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课堂:《豳风·破斧》/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401期)
《史记·管蔡世家》:“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厓季载”。故武王崩殂,而成王年少,彼时又无父死子继之定规,周书度邑:“武王谓周公日:'乃今我兄弟相及。’”管叔鲜乃有觊觎王位之心。王位终为孺子所得,管叔鲜已是失落,而弟周公竟摄政当国,管叔鲜出师有名,岂不发兵夺位?管叔鲜乃许以重爵,联合蔡叔度,而武庚更欲借机复商,或系为管叔所挟。于是托辞周公将不利于成王,起兵“勤王”。
《史记·周本纪》: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
解析:闻天语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在《诗经》的海洋中徜徉,在氤氲千年的书香里,走进那个遥远的年代,品味千年前人们的情感。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斧言'破’,斨言'缺’,互词以喻四国破坏礼义,乱我周邦。”
周武王灭商以后,攻下了商国都朝歌,纣王被迫自焚而亡。
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立了周朝,周武王上位后废除了商人以往的“事鬼神”传统,第一次把鬼神更加的虚无化,从而提出了“天”这个抽象的概念。把商灭周兴赋予了更高一层的意义,就是“天命”,得天命者得天下,成为天下之主宰。周王不再称王而是称作周天子,天子就是姬发成了天下主宰。
但是周武王在如何处置殷商遗民和上层贵族的问题上一时拿不定主意。他首先问军师姜太公。太公的意见是统统杀掉。周武王又找来弟弟周公。周公说:“让殷人在他们原来的住处安居,耕种原来的土地。争取殷人当中有影响有仁德的人。”周武王决定采用周公的建议,对天下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将纣王的儿子分封于殷,想利用他来统治殷民。但是商朝贵族仍保存很强的实力,为了加强巩固统治,加强控制,周武王仍然让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继承王位,统治殷商的国都。但武王又不放心,怕这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于是安排了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驻守在商国都周围的三国,用来监视武庚的一举一动,史称“三监”。 三监地域,一般认为,商首都以北地区为邶;商都以南地区为鄘;商都以东地区为卫。这样的安排本来可以说是天衣无缝的。但也给此后的“三监之乱”埋下隐患。
不久后,周武王因病去世,他的儿子姬诵继位,也就是周成王。由于成王还很小,不能处理军国大事,而且天下刚平定,各种势力都在盯着周政权,出于大局考虑,周公代替周成王行使军政大权。周公摄政引起了大家的猜忌。
这件事情被管叔、蔡叔、霍叔知道了,管叔呢是武王的三弟,周公是老四。蔡叔度,是老五。他是西周诸侯国蔡国第一任国君,在位年大约是从武王灭商后至三监之乱期间。管叔是周公旦的哥哥。管叔非常不满,他心里想:“要摄政也是我,怎么能轮得上你周公呢?”于是他就散布流言蜚语,引起了大家的猜忌和嫉妒,说周公旦想要谋害周成王,并窃取王位。谣言传得沸沸扬扬,周成王年龄小不懂事,刚开始也怀疑了周公。于是周公和成王进行谈话,告诉他自己没有夺取王位的野心,让他不要听信小人的话,要顾全大局。成王听后十分感动,消除了误会。
三监为了打倒周公旦,他们想一起造反,可他们三个实力又不够,于是三监拉拢武庚和他们一起造反。而武庚早就等着这样的机会,虽说武庚在表面上表现出臣服,但心里恨透了周王,所以听到这事,觉得自己也许会翻身,就跟着“三监”一起出兵。他们还串通了淮夷、徐夷、奄人等十多个部落在成王元年起兵反周。
三监和武庚联合叛乱的消息传到镐京后,成王和大臣们都惶惶不安。周公为了平叛三监之乱,就决定出兵东征,不料遭到了反对,因为大臣们觉得叛军声势浩大,地形也很有利,认为东征的胜算不大,不如去将和,让周公将位子还给成王,叛军自然就没有理由起兵了。为了组织东征军平叛之战,周公说服太公望和召公。他说:“我之所以不回避困难形势而主持政务,是担心天下背叛周朝。否则我无颜回报太王、季王、文王。三王忧劳天下已经很久了,而今才有所成就。武王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成王又如此年幼,我是为了成就周王朝才这么做的”。
在出征前的占卜上,周公向臣子们讲了一番话,他说:“殷人刚刚恢复了一点儿力量,就想乘着我们内部混乱,起来造反。重新夺回他们已经失掉的权位,说什么他们'光复旧业的机会到了!’妄图再让我们成为他们的属国。这是白日作梦!我告诉大家,殷人里头有一伙人,愿意出来帮助我们,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一定能够平定叛乱,一定能保住文王和武王的功业”。又说:“我们小小的周邦,是靠了上天的保佑才兴盛起来的,我们承受的是天命。为了这次出征,我又占卜了一次,卜兆表明,上天又要来帮助我们了,这是上天显示的威严,谁都不能违抗,你们应该顺从天意,帮助我成就这个伟大的事业”。周公的话,被史官记载下来,这就是《尚书》里的《大诰》。
