研究医治的办法,并常常采集各种草药,研究和试验它们的治病性能。经过长时期的探索和实验,并研究出许多治病的办法与多种中草药的治病性能,给许多人治好了疾病。于是,他的功德在周原上广为传扬,而且越传越远,许多远地的人们也来找他看病。
后来,住在陕西关中东部乔山上的黄帝听到了他的“奇能”,远道跋涉来到周原,和他一起研究医学。二人交谈之后,黄帝十分赞赏和钦佩他。他也十分敬佩黄帝的人格和才能,二人遂结挚友。后来二人又在古周原上长时期研究,并遍踏原野群山,尝味百草,采药制药,进一步摸清了人体患病和治病的一整套规律与办法,并通过交谈立著成书,这部著作就是中华古代医学圣著《黄帝内经》。从此,岐伯和黄帝二位古圣创立的这门伟大的学问,永远造福华夏亿万子孙及全人类。相传黄帝离开周原时,又请岐伯随他同往,二人继续研讨医学,造福天下万民。
二、周姓始祖启农耕
弃随父亲姓,姓姬。又称后稷,历史上被公认为“周姓”的始祖。他开启了华夏的农作物种植,使之进入崭新的农耕时代。
历史的脚步迈到了距今大约四千年前后,到了帝喾(kù)时,相传古周原上又出现了一位不平凡的姜姓人物,他的名字叫姜螈(yuán)。她是炎帝东迁时留下的有邰(tái)氏女儿。她的丈夫名叫帝喾。帝喾是黄帝的曾孙。由此可见.当时炎帝率领的姜姓氏族和黄帝率领的姬姓氏族(黄帝姓姬)这时已经融合。
《史记·周本纪》等许多古书中都记载了传说中周氏族起源的故事。据说姜螈很长时间不生孩子,准备亲自祭祀上帝,求上帝给她一个生育的机会,以解除她无子的灾难和烦脑。在去祭祀上帝的野外路上,发现有一行罕见硕大的“巨人”(也可能是意念中的上帝)脚印,心中高兴,便踏着巨足迹行走,当踏到足迹大拇指时,感到非常喜悦。从此就怀有身孕,怀胎满月,分娩顺利,生一男婴。
姜螈以为不祥,便把孩子弃到狭隘的小巷,路过的牛羊保护他;再放置到树林里,过往的狼虫虎豹非但不吃孩子,反而给他喂奶;又被弃置到河中寒冷的冰面上,又有飞鸟张开毛茸茸的翅膀暖着孩子。姜螈这时大为震动。她细细想了一番,觉得这孩子一定是 “天神”下凡!于是悲喜交集,又将孩子从冰面上抱回,从此细心养育。由于这位小孩子一出生就多灾多难,曾经将他三次扔弃,姜螈便给孩子起名曰:弃。
《史记·周本纪》随后又写道:弃儿时就有巨人之忠,决心长大后为民众幸福干一番大事业。他从小就喜爱钻研耕稼学问。他看到人们当时每日主要靠打野兽、采野果过日子,十分辛苦,当打不到野兽或无果子时就得饿肚子。他就想:能不能找到更好的食物让人们经常吃饱肚子呢?
弃便时常去野外山林观察,采集下许多能够食用的野生植物种子带回家来,开垦荒地试验播种,并施上动物粪便,浇水灌溉。辛勤的劳动终于有了收获,种下的种子结下了丰硕的果实(粮食),供人们四季都可以吃。弃经过许多次反复试验,终于掌握了一整套耕种庄稼的知识和技术。他播种的庄稼,收成越来越好,人们便纷纷赶来向他学习。
他站在一个大土台上,毫无保留地向大家传授种植知识和技术。人们按照他传授的办法去做,全都获得了好的收成。从此,华夏诞生了农耕。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变,它标志着人类原始的狩猎生存,开始转向新的“农耕”生存的文明社会。
弃所发明的耕稼技术还包含着更多的历史内涵:它标志着华夏农业科技的诞生,并开创了中国教育事业之先河。大概正因如此,弃的名字与成就越传越远。远方的帝尧听到后,立即远途跋涉来到周原“视察”。
尧看到弃与四野民众耕种的庄稼葱郁茂盛、丰收在望后大喜,遂封弃为当时管理天下农业的官员——后稷,让弃把他创立的耕稼技术向天下传扬,使华夏的万里沃土上,到处飘溢着稻黍的芳香。
弃,这位古圣对于中华民族的贡献不仅如此,在舜帝时华夏大地上,许多地方还时常洪水成灾,弃又协同舜帝领导万千氏民治理洪水。洪水过后,舜帝令弃教授百姓种植五谷。于是,弃又以卓越的领导才能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将他创立的华夏农耕技术继续普及到各地,使四海万民获益。由于弃贡献卓著,舜帝又给封地“邰”(今陕西省杨凌区、武功县、扶风县一带),专门教民稼穑。
由于弃的母亲姜螈是炎帝的后代女儿,姓姜,而弃的父亲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姓姬,因之应该说,弃是炎黄两个氏族的结合体,是我国最早的炎黄子孙之一。弃后来随父亲姓,姓姬。他被公认为历史上“周人”的始祖。而且,他的伟大贡献永远被亿万华夏子孙代代传扬。
