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 ‖ 包产到户那些事

卢祖政 /文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推行近40年了,它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丰收,一举解决了缺粮问题,全方位推动了农业农村大发展。从1973年到1983我一直从事区乡工作,对包产到户有着切身的经历,想起这段历史让我回味无穷,感慨万千。
在三年自然灾害后的政策调整期间,中央曾提出“三自一包”政策(自负盈亏、自由市场、自留地和包产到户)但后来遭到批判,只是自留地和自由市场部分保留了下来。农民期盼的包产到户政策仍视为路线问题,不准越雷池半步。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上坡一条龙、干活一窝蜂、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很是普遍。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县上推行将生产队划小,以期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效果不佳,生产还是上不去。年年缺粮,每到“春荒”得靠国家供应,吃外地调来的包谷、苕渣、蔓菁萝卜等,有的地方甚至在粮袋里留下纸条,内容是“支援四川懒汉”。这,对我这个长期在区乡工作的干部来说,是很大的刺激和羞辱。
1981年媒体刊登了陕西省孟家坪大队实行包产到组的经验,引起了我的好奇,我想包产到组与划小生产队相比还是有些进步的。1981年8月,我便与时任铜鼓公社党委书记石安金同志商议后,在铜鼓公社龙湾大队18生产队试点,搞包产到组。1981年时,18队有20户80多人,耕地面积145亩(其中旱地110亩),年产粮食4.3万多斤,交完征粮1万多斤后,人均口粮才350斤左右,年年都吃救济粮。经过动员,社员们纷纷表示,同意包产到组。
生产队长孙祖平比较能干,在群众中威信高,也积极拥护包产到组。经社员大会讨论,分为两个组。土地按人头划分,水旱田按比例划给两个组,耕牛按老嫩搭配,上缴提留任务分到组,由生产队统筹。但不到两个月,社员便偷偷搞起了包产到户,邻近大队生产队也仿效起来,以至蔓延开来,一度受到县上批评,我本人压力很大。
好在1982 年初中央下发通知允许并提倡包产到户。一时间,农民群众被压抑多年的生产积极性迸发了出来。包产到户的一些问题,如土地怎么承包到户,上缴提留怎么缴,公用农具、公用设施、怎么使用、塘堰管理等问题就在一个晚上就解决了。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真正有了自主权,生产中的问题一切由农户自己作主,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区社干部工作主动性大大增强,我也深入社队指导包产到户工作,当时官渡区包产到户工作走在全县前列。
1982年,龙湾18队粮食产量番了一翻,官渡区当年增产粮食1000万斤,受到原万县地区的表扬(后来媒体披露,实际在1979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已经试行了包产到户),后来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相关政策,如承包地长期保持稳定、可以流转、承包地确权等一系列政策,农村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不但解决了全国粮食短缺的问题,也极大推动了农村改革和发展。
前不久,我到铜鼓镇龙湾村18社做了一次回访,使我眼界大开: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房,水、电、路、网络等设施齐备。孙祖平告诉我说:“18社现在耕地都用小型拖拉机,通过退耕还林和产业结构调整,栽种赚钱多的李子树60多亩,粮食能够自给,农户有的搞运输、有的办起了酒厂、有的搞农机专业服务、有的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2万多元。我自己现在除了种田外,还办了一个酒厂,仅烤酒一项年收入就有15万元左右,三个孩子大学毕业后都在外地工作,感谢党的好政策,农民不缴公粮和农业税,连办小型酒厂也不纳税,我们的日子都过得幸福美满。”
龙湾村新貌
通过包产到户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于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是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

二、大胆调整生产关系,改革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条件。包产到户是按劳取酬最直接的方式,最能体现劳动付出与收获相一致原则,因此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三、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群众的创造力,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是党重要的思想方法。凤阳县小岗村敢于冒风险突破“左”的藩篱,勇于第一个吃螃蟹,实行了包产到户,取得好的成效。中央肯定了他们的经验,并在全国推广。

四、敢于正视执政党的缺点,勇于修正错误,完善自我是中国共产党英明和伟大之所在。包产到户从允许到禁止、后又允许施行的过程,说明我党有宽广的胸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完善自我、修正错误,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把握正确方向,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
2021年4月10日

主编/ 刘庆芳

微信号/ 461269457
投稿邮箱/ cqwslqf@126.com
(0)

相关推荐