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期 || 美丽《诗经》课堂:《小雅·鸿雁》 /薛红诵读/闻天语解析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赏析
天语说:
这是一首流民们在沉重的徭役下哀鸣的诗。漂泊的流民因王事沉重的徭役,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思念家乡的亲人,看到鸿雁南来北往,具有超越时空的能力,于是他们便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他们想象着让鸿雁来承载自己心中无法言说的悲愤与愁绪,于是“鸿雁”的意象就成为了诗人们抒发情感的选择,咏雁其实就是咏人。
《鸿雁》一诗的主题,历来看法不一。,而“鸿雁”作为文学意象在历代产生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其中“羁旅情怀”“游子思乡”“传书寄情”逐渐成了“鸿雁”的主流内涵。
解析:闻天语
诵读:薛 红
今天我们继续在《诗经》的海洋中徜徉,品味千年前人们的情感。
《诗经》作为六经之首,在后代的儒家文化中影响深远。它是周朝时期人民思想文化的载体,也是后人研究周文化追本溯源的一个重要的文本。
《诗经·小雅》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它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极少有超自然的神话,祭祀、宴饮、农事是周代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其他诗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展开了当时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的形象画卷。
公元前827周宣王继位后,多次的对外用兵,使周王朝一度呈现“四方既平,王国庶定”的局面。但因连年征战消耗国力,加剧了西周王朝的社会危机,加上周宣王晚年独断专行、不进忠言、滥杀大臣,宣王中兴遂成昙花一现。
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宣王时期,这是一个秋末的黄昏,在镐京郊外的一条小路上,一个面容憔悴,衣衫不整的人正步履蹒跚的向山坡上走去,他时而抬头望望天,时而停下脚步,仔细的聆听。他满脸的悲恸,出来几年了,天天做牛做马般的筑墙,说了筑完就可以回家,筑了几百丈墙了,还是没完没了,唉,什么时间是个头啊,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呢?这时天空传来一阵阵大雁嗷嗷的鸣叫,他抬起头来仰望着大雁,看着它们时而翱翔在天空,时而停在湖泽这中,大雁们两两相对,时而发出一阵阵的离乡远去的哀鸣。他多想拥有大雁的翅膀,可以自由自在的翱翔的天空,天南地北,只需要展开翅膀就可以到达,那该多好啊!这时耳边又传来大雁的鸣叫声,似乎在催促大家远行。看着大雁们又一次展开翅膀向着南方飞去,时而排成一字,时而排成人字,渐渐的化成天空的省略号,哀鸣声也在渐渐地远去了,他的心里更加的悲伤,这种悲伤的心情满溢了他的心中,他不觉望着大雁远去的方面,大声吟唱起来:“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qú)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这忧伤凄凉的歌声在空旷的田野,山坡漂荡。我们的行人正好行至此处,听到了这悲伤的歌声,赶紧用笔记录了下来,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小雅·鸿雁》
原文:小雅·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qú)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注释:
1.鸿雁:水鸟名,即大雁;或谓大者叫鸿,小者叫雁。
2.肃肃:鸟飞时扇动翅膀的声音。
3.之子:这些人,指被征服劳役的人。征:远行。
4.劬(qú)劳:勤劳辛苦。
5.爰:语助词,乃。矜人:穷苦的人。
6.鳏(ɡuān):老而无妻者。寡:老而无夫者。
7.中泽:水的中央。
8.于垣:筑墙。
9.堵:墙壁。古时一丈墙叫板,五板叫堵。
10.作:筑起。
11.究:究竟。宅:居住。安宅:何处居住。
12.嗷嗷:鸿雁的哀鸣声。
13.哲人:聪明的人,通情达理的人。
14.宣骄:外表骄傲,逞强的人。
译文:
鸿雁翩翩在空中飞,扇动双翅沙沙响。那人离家出远门,野外奔波苦尽尝。可怜都是受苦人,可叹鳏寡心悲伤?
