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前的3个关键期,家长必须重视,否则会遗憾终生!

来源丨妈妈手册
用正确的方法多引导、多帮忙,就一定能帮助孩子渡过这几个阶段,为以后的健康成长打下夯实的基础。
人生就像是一幅拼图,组成这幅拼图的是一个个生活的小阶段。
从出生到现在,人的每一个阶段都在人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孩子也不例外。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几个重要的关键期。
如果家长把握好孩子这几个重要的关键期,会为孩子以后的成长增添许多好处。
因此,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这几个关键期要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
立规矩的关键期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个心中有规又有矩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不会讨人嫌。
杜布森博士在《勇于管教》一书中有一段关于规则的话:
如果悬崖边上设有栏杆,那么人就敢靠近栏杆往下看,因为不会害怕摔下去;如果没有栏杆,大家在离悬崖很远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别说站在悬崖边缘往下看了。
栏杆就是界限,知道界限(规矩)的孩子会有安全感,相反,没有界限的孩子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里。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说的是2018年河南的高考状元的事情。
这对双胞胎兄弟一个考上了北大,一个考上了清华。
很多人慕名前去询问孩子母亲培养学霸的“秘籍”,孩子的妈妈说:
“我们从小就培养他们早睡觉的习惯,他们晚自习要比同学少上一节,因为要请假回来睡觉。高考前一周都请假不去上早自习,因为考试前要保证睡的好。”
原来,学霸的养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复杂,他们只是从小就立下了规矩。
孩子的“规矩感”要从小培养,2-3岁就是培养规矩的一个关键期。
在孩子2-3岁的时候,就要给他们树立规矩意识。
首先,要告诉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学会辨明是非。
其次,要带领他们一起守规矩,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排队守秩序,比如在玩游戏时遵守游戏规则。
最后,如果他们违反了规矩,要有适当地惩罚,这样才能让他们知道规矩的重要性。
性格养成的关键期
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难发生改变,孩提时期养成的性格,基本会伴随人的一生。
让孩子在小时候养成健全的性格,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孩子过了规矩期,也就是3岁之后,就要开始重视起孩子的性格养成。
经研究表明,童年比较快乐的孩子,性格也比较活泼开朗、积极向上。
孩子在童年时期,相处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父母的性格和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养成。
如果父母的性格积极、开朗,那么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变得阳光、温暖。
父母相亲相爱,家庭温暖和谐,养出来的孩子自然不会嚣张跋扈。
相反,如果父母每天都在争吵,那么孩子的性格也会比较尖酸刻薄。
因此,如果想培养一个有着健全性格的孩子,父母的性格和关系必须是明媚且和谐的。
父母在生活中可以这样做:
不要把负能量传递给孩子;
教孩子用积极向上的眼光看待世界;
不要频繁争吵。
英国大文豪狄更斯说过:“一种健全的性格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
如果家长把握好了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会培养出一个比同龄人更有魅力的孩子。
独立能力的关键期
要说最让父母放心的能力是什么?大部分的家长会回答:独立能力。
一个有着独立能力的孩子,更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
独立能力的培养不可操之过急,这个阶段一般是4-5岁之间。
孩子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思考和动手能力,独立能力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培养。
孩子自己的事情,尽量要让他自己做,不要因为一时地心疼,就“万事包办”,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懒惰、无能。
4-5岁的孩子一般都在上幼儿园,还没有过重的课业压力,家长可以着手开始培养他们独立动手的能力。
比如,在吃饭的时候让孩子自己盛饭,吃多少盛多少,不可以浪费,这样既可以教会他们节约,又可以让他们动手。
之前我就试着去培养蛋蛋的独立能力,让他自己洗袜子,刚开始的时候会洗不干净,我会在他睡着后再重新洗一遍。
经过一段时间后,蛋蛋除了可以洗自己的袜子外,还学会了洗自己的小手绢,在学校的时候也会把自己的书桌收拾整洁。
要知道,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他们把活干得多好,而是培养他们独立的意识和能力。
当孩子年纪稍大一点后,可以尝试去让孩子动手做饭,先从简单的面条开始煮,慢慢你会发现,孩子已经渐渐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晨妈在这里强调一下:培养独立能力的前提是——一定要保证安全哦。
养育孩子的过程漫长且艰难,需要家长更多的用心和重视。
这些关键期对孩子很重要,对家长更是一种考验。
当孩子处在这些关键期的时候,家长不要慌也不要急。
用正确的方法多引导、多帮忙,就一定能帮助孩子渡过这几个阶段,为以后的健康成长打下夯实的基础。
-作者-
本文为妈妈手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