人们尊称他为中华历史上第一位农业科学家,又尊称他是华夏第一位教育家。后世许多史书与典籍中都记载了“后稷教稼”的佳话。人们还把他当年在“邰”地给民众传授耕稼知识的大土台,尊称为“教稼台”。如今,当年的古“邰”地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基地——杨凌农科城。游人在那里可以看见当时的 “教稼台”与后辈子孙给“弃”雕塑的高大铜像。
三、公刘继弃再创业
距今大约3400年时的一天,“周人”当时的首领公刘为了躲避战乱和兴发自己的氏族,率领全族的人们扶老携幼,担着行囊,赶着牛羊进行了一次大迁徙。
公刘领着众人离开了祖先弃开辟的“周”人诞生地——渭水之滨的古邰,拉着长长的队伍,从南向北缓缓行进。他们走了数十天,终于到达几百里外的一片山川之地——这儿历史上称作豳(bīn,今陕西省彬县、长武一带)。他们就在这儿定居下来。
周人的这次大迁徙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源由。
后稷弃去世后,居住在周原渭河之滨古邰地的“周”人部落又历经了数代首领。
后来周族部落后来成为夏的从属部落,首领不窋(kū)接替后稷弃的事业,作为农官继续主管全国农业生产。不窋后又传位于鞠(jū)……至公刘时,夏桀(jié)暴虐,不理国事,沉溺酒色,致使朝政混乱,忠臣遭害,佞臣当道,天下农耕荒废,民不聊生。夏桀后来干脆取消稷官不用周人的首领作臣子。于是,周族的发展面临一个非常严重的时期。
公刘继任族人首领后,面对如上情况,他毫不气馁懈怠,立刻继承祖宗后稷弃的大德遗风,组织氏族民众,开垦荒地,教民耕稼,使庄稼连年丰收,让周氏族的民众又过上了比较好的曰子。
但是,由于此时夏桀更加无道,对天下各部族肆意横征暴敛,对居住在古邰地的周人部族危害至深。公刘为了摆脱夏桀暴政,遂决定率领全部族人大迁徙。
公刘当时率领族人离开渭水,沿着漆水溯北而上,一路边走边看,观察地形。他们来到豳地之后,这儿水草茂盛,土地肥沃。公刘便对众人说:“就让我们在这儿安邦建家吧!”接着又说:“迁居是为了继承发扬祖宗伟业,让万民安福,有吃有穿,过太平幸福曰月。大家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勤劳耕稼!”公刘的话鼓舞了万众。他又指导大家选择地形,开垦土地,耕稼收获,并划分疆界,建立村落,修筑邑城。于是,周人又在这儿开辟了新的生存基地,建起了第二家邦,重新过上了比较好的曰子。
史载:公刘率领族人举行这次大迁徙,在豳地重建第二家园,对周人的发展以至后来统领天下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这次大迁徙不但使周人躲开了夏桀的暴政,氏民得以和平生息,特别是公刘继承了后稷弃开辟的耕稼之业,给当时的氏民生存与周人后来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厚的物质基础。公刘为了纪念周人在豳地的这段兴盛与发展,给自已的儿子起名叫“庆节”,以兹纪念。
《诗经·大雅·公刘》篇中,记载和歌颂公刘的这些“伟绩”。曰:
诗(括号内为译文)
笃公刘,(忠厚的公刘呀!)
于胥斯原。(察看这广阔的原野。)
既庶既繁,(这儿又富庶又繁荣。)
既顺迺(nǎi)宣。(人们又顺气又欢畅,)
而无永叹。(而没有一个人叹气。)
陟(zhì)则在巘(yǎn),(那公刘登上高山,)
复降在原。(一会儿又回到平原。)
何以舟之,(他身上披挂着什么呀?)
维玉及瑶,(是那美玉和琼瑶,)
鞞琫(bǐng běng)容刀。(镶玉的鞘装宝刀。)
《诗经》中的这段描写,真实而生动地描绘出了公刘善于创业、受到万民拥护的形象:在一片富饶的原野上,公刘身挂着美玉、宝石与宝刀亲自堪察山川原田。指导万民,气氛热烈而祥和,万众对他一派拥护景象。这段描写活脱脱地烘托出了公刘的雄才大略气概与受人爱戴以及周人开辟第二故乡的美好情景。
四、古公亶父迁岐下
大约公元前12世纪,在豳地生息了许多代的“周人”部族,为了谋求进一步的发展,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第二次大迁徙。"
这一次,他们又从豳地重新迁回他们开始发展的古周原“岐下”——即岐山脚下(今陕西省扶风县、岐山县北边)。这时候,他们的部族首领是古公亶父(dǎn fù)。
古公亶父是一位更具雄才大略的部族首领,后来的历史学家都赞扬他具有高超的智慧,超常的远见卓识,而且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开拓精神。纵观从后稷弃开创大业,到东周灭亡,在中国历史长达千年的“周”人兴起、发展、统一中华建立大“周”王朝,创造辉煌的华夏古代文明中,应该说:古公亶父是开创这一历史雄业的奠基者。
那么,古公亶父为什么又要率领全部族的人进行第二次迁徙呢?