鸿雁翩翩在空中飞,相聚在湖沼的中央。那人筑墙服苦役,先后筑起百丈墙。吃尽辛苦又劳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鸿雁翩翩在空中飞,嗷嗷哀鸣自放悲音。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苦辛。惟有那些糊涂虫,说我闲暇不安分。
天语赏析:
这是一首流民们在沉重的徭役下哀鸣的诗。漂泊的流民因王事沉重的徭役,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思念家乡的亲人,看到鸿雁南来北往,具有超越时空的能力,于是他们便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他们想象着让鸿雁来承载自己心中无法言说的悲愤与愁绪,于是“鸿雁”的意象就成为了诗人们抒发情感的选择,咏雁其实就是咏人。
《鸿雁》一诗的主题,历来看法不一。,而“鸿雁”作为文学意象在历代产生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其中“羁旅情怀”“游子思乡”“传书寄情”逐渐成了“鸿雁”的主流内涵。
全诗三章,每章均以鸿雁比兴,以鸿雁起飞、鸿雁落地、鸿雁哀鸣来表现万民离散,不安其居,流民四处漂泊,颠沛流离,无家可归。借以抒发无家可归的悲愤。具有国风民歌的特点。
首章写流民被迫到野外去服劳役,连鳏寡之人也不能幸免,振翅高飞的大雁勾起了流民颠沛流离无处安身的感叹,感叹中包含着对繁重徭役的深深哀怨。反映了人民生活的悲惨,对于繁重的徭役的深深的哀叹。
次章承接上章,以鸿雁聚集在泽中象征着流民们在服劳役筑墙时的情景。大家一起协作,筑了很多堵高墙,然而自己却没有安身之所。“虽则劬劳,其究安宅”的发问,道出了流民心中的哀怨和悲愤。
末章写大雁一声声的哀叫引起了流民对自己凄苦的生活的共鸣,成为流民自哀的情感寄托,他们以歌唱的方式,诉说自己悲惨的命运,表达了心中的怨愤。
这首诗感情深沉,语言质朴,韵调谐畅,重章叠唱,一唱三叹。全诗根据内容的不同,或比或兴,比中含兴,兴中有比,比兴交融。叙事、抒情皆有,增强了形象的感染力。首章写出行野外,次章写工地筑墙,末章表述哀怨之情,内容逐层展开,使主题得到了升华。鸿雁是一种候鸟,春来北迁,秋来南去,这与流民被迫长期在野外服劳役,四方奔走,居无定处的境况十分相似。鸿雁长途旅行中的鸣叫,声音凄厉,听起来十分悲苦,使人触景生情,平添几多愁绪。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生动传神的艺术语言能更好地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进入具体、感知的形象世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它所要告诉我们的是,我的忧伤,我的痛苦,我的无助,我的不愿,我的不服,我的向往和追求,我的价值和尊严。然对于先民们来说,最痛苦的莫过于对无家无室的忧虑,居无定所的烦闷,频繁作战的辛劳和疲惫,思念故乡的痛苦;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对入侵之敌的仇恨,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触景生情的感伤,命运无常的恐惧,遥遥无期的等待,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冲击着敏感、忧患、焦虑的心灵。把它们吟唱出来,是一种自我遣怀,自我抚慰,犹如受伤的小动物,只有自己舔吮伤口,自己忍受痛苦,自己体验悲伤。换个角度说,诗人不愿屈服于命运的摆布、想要追求自己所追求的,他却是了不起的。
天语小诗:
鸿 雁
----为雅《鸿雁》而作
文:闻天语
生命犹如
随风飘扬的柳絮
不知漂向何方
一颗湿漉漉的心
感觉不到季节的温度
触摸不到
这咫尺天涯的距离
把思念挂在
岁月的枝头
让它在风雨中
悲伤的吟唱
2018.4.3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简介:闻天语,原名薛鹏飞,《美丽八点半》特邀作家。生于70年代,曾在《女友》、西安门户网站《古城热线》做过编辑。在《西安日报》,《女友》《劳动者》《大红鹰》等相关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若干。
诵读者简介:薛红:网名:百灵、佰聆,《美丽八点半》朗诵者团队成员.陕西西安人,喜欢音乐和文学,尤其是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学。朗诵爱好者。在“喜马拉雅FM”(http://www.ximalaya.com/#/36670148/profile百灵bailing)上有《薛红读诗经》、《薛红读楚辞》、《薛红读论语》、《中国古典美文诵读》等12个专辑,有朗诵作品六百多个,累计订阅者2万多人,累计播放两百多万次。曾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届“夏青杯”朗诵大赛陕西赛区(成人组)二等奖;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届“夏青杯”朗诵大赛成人朗诵组优秀奖。
来 稿 告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