经过周公的宣传动员,周公把东征大军组织起来,并亲任统帅,挥师东征。周师一到,“殷大震溃”,武庚被杀(一说败逃,不知所终)。周公同时分兵一路直取管叔驻地卫,迅速消灭了管叔的武装,占领了城邑,管叔亦被杀死。接着周师攻克蔡叔驻地鄘,捉蔡叔而囚之于郭凌(一作郭邻)。但周公认为三监已经勾结了武庚,肯定另有所图,毅然决然地出兵东征。数天就集合了八万士兵,战将百员,出兵前周公还写了誓词,就是《大诰》,说明这次东征的意义,强调东征时巩固政权的唯一选择,自己定会拼尽全力完成。这时,太公吕尚入宫请战,说自己愿意领兵东征。周公很感动说太公你忠心耿耿,我姬旦没齿不忘,但是这次我要亲自去,当初是我推荐武庚为殷侯,现在他恩将仇报,我必须亲自杀了他。还有管叔、蔡叔说我谋反,我就要问个清楚。不过,军师这个位子是留给你的,淮夷、徐夷、奄人这些部落也交给你去处理。
周师击败武庚及“三监之乱”之后,周公意欲扩大东征战果,一举消灭其他反叛力量。周公原计划先向东伐奄国(又称商盖,今山东省曲阜市旧城东),奄国为东部主要反叛势力所在,即“大国”所居之地。辛公甲提出建议:“大难改,小易眼,不如服众小以劫大”,周公采纳了他的意见,遂改变计划,决定先攻淮泗间(今苏北、皖北地区)的九夷(包括徐、熊、盈等小国),于是挥师东南,进攻九夷。九夷诸小国实力不强,在周师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但由于九夷在此之前长期与商作战,其军队数量虽少,却颇具战斗力,且对当地的地理非常熟悉,善于在低洼河湖地带作战,而周师车兵行动不便,且士卒多有水土不服,因此攻九夷之战非常艰苦,但经过连续作战,九夷终被征服。
随后周军北上攻打奄国。周军占领奄国西、南两边邻国。奄国势孤,国君被迫投降。丰(今山东省青州市西北)、蒲姑(又作薄姑、敷古,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南)等国也相继投降。周公东征有“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之说(《尚书·大传》)。可见打击殷商残余势力的“践奄”之役已是东征的尾声。奄是商朝的旧都,周公翦灭奄国是对殷商势力的重大打击。
周公东征共历时3年之久,杀武庚和管叔,流放了罪过较轻的蔡叔度,霍叔被废,彻底平定了三监及武庚之乱。同时消灭了包括殷、东、徐、熊、盈、攸、奄、九夷、丰、蒲姑、淮夷和东夷诸国等参加叛乱的五十多个小国。后来蔡叔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胡“率德驯善”,和他的父亲大不一样。周公听到之后,便提拔他作鲁国卿士,胡把鲁国治理得很好,周公又把胡封到新蔡。
为了彻底消除商朝残余势力对周朝的隐患,周公营建东都洛邑(成周),迁“殷顽民”于此。同时封投降周朝的商朝贵族微子启于宋(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宋国;封周武王少弟康叔于朝歌,建立卫国;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旧地,建立鲁国,分治殷民。周公东征使周朝的影响达到东海之滨,对于周王朝的巩固具有重大意义。
在整个平定三监之乱的过程中,当年商王盘庚时期迁都的奄地,到了周朝时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国,“奄国”对于商的一直是充满感情的,在武庚作乱时期,奄国也是一直反抗周朝。周公讨平管蔡之后,乘胜向东方进军,灭掉了奄(今山东曲阜)等五十多个国家,把飞廉赶到海边杀掉。从此周的势力延伸到海边。 奄国被灭国后,周公旦暴怒把奄国的所有男性处以宫刑充当奴隶,像后世朝代的“阉人”,“阉割”就是从这里来的,这可以说是相当的恐怖。周公旦的权势本来就已经很大了,加上平定了三监之乱,这样外面的流言就更多,流传权势盖过了周天子,周公要造反的消息。再加上周公平常的行事风格比较大作派,就连姜子牙和召公都开始怀疑周公,不过周公好在没有这样的心思,就上书成王想要回到自己的封地,离开权力中心。《豳风·破斧》这首诗就是赞美周公的。
原文:
豳bīn风·破斧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周公东征,四国是皇。
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
周公东征,四国是吪。
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
周公东征,四国是遒。
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注释:
⑴斧:斧头。圆孔曰斧。斨(qiāng):斧的一种,方孔。这里斧和斨都是古时的一种兵器。