“周”人自公刘领着部族迁豳后,后来又经过庆节、皇仆、差佛、毁喻、公非、高圉(yǔ)、亚圉、公叔祖等许多代首领,部族的农耕与百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到了公元前11世纪中叶,当时和他们为邻的戎狄族的一个部落也发展得十分强大。戎狄族的首领是个十分暴戾,喜好杀戮侵略的人,经常领着戎狄的一些青壮年持戈举械侵犯“周”部族。
古公亶父是一个仁和而大度的首领,为了避免两族举械相残给氏民带来流血伤残痛苦,加之周族部落当时还没有戎狄强大,面对侵略,古公亶父开始采用委屈求全之策,每年给戎狄送一些粮食、牲畜、皮毛、珠宝、玉器等财物,以求和睦相安。但是,古公亶父的这种求善之策并未使戎狄满足,贪得无厌的戎狄首领,仍然时常率众对周部落侵扰,随意掠夺田地,抢走牛羊财物。在这种情况下,古公亶父经过反复思考,率领部族,越梁山、渡漆沮止于岐下的周原。
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迁居周原,是周人整个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件大事。周人在这片广阔的原野上定居几百年,而且逐渐发展强大,打败殷商王朝统领华夏九洲,这里是周人发展强大的发祥地。由于这片土地名曰“周原”,周人自此便以这块地方的名字作为自已部族的名字——称自已的部族为“周”。
富于智慧而又雄才大略的古公亶父,又在这里开始建立国家,称自已的部族为“周”国。古公亶父遂又创造性的设立国家政体。为了更好地领导与加快“周”国的百业发展,他开始设置官吏,由百官对族人进行层层管辖。史载:当时古公宜父共设置了司徒、司马、司空、司土、典土五级官职,作为周国的政治政体。
国家的设置与政体的诞生,是周人发展中在政治上的一次飞跃,它的意义非同寻常。古公亶父随后为了进一步加强国家力量,发挥国家效能,发展百业,防止外族侵略,促进全部族迅速富强,又组织民众大规模地修筑道路和营造城池。当时营造的京地城池规模十分宏大。据《诗经》记载:“道路端直的象箭射过去一样,宫殿漂亮的象飞鸟羽毛一样。”可谓十分壮观。这个规模宏大的城廓当时谓曰:岐邑。
为了改善百官与民众的居住条件,古公亶父组织民众大兴土木,营造屋舍,并大造宫殿。当时皇宫的一建造十分考究而宏伟,这一问题将在后文中专述。这是周人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大飞跃。因为在此之前,周人依然多“穴洞”而居。古公亶父率众迁居周原后的这一壮举,非但使已经诞生的国家机器,在城廓建筑与居住环境上得以正式确立与加强,而且,周人由此从“陶复陶穴未有家室的原始部落,进化到了城廓宫室的部族”。
古公亶父迁居周原后,利用周原优越的自然条件与良田广野,同时继续发扬周人始祖的优良传统,继续“大抓农耕生产,使周国的粮食逐年增多,民众的生存状态也愈来愈改善。农业是百业的基础,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等其它产业也迅速发展。
古公亶父以其雄才大略,吸取在豳地时常遭受侵略的教训,开始大规模发展军队,通过逐渐扩充兵源与训练,建立起一支精锐之师。这从根本上加强了他所建立的国家政体的权威性,而且防止了外族的侵略。古公亶父同时善于处理各种外交关系。由于当时的商国十分强大,他们对商国称臣为属国。
《诗经·鲁颂·閟宫(bì gōng)》中记载了这一事实。曰:“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但是,对于四邻的友邦,古公亶父则通过各种策略,建立团结友好的睦邻关系。例如,周原东部古邰地上当时居住的姜族部落愿与周国交好,古公亶父为加强两族友谊,遂娶姜姓部落姑娘太姜为妃,实施姬、姜两族联姻结盟,巩固了两族的友好关系,加之太姜姑娘聪明贤能,古公凡有大的决策均和她商商议,太姜姑娘对古公亶父的建功立业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协作用。
至此,一个政治初步成熟、经济比较发达、军力较为强大的周国开始形成。古公亶父及周国的威望与盛名传扬四方。四邻的许多部落与方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对于当时“岐下”不友好的混夷、西戎等部族,古公亶父断然将他们赶走。远方一些部族更不敢来侵扰,这个初步形成的国家愈来愈强大。故尔,周族子孙与后代史学家都尊认古公亶父是后来强大的周王朝奠基者,他的孙子姬昌后来封王时尊称他为太王。《诗经》中更是以长长的诗篇歌颂了古公亶父率“周人”迁居“岐下”的丰功伟绩。如今,在周原兴建的周原博物馆内,还塑造着一尊高大巍然的古公亶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