⑵四国:指商、管、蔡、霍四国。也指四面八方作乱的国家。它们在周成王时作乱,周公率兵去平定。皇:匡正。毛传释为“匡”,《尔雅·释言》:“匡,正也。”
⑶哀:怜爱,怜惜。我人:我们这些人。斯:语气词,相当于“啊”。
⑷亦:也。孔:很、甚、极,程度副词。将:大。
⑸錡(qí):凿子,一说是古代的一种锯。一说古时的一种兵器。
⑹吪(é):感化、教化。
⑺嘉:善,美,好。
⑻銶(qiú):凿子,一说是独头斧。一说古时的一种兵器。
⑼遒(qiú):毛传:“固也。”郑笺:“敛也。”一说是臣服。
⑽休:美好。
译文
战争已经破坏我的斧,
还要使我的斨缺损。
周公兴兵去东征,
使四国乱政得到纠正。
他如此的怜爱我们百姓,
我们这些百姓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歌颂他。
战争已经破坏我的斧,
还要使我的錡缺损。
周公兴兵去东征,
四国的乱政得教化。
他如此的怜爱我们百姓,
我们这些百姓又怎么能不赞扬他。
战争已经破坏我的斧,
还要使我的銶缺损。
周公兴兵去东征,
四国的乱政得臣服。
他如此的怜爱我们百姓,
我们这些百姓把美好的祝福送给他。
天语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周公东征平定四国之乱赞扬周公凯歌的诗。全诗三章每章六句,共十八句。采用重章复沓的形式,各章仅换个别的字。孔颖达疏曰:“三章上二句恶四国,下四句美周公。”此诗以点代面,以个别代全部,言事而寄情的手法。层层递进。渐渐深入。重点指出了周公以王道治国,德行天下。
第一章“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前两句以“既破”、“又缺”起始,斧、斨均为生产工具,也是一种兵器,在周代,这些生产工具都是人们用以维持生计的。然这些工具均因为四国之君引发的战乱,导致残破致缺,家中的生活也因此而处于困苦之中,故尔深深的怨恨。这里是以斧斨等工具的破缺来反映四国之乱破坏了周王朝的安静与礼义,使得整个天下都陷入到了混乱之中。以点代面,以个别代全部,言事而寄情的手法。也说明周公东征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及原因之所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周公准备率兵东征了。他的目的是匡正叛乱,恢复礼义法度。也就是说使四国乱政得到纠正,国家走上正道,百姓得以安乐。当时周京为镐,在今陕西境内,管蔡等四国在今河南一带,在镐京的东面,故云“东征”。“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哀:怜爱,怜惜。我人:我们这些人。斯:语气词,相当于“啊”。孔:很、甚、极,程度副词。将:大。诗人在感叹:周公这样的一位伟大的领袖,他如此的怜爱我们这些百姓,我们这些百姓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歌颂他赞美他呢?这是百姓从内心发出的赞美之声啊。
二章“既破我斧,又缺我锜。”二章在结构内容上与第一章完全相同,仅换几个字。这是诗经惯有的手法,“錡”不论解作凿或锯,“銶”不论解作凿还是独头斧,均为劳动生产的工具。“周公东征,四国是吪。”在周公率兵征讨中,政局有转机,四方叛乱得以平息,从这里我们也看出,周公要通过道德去感化教化四方叛乱,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罪恶,从而改过自新。“哀我人斯,亦孔之嘉。”他如此的怜爱我们百姓,我们这些百姓又怎么能不赞扬他。全是周公的功劳,故这两句从直接赞美的角度来颂扬周公,也是在叙事中含抒情,这是人民以自身的感受,从内心发出的歌赞声,是直接的赞颂。
三章诗人继续唱“既破我斧,又缺我銶。”銶(qiú):凿子,一说是独头斧。一说古时的一种兵器。战争已经破坏我的斧,还要使我的銶缺损。本诗的前两句一直在呼吁着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层层递进。渐渐深入。“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周公兴兵去东征,使得四国的乱政得臣服。流散之民百姓得发回归,与家人团聚,万民团结,国家自然强固。“哀我人斯,亦孔之休。”末句“休”与一二章的“嘉”“将”基本意思相同,都是百姓对周公的高尚的德行发自内心的直接赞颂。他如此的怜爱我们百姓,我们这些百姓又怎么不美好的祝福他。
《尚书·大传》总结周公一生功绩为:主政七年间,周公创立了多项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天语小诗:
为《豳风·破斧》而作
文/闻天语
遥望苍穹
一弯新月正
凝望着
万家灯火
仿佛在读
那厚重的历史
一缕风
自千年吹来
固守着
千年的承诺
雄鹰
在天空翱翔
那连绵的梦想
在子孙万代心中流淌
你是不朽的大山
塑造了五千年的璀璨
你是水的不息
流出了五千年的威严
你的品德就是
中华大地上
永远的
飘扬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